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流程e化成功三大关键 智能应用 影音
Event
EVmember

作业流程e化成功三大关键

  • DIGITIMES企划

ERP系统是许多制造业用来实现生产管理的通用IT管理工具。但ERP在企业的应用中也存在很多问题,造成很多企业在导入ERP时,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ERP导入无法克尽其功的原因很多,但其中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就是ERP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规模越来越庞大,系统结构及管理流程越来越复杂,实施的步骤和方法越来越繁琐,进而造成员工的反弹。

为了解决前述问题,业界专家建议,导入ERP时,应该先检讨生产流程,是否符合USA原则-理解、简化、自动化(Understand, simplify, Automate),从企业的实际需求出发,再参考ERP流程模板,对生产流程进行进一步的简化,才能变成更简洁、更实用的作业流程,并根据简化的流程去修改ERP软件,再于企业中应用。

传统管理模式,往往会大量产生重复数据,需要透过理解、简化及自动化的过程,整合出真正有价值的信息,让相关人员得以分享。DIGITIMES摄

传统管理模式,往往会大量产生重复数据,需要透过理解、简化及自动化的过程,整合出真正有价值的信息,让相关人员得以分享。DIGITIMES摄

理解企业所需 才能简化流程

许多企业在实施ERP系统时,其实并没有真正理解ERP的原理、流程和实施方法,甚至用ERP提供的标准管理流程,去代替企业原有的作业流程,但所谓的「标准」,不见得是企业的「需要」,因此企业在导入前,必须理解什麽是企业真正需要的作业流程,这些作业流程还能不能进行简化和优化,与ERP系统提供的标准作业流程对比有什麽差距,以做为设计或修改作业流程的基础。

因此,USA原则其实是要建立在企业中已经运行的流程基础上,只有在员工理解流程的前提下,才能进一步要求简化及自动化。因此,USA原则主张企业员工必须最大程度地参加ERP实施工作,提高员工对ERP的积极性,才能减少员工的抵抵触情绪。

USA原则的「理解」,至少要包含三个方向:所有员工对作业流程的每一步骤,有一致性的理解;能够清楚地描述现行作业流程;能与ERP标准流程进行对比分析。图表则是理解和描述作业流程的最好工具。

因此,企业应该要选择一套简单且易于理解的符号和描述规则,然后将所有参与流程的员工组织起来,描述他们所负责的流程,画出流程图后,再将现行流程与ERP标准流程进行对比分析,并在小组中取得一致认识,再上报决策部门,作为进一步简化及自动化的基础。

简化作业流程 加强整合信息

简化堪称是USA原则中的关键要素,透过简化可以使企业的作业流程变得更加清晰、简单、实用,对提高企业管理水准和实施ERP的成功率,都会有相当积极的明显效果。

由于企业管理作业流程与生产制造过程密切相关,因此简化还改造制造环境,将会引起管理作业流程的极大变化。如在产品设计方面,尽量简化产品结构,在产品设计中采用标准化、模块化原则;采用先进加工技术和模具,简化和改造制造工艺流程,设计合理的物流系统;在保证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尽量透过外包或协同作业,减少没有效益的制造活动,改进作业流程,并减少企业管理的工作量。

但流程简化并不代表信息简化,事实上,企业应该要利用ERP紧密地将经营计划、销售与运营计划、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能力需求计划、车间生产作业计划、采购计划等信息整合起来,进一步考虑自动化传递及共享信息,才能真正发挥简化繁杂流程的价值。

自动化整合数据 跨部门共享信息

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中,由于信息的蒐集、传递、处理和使用,多半分散在各部门,在以职能分工为主的管理机制下,各部门多半都会维护自己所拥有的信息,不见得乐于分享相关信息,同样的单据往往要一式几份,由多个部门的管理人员多次重复登录和维护,不但可能造成大量冗余数据和人力上的浪费,柴可能因为登录和维护的时间有差别,导致同一个数据产生不同的结果,为企业管理带来极大混乱。

但如果能让员工理解并简化流程,就可透过ERP将作业流程所产生的信息,加以整合并自动分享给相关人员,改变量据和信息管理各自为政的状况。在这种情况下,作业流程过程所产生的任何一种原始单据,如入库单、出库单、各种发票等,都可统一由产生单据的原始单位或负责人登录和维护,其他有权使用此数据或信息的部门或员工,则是在得到授权后可以使用。

如此一来,不但可维护信息的一致性,减少重复数据的产生,进而简化作业了流程。如企业销售发货过程中,所产生的原始单据如提货单、发货单、发票等,在传统的管理情况下,往往要由不同部门的不同人员,分别重复登录多次,各自进行核算,同一数据一旦出现不同结果,就得反覆透过人工对帐去解决,不但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也让作业流程变得更加复杂,造成恶性循环。

IT系统不能完全取代人工

但ERP提升作业流程的效果,仍有一定的限制,不可能完全取代人工作业,特别是一些综合性、分析性、决策性的工作,仍需要有清醒的头脑,认真分析和权衡利害关系的员工来处理,人机之间的分工,必须是以简化流程为原则,设计合理管理流程,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才能让IT管理系统的成功得到更大的保证。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