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C无所不在 让智能城市生活更便利 智能应用 影音
Event
EVmember

NFC无所不在 让智能城市生活更便利

  • DIGITIMES企划

开南大学移动商务研发营运中心 行销业务处处长 林明海
开南大学移动商务研发营运中心 行销业务处处长 林明海

智能城市的任何应用,其实都离不开消费,移动支付的相关技术,也跟着水涨船高。开南大学移动商务研发营运中心行销业务处处长林明海指出,为了能跟其他大学竞争,开南大学在两年前就已发现,移动支付将成为未来趋势,决定导入相关平台,而在所有技术中,对于NFC更是特别看重。

林明海表示,NFC市场之所以会高速成长,是因为更多的NFC手机和POS都已布建完成,截至2012年3月为止,至少已有150种型号的NFC手机在市面上流通,预估至2016年,将有85%的新POS终端机支持NFC应用,超过15亿只的NFC手机可以产生500亿美元的交易额。

事实上,全球目前的主要手机制造商,包括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诺基亚(Nokia)、华为(Huawei)、LG、Sony及宏达电(HTC)等,都已将NFC列为手机必备功能。Sony更在今年的巴塞隆纳WMC上,提供客户内建NFC手机,包括电子钱包、电子票证、当地旅游信息,都已经内建在手机中。

三星S4出厂时,也已内建安全元件,用户只要跟银行申请手机信用卡,透过VISA组织就可以在手机上开通。林明海指出,如果S4能够卖的跟S3一样好,有这麽多的使用者基础,三星就可以透过金钥管理系统,让想要掌握S4使用者的银行,必须要付钱给三星。

更多的服务业者也已投入,其中最有名的就是Google Wallet,其他业者还包括可口可乐、麦当劳等,但若以产业别来区分,目前以银行业及交通业最为热衷,前者希望能延伸信用卡服务,后者则是要推动电子票证。

林明海强调,大多数人的生活习惯,许多物品如钱包、钥匙要是忘了带,不见得会急着处理,但要是忘了拿手机,却一定会急着找出来。因此,只要结合NFC,手机取代钱包或钥匙的可能性,其实是存在的。

如透过NFC手机,运输服务业可以在机场或车站,提供上下车刷卡收费的服务,广告业者则可取得车内智能广告的信息;汽车产业则可提供个人化座椅调整、手机显示驾照信息等服务,停车业者则可让用户用NFC手机付停车费;保全业可用来做门禁管理,公司也可用来管理公司电脑、打印机或影印机的登入作业;商店及餐厅除了提供NFC手机刷卡服务外,还可用来提供折价券、红利点数及产品履历;电影院、运动场及博物馆可提供电子票证及表演信息下载的服务,形成NFC生活圈。

为了有效达成前述应用,NFC技术也如雨后春笋般涌出。林明海指出,NFC技术的应用种类包括,以门禁、学生员工卡、数码家电识别为主的感应通过(Touch and Go);以商店小额消费、交通电子票证为主的感应支付’(Touch and Pay);以电子名片、图片及音乐交换为主的感应连接(Touch and Connect);以智能看板及海报浏览信息为主的感应连览(Touch and Explore)以及透过移动网络接受或下载信息、优惠券的下载感应(Load and Touch)。

林明海指出,不同的NFC技术各自在不同的领域,有其应用价值,如NFC就算没有内建金融卡或安全元件,也可以诉求感应连接,如用手机碰手机,就可以交换音乐或图片;而智能城市若希望能能提供智能旅游服务,出差旅游的人只要租用当地业者提供的NFC手机,业者只需要将移动支付、旅游信息、电子钱包等服务放在出租的手机里,甚至连旅馆房门Check-in/out都可以很方便的使用,结合观光、消费、导览,更可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如法国第一个尝试导入智能识别应用的城市-尼斯市,在2010年5月已由市政府主导,包括授信服务管理(TSM)、银行、交通票证及运营商共同参与推出「Cityzi」计划,尼斯民众可以毫无困难的使用NFC手机,在餐厅、超市、商店、博物馆和大学校园及城市运输网中,实现支付与信息的传递,且能确保绝对的安全行和保密行。

林明海表示,Cityzi应用手机销售量在2012年底已达到200万,目前法国共有17个城市已获得政府NFC计划支持。而从相关应用实例中可以看到,要建立NFC相关解决方案,需要导入许多技术,除了手机需要内建用于金融安全支付应用的安全元件外,NFC与手机结合的方式也非常多样,如内建到手机硬件平台(NFC embedded),但用户若更换手机,原先的数据将无法随之移转。

为了方便用户移转数据,目前还有整并到用户识别卡(SIM)里的NFC SIM,用户若更换手机,只需要将SIM卡换到新手机即可;内嵌到SD记忆卡中的NFC Micro SD,则是将数据存在SD卡里,用户若更换手机,可将SD卡取出,放到新手机即可。

但由于NFC移动支付涉及的业务范围太广,扩及层面包含电信运营商、金融业者、零售商和交通业者等,为了方便推广,前述服务目前主要是透过TSM平台来管理,透过与所有移动支付的相关业者连线,NFC手机用户只要花几秒钟下载与设定TSM系统,便能以手机进行消费。如开南大学TSM就具备完整的NFC商用服务的解决方案,联合国际的TSM,提供多元整合服务,让业者可选择与各式安全元件发行者合作。

林明海指出,金管会在今年初已经宣布开放银行申请手机信用卡业务,目前已有国泰世华、中信、北富银、联邦及台新银等5家银行,试办小规模的手机信用卡业务,信用卡额度与实体信用卡相同,不另限制,但针对3,000元以上的交易,为安全起见,持卡人交易时,仍必须在手机上输入口令。

由于目前仍是试办性质,服务对象与范围,都有特定限制,但全面开放后,银行就可对不特定对象提供相关服务,国内的移动支付环境将更为周全,NFC对智能城市的价值也将会受到更多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