从订目标、拟策略到实务导入应用【数码转型 台湾最行】掌握完整数码转型知识
医疗科技新需求 面板双虎等业者齐抢攻
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改变人们的生活型态,也衍生出医疗科技的新需求商机,TDUA号召厂商参加台湾医疗科技展,包括友达光电、群创光电旗下新创公司睿生光电、达运精密、触控面板厂业成集团、...
医材生命周期与3大核心 攸关上市策略与管道
医疗器材医照风险分成三级,同时也决定了未来到市场的途径以及价值。从风险低到高的第一级到第三级医材,以及对于FDA等监管机关也是创新的AI医疗软件等应用,分级、管制、取证速度、上市前后的...
差距近10倍 专利建立医材无形护城河
智能财产权对于创意无限与提升医疗服务的生医新创来说,可说是事业发展当中最重要的发展策略之一。拥有良善的专利风险控管、专利技术调研、专利布局策略,才能让医材创新之路更加稳健。...
上银携中山医 打造首MIT微创手术机器人
上银科技与中山医学大学附设医院合作,打造全台第一个完全由台湾自主研发并取得医疗认证的的微创手术机器人。未来藉由此机器人可有望打破目前导入达文西机器人成本昂贵的限制,降低医疗体系导入...
避免为人作嫁 台湾新创急迫建立全球通路
台湾智能健康和智能医疗创新生态全面启动,包括医院AI营运管理、医院之间的创新合作、医疗人力资源的分配、健保给付的上限、民间保险的科技导入、资通讯科技大厂的加入、政府部门协助法令改革与...
日本穿戴机器人再添新军 下肢瘫痪者福音
日本穿戴式机器人知名厂商Cyberdyne,从2003年起研发以神经脉冲控制的穿戴式机器人HAL系列,逐步获得欧美等国医疗机构认证为医疗器材,造福脑中风或脊椎受损而瘫痪的病人,而现在日本又有新...
洞见未来为听障者创造最佳聆听体验
根据行政院统计资料指出,全台湾机能障碍人数约达118万人,其中有听觉机能障碍者约有12万人,约占整体人数的10%左右,日常生活面临无法「听说自如」的挑战。虽然市面上助听器品牌不少,然而根...
走向99%市场 中美欧日医材习性剖析
台湾人口约莫2,357万人,医疗产业产值约莫占全球1%,也因此近些年的智能医材发展、医院管理、数码转型技术团队,都希望能够跨出台湾,拥抱国际市场;然而,在医材与医疗服务这样B2B的商业合作...
医材创新悖论 监管单位是否支持创新?
台湾生医新创从软件、硬件、服务、系统集成、医疗流程等手段与方法,全力推升医疗服务的质量与安全,希望能够藉由创新技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同时,也能落实全球科技的临床应用;然而,在商业模...
矽材质植入式传感器 可人体分解不必动手术
美国宾州州立大学(Penn State University)科学家研发出一款可测量人体内一氧化氮及二氧化氮浓度的植入式传感器。由于科学家使用矽作为材料,因此传感器可在体内缓慢分解,不需再透过手术将感...
DIGITIMES智能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