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FID技术的Keyless车用免钥匙系统设计 智能应用 影音
DIGIKEY
Event

基于RFID技术的Keyless车用免钥匙系统设计

  • DIGITIMES企划

BMW的多功能smart key设计,亦可用来进行电子支付。BMW
BMW的多功能smart key设计,亦可用来进行电子支付。BMW

汽车的电子设备中,除了ECU与行车电脑关乎全车的运行关键外,另一个开发重点即为汽车的防盗保全设计,在汽车防盗保全的设计领域中,传统靠芯片钥匙的设计方式目前已渐渐被RFID整合的Keyless技术所取代,达到更全面的车辆防盗效果…

汽车防盗的第一道关卡,其实就是车门的门锁与引擎发动的钥匙系统,早期采取传统的金属钥匙搭配锁具来保全车辆的车门与电门,但传统钥匙容易遭受复制或破坏,无法有效发挥防阻窃贼的作用。

Keyless Go系统,仅需将无线钥匙置放在缺省读取认证的特定位置,驾驶者按钮即可启动引擎。BMW

Keyless Go系统,仅需将无线钥匙置放在缺省读取认证的特定位置,驾驶者按钮即可启动引擎。BMW

汽车芯片钥匙除寻车、遥控车门开锁功能,未来将朝多功能应用发展。BMW

汽车芯片钥匙除寻车、遥控车门开锁功能,未来将朝多功能应用发展。BMW

便捷的keyless应用系统,可以提升车辆的使用体验。Vette

便捷的keyless应用系统,可以提升车辆的使用体验。Vette

在车辆防盗导入电子科技之后,目前主流的应用方式是采取双重或多重的电子门锁进行车门上锁、开锁与电门开启动作,为了便利使用,在遥控门锁的无线技术方面,刻意增加了遥控信号传送距离,也能提供线上寻车、启/闭车门的功能。

但这种利用遥控无线技术搭配芯片钥匙的防盗技术,大多仍搭配传统金属钥匙,形成双重防护机制,但实际上对于窃贼而言,金属制的传统钥匙早已不具阻挡作用,也不再是车辆是否容易盗取的关键,车辆制造商必须思考,加强电子化的防盗技术层次,让车辆防盗的设计更具实用价值。

RFID与Keyless技术

RFID的中文名称为「无线识别系统」(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系统,由于RFID为利用无线电波传送识别数据,多数架构是由1组射频识别系统,利用标签(Tag)与读卡机(Reader) 组成。

RFID的系统标准依感应距离差异,对应的技术也会略有不同,例如,ISO 14443A/B为超短距离应用智能卡(Proximity coupling smart cards)标准,此标准所定义的支持读取距离(reading distance)7~15厘米之短距离非接触智能卡应用功能,为透过13.56MHz运行,由于距离较短,其安全性较高(因为信号交换较不易受外界侧录),适用于车室内的引擎启动认证。另ISO 15693为短距离智能卡(Vicinity coupling smart cards)标准,此标准定义读取距离可达1米,采行频率为13.56MHz,由于成本较ISO14443低廉,此架构多用于出入门禁、出勤考核的打卡数据蒐集。

多数的Tag设计是不需电池,但Tag本身装设有电路与线圈。由于Reader进行读取前会发出间歇无线能量,透过Tag上的线圈无线收集、转换成运行电力驱动RFID芯片,而Tag标签的电路即可采短距、无线的方式与Reader交换信息。检视Tag设计,基本上即为1片矽芯片加装天线的集合体,再以玻璃或塑料组件封装成卡片或钮扣型式,而当系统需要交互认证信息时,透过驱动芯片进行识别,其间整个数据交换、数据核对的程序均不需人工介入,自然可以达到最佳的数据验证安全性,尤其是经手付款验证方面,更能防堵有心人侧录破解。

观察Tag的卡片实体设计,会发现RFID拥有相对较高的恶劣环境耐受度,尤其是在高度油渍污染、高尘量等环境,RFID具备极佳的数据核对与验证优势。RFID的用途相当广,常见于工厂的料件管理、识别,也有用于宠物的身份芯片识别,而在汽车的应用方面,除了车厂料件管理,商品化的部分则以Keyless无钥匙身份认证机制之车门开启与引擎启动应用为多。

整合Keyless应用 更具实用价值

以往的车辆设计,必须利用金属钥匙进行用车者的身份认证,但传统钥匙利用机械式认证方式,被复制的难度不高,而后发展出整合芯片钥匙与车辆电脑系统验证钥匙合法性的机制。早期芯片钥匙多由各厂自行寻求解决方案,但为求功能完善并整合更多功能,导入RFID技术的产品开发模式,不仅可以解决车钥的合法性认证,加上RFID金钥不易被破解、复制的优异特性,可强化整个车钥合法认证的机制,甚至还可自工业标准的RFID架构往外延伸,提供随身车钥整合小额支付、电子钱包等加值应用。

目前全球多家汽车电子厂商均拥有自家的无钥匙技术,例如Siemens、Valeo、Tokai Rika、Bosch、Delphi等,技术底层与概念大同小异,关注的整合应用大致类似。

以德国大厂Mercedes Benz、BMW的Keyless Go系统为例,当用车者持有内含感应芯片之Smart Card靠近车子,约略数米,车门即可感应卡片并运行后续机制。而后又有业者尝试将生物识别技术与智能卡认证机制进行整合,其中指纹识别的Keyless方案相当多,如Siemens、Delphi均有相关产品,但生物特徵的识别能力考验较多,例如感应位置差异、手上沾有脏污、手汗/潮湿...等状况,都有可能让识别结果失真,影响车主的使用感受。

目前Keyless免钥匙系统,基本款的运作机制必须搭配遥控钥匙,与原本的车辆无线遥控器进行整合,尤其是在进行线上遥控车门启闭时,Keyless系统还必须能透过车门遥控传递安全认证码,以确认合法使用钥匙遥控车门,由于采用RFID的芯片口令认证,自然可以避免认证数据遭无线侧录、复制。

加/解密设计需合理化  提升防护效果

防盗设计者与窃车者,两者是处于对立面,防盗设计者试图透过更强的加密技术避免车辆遭窃,而窃车者则会采取不断尝试错误的模式进行破解,在传统的思维下,利用更多位元的加密字串,似乎是个较安全的防护措施,但实际上提升加密复杂度,对于系统设计而言,会造成字串解密的运算负荷,让解密时间拉长、成本增加,甚至影响使用品质,口令的长度应该采取适当的防护等级,以提供务实的防护效果。

实务的设计其实可以利用64bit或128bit进行加密演算,而在传输沟通时设置数组rolling code encrypting滚动式的口令金钥更换方式,让密钥的变换频次可以达到接近无穷大的程度,大幅降低Keyless系统遭有心人破坏的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