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信息元素 桃园航空城迈向智能化 智能应用 影音
Microchip Computex
Event

整合信息元素 桃园航空城迈向智能化

  • DIGITIMES企划

交通部 部长 叶匡时
交通部 部长 叶匡时

回顾过去的30年,国际航空产业可谓成长迅速;假设以1979年的全球航空货运量作为基准点,则2011年实绩相较于此一基准点,已足足增长6倍之多。在此前提下,交通部长叶匡时认为机场确实重要,连带的,桃园航空城也十分重要。

桃园航空城规划系于2008年提出,此后陆续推动8项先期计划,为航空城发展奠立扎实基础;而这8项计划,含括了迁移军用基地、经营体制转换(成立桃园机场公司负责营运)、法制作业完备、提升旅运容量、改善联外交通、新辟轨道服务、高铁站区配套,以及地方开发准备。

叶匡时指出,桃园航空城的发展构想,是以桃园机场为引擎,不仅强化机场货运服务,并提供多元化服务,其将汇聚国际商贸、医疗、物流运筹、金融、通信、科技、研发、游憩、休闲、生活之产业与机能,带动机场及周边土地与产业的繁荣发展,至于终极目标,即是成为现代化多功能的航空都会城。

桃园机场的既有用地为1,173公顷,将用以扩建第一航厦,以及兴建第三航厦,至于面积达745公顷的扩建用地,未来将发展第三跑道、新客货运站、新维修区与自贸港区,其中目前占地45公顷的远雄自贸港区,今后将扩大至200公顷,并转型为经济自由示范区。

值得一提的是,桃园航空城内除了1,173公顷现有机场面积外,交通部、桃园县政府亦分别办理1,459公顷与1,774公顷的区段徵收,合计面积为3,233公顷,预计拆迁规模达9,000户、2.67万人。叶匡时指出,此乃台湾有史以来最大的区段徵收案,可谓北台湾绝无仅有的发展契机,将运用最新的智能网络概念予以设计。

为配合桃园国际机场的开发,将带动周边产业发展,进而达成良性循环,强化核心机场的多元竞争力。桃园航空城主要的计划项目,分别是取得527公顷产业专用区(仓储、物流、航空相关产业、商务、会展及办公服务);取得98公顷商业区与548公顷住宅区;取得12公顷车站专用区;取得589公顷公共设施用地。该计划初期投入成本达新台币1,231亿元,后续可望达财务平衡。

叶匡时强调,桃园航空城的发展定位,系以全球竞争角度,透过前瞻、永续发展理念与策略,结合产业、运输、消费、居住等复合机能,建构机场与捷运共生之「领航空港,绿色永续健康城」。而在规划策略方面,主要是为了减缓未来气候变迁的影响及对都市之冲击,所以将配合行政院「国家气候变迁调适政策纲领」的指导原则,以生态城市发展理念,期作为生态、永续、产业发展均得兼具之新兴市镇。

为了推动桃园航空城建设计划,行政院也特别成立了专案小组,由副院长担任召集人,辖下共有「都市计划及用地取得」、「开发建设」及「产业规划及招商」等3个功能分组。

叶匡时表示,为促进机场发展与台湾经济成长,不仅需提升机场本身的基础机能(主要指第一层:机场专用区),更应一并扩充机场周边地区的非航空机能(包括第二层:机场园区、第三层:航空城暨附近地区)。至于机场园区产业的招商规划构想,则以提升活用机场之机能为重点,采取FTZ之加值物流营运模式,举凡半成品进口加工再出口、产业检测认证与维修、国际物流中继站、业务流程委外接单BPO,及高附加价值农产品精致栽培国际竞标等项目,都是可行的发展方向。

综上所述,航空城可望引进的产业机能,一举涵盖了制造物流、农业推广、国际交流、观光、生活居住、商业及业务研发等多元项目。

除了这些产业机能的到位,桃园航空城还隐含了几个重大意涵。首先是「海空双港联运」,因台北港与桃园国际机场相距23公里,仅约20分钟车程,有利于交互运用海运成本优势、空运省时迅速特性,彻底发挥海空联运的潜力,此外还有桃园机场与松山机场联袂形成的「空运双港」,以及基隆港、台北港的「海运双港」,在在都能发挥加乘效果。

桃园航空城的另一重大意涵,则是「智能城市」。叶匡时强调,桃园航空城在台湾经济发展上具有重要战略角色,今后将发展成为Intelligent City,提供便利及高效率的生活环境为首要目标,并以产业链概念规划配置产业专用区,发挥产业群聚效应,借此吸引人力及商业资本投资开发,继而提升台湾竞争力及产业之升级转型。

值得一提的,为建构智能航空城,桃园航空城将以机场专用区及自由贸易港区,为主要驱动区域,利用智能化信息元素,整合数码基础设施与信息服务,从而以「创造快捷环境,实现与自然环境共存的生态空间」为目标,营造成为以市民为中心之绿色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