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价格战 转型整体服务方能永续经营 智能应用 影音
工研院
ADI

面对价格战 转型整体服务方能永续经营

  • DIGITIMES企划

台湾自动化厂商必须跳脱单一产品的思维,转型成为整体解决方案的服务供应,才是长久之道。DIGITIMES摄
台湾自动化厂商必须跳脱单一产品的思维,转型成为整体解决方案的服务供应,才是长久之道。DIGITIMES摄

台商在大陆的PLC市场仍以小型产品为主,不过此市场目前仍为低价竞争的红海,而削价竞争终将让此成为进退不得的鸡肋,台湾厂商唯有跳脱产品导向,转型成为整体解决方案供应者,方是长久之道。

大陆这几年劳工意识开始抬头,工资快步上涨,尤其是劳动合同法实施后,过往人力便宜的特色逐渐消失,为维持生产力,自动化成为大陆制造业者的主要方案,在此情况下大陆成为近年全球自动化设备需求最高的市场,台湾厂商在此市场除必须面临以往的欧、美、日等竞争对手外,不断祭出低价策略的大陆厂商,更对以小型PLC为主力的台湾厂商带来重大威胁。

大陆的PLC产品,一直以小型为主,中端产品甚少,大型产品则未有所闻,在大陆厂商的强力价格竞争下,其小型PLC的市场价格几乎已到谷底,而由于投入者众,产品选择多,价格已成市场的必备条件,不过价格会影响效能,大陆PLC厂商的产品在效能方面,仍无法与台商相比,再加上大陆应用小型PLC的产业机械的效能逐步提昇,小型PLC功能必须符合越来越多的需求,因此现在大陆市场对小型PLC的标准是,价格理所当然要低,但效能要求一样毫不含糊,此一状况让价格虽低但效能不足的大陆PLC厂商在产业机械市场第一个被淘汰出局,只剩下台湾厂商与部份投入小型PLC的外商在此竞争。

高性价比才能站稳大陆市场

有厂商分析,目前台商要在大陆小型PLC市场发展,「本土化」应该是唯一解决之道,由于台湾厂商的技术相去不远,效能十分相似,因此市场的竞争条件就只剩下价格与稳定性。

业界人士指出,现在产业机械的保固期缩短,再加上低价带来的心理影响,只要PLC产品可以撑到超过一年不故障,就可为厂商接受,在品质要求不是那麽高的情况下,只要PLC产品不出大错,在彼此的合作默契下,替换品牌的机率不大;此外传统中小型PLC的应用均有程序撰写需求,对厂商和工程师来说,都是必须投注长时间的学习曲线,因此与其更换新产品,花时间让工程师重新学习,且更换后的品质难以掌握,还不如微调原来配合的PLC产品规格或架构,让机台能够顺畅运作。

自动化系统厂商对品牌高忠诚度的特性,对PLC厂商来说是两面刃,自己的客户不太容易被抢走,但相对的要抢别人客户也很难,因此小型PLC业者在拓展业务时,与其静待竞争对手产品出错,不如自己从价格着手,有台湾厂商就指出,在小型PLC市场上选择品质差不多的产品做为替换,由于前面提到的学习曲线原因,基本上是没有意义的,除非两品牌PLC产品的价差可以超过20%以上,否则「换牌子」不会是客户属意的选项。

降价成为不得不的方式

大陆小型PLC的价格竞争,连带影响到外商的产品策略,由于中大型PLC早已为外商所垄断,为拓展业务,部分外商将产品延伸到小型市场,例如西门子2005年就已推出专为大陆市场量身订做、地区限定的SIMATIC S7-200CN小型PLC,这款产品当初推出时,效能确实比市面上同类型产品强,不过价格方面仍稍稍偏高,这几年在拓展市场的考量下,其价格一路下降,2013年的价格已是2005年推出时的80%,但从结果来看,此一价格策略无疑是成功的,其销售成长率突破35%,西门子的成功让其他厂商压力十足,如今此一市场已成为高性价比的产品才能存活,降价成为必须且效果绝对是立竿见影,虽然「杀敌一千,自伤八百」,但厂商已被迫不得不采这种方式。

不只外商的高性价比让台湾厂商的压力十足,大陆厂商的低价更让台商雪上加霜,虽然大陆PLC厂商的产品效能不佳,但他们也有对应作法,前几年陆厂东川与信杰,就直接套用日系PLC的架构做出产品,再加上流血竞争的削价模式,虽然品质仍不如台湾厂商,但价格却成为系统厂商的杀价指标,也就是说台厂如今大陆在大陆要面临的处境是,产品效能要跟外商一样高,但价格要跟本土厂商一样低。

对台厂来说,大陆市场是个既诱人又辛苦的市场,尤其在2010年金融海啸后,大陆市场的复苏力道非常强劲,厂商的成长幅度比之前更高,且几乎是年年如此,因此大陆早已是台湾PLC厂商不可能放弃的市场,为了维持竞争优势,除加强巩固原有产品占有率外,部分台厂也已开始转进较高端领域,此一策略除了可扩充市场外,也可为未来小型PLC技术升级进行铺路。

为了长期规划,推出功能加强甚或是新一代产品,都是台商因应市场的重点策略,这些新产品,无论是「泛用型」或「专用型」,都有其异于市场同类型产品的特色;而其中甚至有将功能提升至近中型PLC的小型产品。

削价竞争 市场终将成为鸡肋

不过,这种做法仍多为测试市场之用,真正要付诸实行仍有疑虑,原因在于当目前产品效能已堪为市场使用,而制造商又开始强化其效能,客户端非但不会有正面想法,反而还会认为这是画蛇添足,较多疑者还会认为这是产品涨价的前万亿,这反而不利于市场策略。

因此,近期大陆市场的主流厂商,在小型PLC市场上,仍是以价格作为主要策略,不过此一策略终究有其隐忧,价格策略终究只会让红海更红,过度削价竞争的唯一可能,就是让市场变成「鸡肋」,利润虽然微乎其微,但庞大的市场又拉住厂商脚步,变成进退两难。

由于产品价格的调整,仍是较容易的策略模式,因此位居市场主流的PLC厂商,目前多以此来做文章,但除了价格外,市场仍有其他可以施力的方向,厂商可将其「产品」提供者的角色,转变为「服务」提供者,也就是说,从单纯的设备商转化,变成提供产业机械业者完整解决方案的系统整合商,这对现在在大陆已经营一段时间的台商来说,在技术面并非难事,难的是决心和眼光,业界人士就指出,大家都知道这是市场的主流趋势,不过要真正踏出这步又是另一件事。

转型才能跳脱红海

对于全球性大厂如西门子、欧姆龙的整厂导入模式,台湾厂商在产业机械业者完整解决方案供应模式的优势仍在「弹性」两字,像台厂台达电、欧美厂商艾默生网络能源等,或是陆厂汇川等,多是从自己专精的变频器、能源管理或HMI等设备转进PLC,以此业务为基础,透过自身产品与PLC的「最妥适搭配」,加上本身的技术及行销支持,让其PLC产品从边缘转进主流。

此外,这类厂商由于产品在市场的定位较为统一,加上组织结构弹性较大,透过整合应用的统合,建立自身最适化的解决方案,并直接将解决方案应用于业务之中;另外产业机械设备有其共通性,PLC技术较变频器或其他相类似产品虽然更为复杂,导入过程有其「痛苦」之处,但这些「痛苦」都将成为之后对手的跨入门槛,一旦成功转型,将在市场竞争中占有先机。

外商与当地厂商的夹击下,台湾在大陆的小型PLC市场处境艰辛,目所有的竞争环结仍在价格,如何配制产品与制定销售策略,将是台商在此发展的重点,不过就企业永续经营的角度来看,唯有转型跳脱红海,才会是长久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