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科学防疫有成 石崇良次长:关键在这两项因素 智能医疗 》医电集成 2021/04/23
COVID-19(新冠肺炎)肺炎疫情在2020年初全球感染人数达到高峰随后趋缓,但2021年初感染人数与规模又见增加。卫生福利部常务次长石崇良分析,台湾防疫成功并抢先全球进入疫情后时代的关键因素有9大项,其中以根据科学证据决策、落实检疫阻绝边境,这2大项最为关键。 同时石崇良也分析台湾智能医疗发展除了技术以外,更重要是法规与健保经费的支持。
台湾科学防疫有成 石崇良次长:关键在这两项因素
后疫情时代医疗科技发展 黄珊珊:医疗同时提供关怀 智能医疗 》医电集成 2021/04/22
台北市立联合医院举办的「智慧城市转型& 后疫情时代医疗科技新思维」研讨会上,台北市副市长黄珊珊分享2019年末到2021年,台北市政府针对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的防疫与感染控制的系列政策落实与成效。其中,透过数字医疗科技、实名制资源分配、口罩贩卖机等科技应用,都着实提升防疫成效。 台湾SARS 防疫经验
后疫情时代医疗科技发展 黄珊珊:医疗同时提供关怀
疫苗施打后的防疫仍旧重要 石崇良:发展国内检测与疫苗研发 智能医疗 》医电集成 2021/04/22
台北市立联合医院举办的「智慧城市转型& 后疫情时代医疗科技新思维」研讨会上,卫生福利部常务次长石崇良和台北市政府卫生局局长黄世杰分享,这一两年台湾透过医疗科技,协助医疗产业与社会各界,共同防治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并提升公共卫生。
疫苗施打后的防疫仍旧重要 石崇良:发展国内检测与疫苗研发
【李崇僖专栏】智能医疗实验沙盒第一层迷思:管制模式 智能医疗 》智能医材 2021/04/21
近年来关于智能医疗或数字医疗的发展策略,经常被提起的概念就是应建立「智能医疗实验沙盒」,比照金融创新和无人载具实验沙盒(Sandbox)一样的模式,豁免法规限制可进行相关实验,似乎这是推动医疗科技创新的有效且必要的步骤;然而所谓实验沙盒的模式并非万灵丹,且根本上应弄清楚这种实验沙盒是要实验什么事情,实验完毕后要如何检验成效,否则办再多实验沙盒,也没法让科技创新的法规环境变得更合理或更有利于创新。
【李崇僖专栏】智能医疗实验沙盒第一层迷思:管制模式
台湾数字医疗产业机会 台商锁定慢性病管理 智能医疗 》医电集成 2021/04/20
近年来,医疗人员对于数字医疗科技的掌握度日渐提高,应用层面也逐渐增广,都让慢性病照顾有更多的方法。数字医疗延伸医疗院所医疗范围的同时,同步增加医疗院所营收与病患医药遵嘱性的机会。 全台近半 长者患3 项以上慢性病 线上可舒缓医病辛劳
台湾数字医疗产业机会 台商锁定慢性病管理
提供复健患者多元选择 晁禾聚焦外国机器人 智能医疗 》智能医材 2021/04/16
台湾医疗科技种类众多,ICT大厂与新创团队都积极切入研发与制造之路,晁禾医疗CEO林昶霆选择一条不一样的路,从国外代理众多长照辅具和复健机器人品项,希望提供台湾医疗照顾产业更多不一样的选择。 主攻上肢与下肢复健机器人代理 晁禾医疗目前以代理的方式,已引进约莫500项长照产品,及8个复健机器人品牌。林昶霆表示,过去7年从国
提供复健患者多元选择 晁禾聚焦外国机器人
【线上医疗专题—市场定位篇3】如何提升线上医材临床接受度? 智能医疗 》医电集成 2021/04/15
新式手术医疗器材的市场推广,有赖于医材渠道商定期举办实作工作坊,以及提供医疗院所临床使用人员实时的客户服务。这样的方式同样可应用于线上医疗解决服务提供者的众多软件、硬件、AI算法服务,更有机会让台湾线上医疗科技真正走进各国医疗产业。 降低临床人员使用门槛 提升机构购买意愿 线上医疗解决
【线上医疗专题—市场定位篇3】如何提升线上医材临床接受度?
【线上医疗专题—市场定位篇1】在家也能看医生 还差哪里些关键步骤? 智能医疗 》医电集成 2021/04/12
在大都会和关键医疗资源投放地区,民众就医非常便利;然而仍有些疾病和不适症状有时难以开口与及时就医,在台湾若希望不到医院也能获得良好医疗服务,还有待医疗相关法令的松绑、线上医疗技术的安全有效风险验证、所有利害关系人的共同协力。 根据中华民国医师公会全国联合会的医疗调查统计,截至2017年,全台湾各县市医师公会的会员数约莫47,847万家,比全台11,755家的便利商店还要多。如
【线上医疗专题—市场定位篇1】在家也能看医生 还差哪里些关键步骤?
给在地长照一个支点 新创智龄购并嘉义多田 智能医疗 》医电集成 2021/04/07
在国际医疗照护科技产业中竞争,台湾中小企业需聚足更多生态成员的力量,才有机会提升竞争力。智龄科技CEO康仕仲表示,希望藉由与嘉义长照信息系统商多田的携手合作,能够科技化与效率化在地长照产业,同时也让在地数十年的服务经验,有机会输出国际。 近年来,康仕仲在国内外持续关心长照产业的数字转型和科技导入进程,也观察到许多强强联手的趋势,也因此希望透过智龄的SaaS服务,结合多田深耕多
给在地长照一个支点 新创智龄购并嘉义多田
互贵兴业从CDMO出发 孵化IVD和医学影像新创 智能医疗 》智能医材 2021/04/06
台湾医疗科技产业方兴未艾,在BIO+ICT双向结合之下,医疗影像与体外诊断试剂(IVD)的设计开发日新月异。互贵兴业希望藉著CDMO的经验,挟台湾与国际资金、设计、制造三大优势,带台湾新创走进国际医疗渠道。 互贵兴业CEO郭加泳期望以「委托研究开发与生产服务」(Contract Development and Manufacturing Organization;CDMO)为
互贵兴业从CDMO出发 孵化IVD和医学影像新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