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风险管理谈第二阶供应链管理 智能应用 影音
DTResearch0613
member

从风险管理谈第二阶供应链管理

  • DIGITIMES企划

日月光半导体部经理 陈荣宏博士
日月光半导体部经理 陈荣宏博士

不管是运筹或物流,免不了都要面对各种不同的风险。日月光半导体采购管理处部经理陈荣宏指出,智能物流主要是利用整合智能化技术,使物流系统能「模仿」人的智能,具有思维、感知、学习、推理判断和自行解决物流中某些问题的能力,但不需要要求智能物流就得像人类一样,光是能知道货物何时能送到,也就是在货物流通过程中获取信息,从而分析信息做出决策,使商品从源头开始就能实施跟踪与管理,实现信息流快于实物流,即可通过RFID、侦测器、移动通讯等技术,达到配送货物自动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的要求。

陈荣宏指出,日月光目前创建的智能物流系统项目,主要是以基础数据库、信息运用追踪系统、智能订单管理及危机管理为主,以智能订单管理为例,由于日月光在不同地区使用同一套订单系统,确实有助于沟通及效率。

但陈荣宏指出,真正要特别注意的是危机管理,很多企业其实并不知道第一阶供应链有哪些风险,如果只是盲目地将第一阶嵌入到供应链中,将可能导致第二阶或第三阶供应商的风险。但企业最大的毛病,就是认为会觉得触霉头,从来不会去思考风险问题,陈荣宏呼吁企业,供应链的风险管理,不能认为想太多,而是要想很多。

事实上,根据Supply Chain Resilience 2013的调查报告,接受调查的企业中,就有高达75%的企业,在过去12个月内至少经历了1个事件,就造成供应链中断的意外,也表明我们正处在一个动荡和高风险环境,企业必须要学着重视危险,要有足够的危机感,才能防患于未来。

陈荣宏表示,根据经济学人智库(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EIU)在2013年8月发表的调查报告指出,在395份回收问卷中,多达三分之二的企业认为供应链的风险控管,正变得越来越具有挑战性,不良风险的频率不但变得更加频繁,且严重性也日益增加,但只有约一半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的企业正致力于风险管理和降低客户或供应商风险,也显示大多数企业其实看不到风险在哪里。

事实上,EIU指出,供应链的中断和损失,超过50%多半是由次阶层供应商所引起,企业必须建立多层次的供应商风险管理,包括巨量数据或更为复杂的分析技术,将会使风险管理变得更加高效,同时也能让管理人员更专注于整个企业的风险调整任务上。

陈荣宏表示,企业想要增加控管风险的能力,必须得先提升风险能见度,而这就有赖过去历史轨迹的数据分析,才有可能做到风险管理。此外,风险管理必须要思考如何做到从「顾客优先」角度而出发,用流通的角度来想,而不是用制造的角度来想,如果每个人都能开始从第二阶开始思考,才有可能思考到更多阶段,对应风险的能力,也能够更有弹性,也显示风险管理的持续力非常重要。

如思科(Cisco)在日本311地震发生时,就有做到风险管理,包括评估甚至现场检查300家以下从第一阶到第五阶的供应商,更评估超过7000项风险分配及缓解计划,才能够让1,100种零组件中,超过900种没有发生断链的问题,而且多达118家客户都能在24小时之内查询到相关信息。

陈荣宏指出,日月光不但利用e-Hub,让客户能在48小时内就能看到第二阶供应链的状况,而且在运筹风险发生时,谁能先掌握信息跟拿到货物的企业,才会赢,而日月光却能在日本311地震发生后一个月内,就掌握到上游货源,也才能对客户履行承诺,反观许多企业,因为算不出风险冲击有多大,所以无法告诉客户何时能够供货,也失去重要商机。

陈荣宏建议,企业应该要发展出一个评估风险的模式,而且必须考虑四个要素-坚固(Robustness)、速度(Rapidity)、机智(Resourcefuless)及备料(Redundancy),以用来动态地对供应链企业风险进移动态的测试,以利于企业实施有效的风险管理,如日月光就参考Zobel的观念,发展出「Risk Recovery Envelope(RRE)」。

由于台商的制造利润下滑与过度竞争,不管是需求预测的修正、批量订货的失当决策、价格波动与短缺博弈或是库存责任的不平等,都成为台商供应链的问题所在。但陈荣宏也强调,企业不能担心备货有压力,因为不动就没钱,应该要怕的是没有动,如果供应链出问题,就会丧失商机,只要能做好供应链风险控管,就能有效因应各种风险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