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价值提升医疗服务软实力 智能应用 影音
EVmember
ST Microsite

数据价值提升医疗服务软实力

  • DIGITIMES企划

Commvault技术顾问 林明义
Commvault技术顾问 林明义

医院IT环境由于应用系统种类繁多,运行的平台相当复杂,业务连续性要求极高,导致数据量不但相当大,且还要有相当长的保留时间,Commvault技术顾问林明义指出,医疗数据格式交错复杂,保存应用都会遭遇相当程度的挑战,智能医疗系统一定要仔细考量数据储存解决方案,才能有效提升智能医疗的服务品质。

林明义指出,当医疗系统(HIS/RIS)已成为医院所有业务和全过程的数据管理系统时,任何停顿都会影响医院运作,但由于医疗数据量大,且结构复杂,存在放在数据库中,很难进行拆分,而且数据保留时间愈拉愈长时,储存的空间一定会相对增加,如何提升取用效率将会成为关键,否则不但可能导致系统性能下降,业务连续不中断的目标也将难以实现。

医疗数据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会有许多影像数据。林明义指出,医学影像储存与通讯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的特点,在于影像数据不但巨大,每天产生5到50GB,而且还被要求要有10年的保留期,且大部分数据其实长期无人访问,需要用内容索引的方式,配合多条件检索,才能快速找到自己所要的数据。

但影像数据增长过快,除会占用大量磁碟存储空间外,系统性能也会严重受到影响,而且PACS数据库一旦被破坏,仍会造成系统瘫痪,都会构成不同程度的挑战。

林明义因此指出,医疗数据储存管理的最佳实践,依据不同的需求,要有不一样的回应时间。如经常访问的在线数据,就必须对数据库做每周全备份及每天增量备份,至少要保留3个月,同时每季度末要做全备份,至少保留1年,每年末的全备份,则是要保留4年,同时要做好备份数据异地保存,以防止灾难发生。

而为了应急使用,数据库也应有复制快照功能,可以实时复制数据,每2小时做一个快照保护,并保留7天;较少访问的近线归档,则是每年做一次归档,数据保留期为6年,归档数据备份,则是保留1年;偶尔访问的长期归档作业,每年做一次长期归档即可。

林明义指出,储存优化必须关切,如分层储存、数据分享等,如果能放在同一个平台管理,做到一体化管理,不管是备份恢复、归档、搜索等,都会比较便利。

如在快照备份方面,若采用单一控制策略,在一个控制台进行管理,不管是保护作业、静默应用、触发快照、内容编目、报告和报警等,都可提供应用和档级别的一致性,更可调节跨越所有存储层的保留周期,使存储费用更经济,数据副本也可保存在储存媒体本身,可以让管理者更驾轻就熟地应付各种灾难问题。

而在OnePass文件管理方面,当档案数量过多时,往往会造成数据管理的负担,如果能做到数据减量,就可以更快的提升数据管理的效率。如有些影像数据在一段时间后,发现很少被调用时,就可以移动到比较底层的地方储存。

这些档案移动作业,不但可以做到全自动化操作,而且对终端使用者而言,还是可以透过索引看到这些底层数据,需要时再调用即可,因此在数据库归档时,必须要有数据查找机制。

虚拟机器也需要全方位管理,并确保应用一致,触发硬件存储快照时,可以实现分秒之内保护虚拟机器,也可直接备份硬件快照到备份存储,也可直接恢复虚拟机器或虚拟机器内部的档案,实现实时恢复操作,大大提升运营系统可用率。

而在边缘数据管理方面,则是着重在可以完成数据共享及取用。如数据中心和边缘数据备份应采用同一套方案,共享存储及服务器资源,使用者可采用自助服务,支持移动设备访问,云端存储空间及共享。将有助于数据存取的可移动化,让医疗数据读取不局限特定地点。

至于异地灾难备份的可选策略,必须要能因应不同的状况,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案。如磁带搬运备份、归档数据,可将备份、归档磁带搬运到异地保存。虽然管理和恢复比较麻烦,需要磁带出库管理功能,但适合大容量数据传送,同时也是最传统、有效的方式。数据保护不再局限于备份,由单一控管平台达成备份、归档、异地复制、及数据长期保留媒体管理,让数据保护无死角。

网络传送备份、归档数据,可将备份、归档数据副本,透过网络传送到异地的存放装置上。操作及管理很方便,但对带宽要求较高,需要数据副本复制功能。数据复制自动化,依据数据属性定义分层储存策略、以及保留期限。让各类型数据可以完全符合保留规则并可以快速调阅。

「去重」+ 网络传送备份、归档数据,可将备份、归档数据副本,进行「去重」处理后,再透过网络传输到异地,不仅操作及管理方便,对带宽要求也较低。以网络取代马路,对有去重效果数据可以用少量的数据传递就可实现异地复制的效果,亦可避免了储存媒体在运送过程的碰损坏、遗失风险,提高数据保存安全性。

连续复制/定时复制生产数据则是将生产系统的变化数据直接复制到异地,由于采用永久增量方式,且带宽要求较低,占用生产系统少量的资源可换取到各分区数据的本地读取,缩短各外点调阅数据回应时间。

林明义指出,透过医疗数据管理方案,可以有效降低成本,简化运维操作,提升数据可用性,同时也可确报数据安全性,实现数据共享及访问,不但可减轻管理者的负担,更能有效提升医疗数据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