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oE存储设备在云端的高速传输应用 智能应用 影音
贸泽电子
DForum0808

AoE存储设备在云端的高速传输应用

  • DIGITIMES企划

德创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正杰
德创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正杰

在云端运算(Cloud Computing)的环境建构下,我们用户端要如何学习像Google对云端数据安全性的维护?一种低成本高效能的云端服务器硬盘阵列建置技术-AOE(ATA Over Ethernet;以太ATA网络界面)技术,最早由Brantley Coile公司所提倡。它可以在Ethernet以太网络下使用成本低廉的SATA硬盘,比起目前企业使用价格高昂的Fiber Channel光纤通道,或者iSCSI存储装置,AoE技术的网络存储装置具备低成本、高效能的特性,成为云端运算要搭配的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网络存储装置)之外的另一种选择...

德创电子(JW Electronics)公司总经理王正杰先生表示,传统硬盘藉由SATA传输线与SATA主控端(主机板/Notebook)连接,由主控端发出SATA指令来驱动、读写SATA硬盘数据;而AoE技术则是由AoE Initiator起始端,直接以CAT 5.e/CAT6等级的网络线连接AoE Target装置,而藉由将SATA指令重新打包为以太封包,传输到AoE装置,而AoE装置再拆解以太网络封包内的SATA指令,驱动装在AoE装置的SATA硬盘/SSD读写数据。

AoE此项技术可以避免CPU耗费在拆解TCP/IP封包的执行时间,等同于以区域网络线作为SATA传输线的延伸,对于电脑而言,AoE的硬盘就是一颗真实能接触到的硬盘,也因此服务器电脑主机得以接近SATA硬盘的直接驱动速度来读写数据。

王总经理宣称,AoE能以GbE(Giga bits Ethernet)等级的高速以太网络的速率来驱动,目前eSATA外接硬盘的传输速度接近200MB/s,而AoE传输速度可达到55MB/s。

AoE SAN贴近云端运算需求

虽然AoE并无法像iSCSI一样,可以直接部署在云端以网际网络(TCP/IP)封包的方式来驱动、读写数据,但是其具备强大的延展性,可建置256x256x256的SAN存储网络,逻辑磁碟机单位上限达到128Peta位元组(相当于128,000万亿位元组),同时成本上远低于Fiber Channel与iSCSI,可管理空间远大于任何直接式存储装置(Direct Attachment Storage;DAS),同时也支持任何Windows/Linux/Mac操作系统。原本云端运算必须配合价格高昂的网络存储设备(NAS),才能达成大量、快速的数据传输存取需求,今日可以用AoE的低成本技术,建构一个区域网络能连接的SAN网络,而且效能直追高成本Fiber Channel与iSCSI。

目前支持AoE技术的操作系统,有Linux、Windows、Mac OX X、FreeBSD、Open BSD、Solaris、VMware,其中除了Linux与FreeBSD原生支持之外,其他需借助第三方驱动程序为之。另外AoE技术的执行可藉由Linux模拟系统、嵌入式Linux,以及用SoC整合处理器方式达成。

台湾的联克科技(LayerWalker Technology),开发出全球第1颗AoE SoC 芯片LW6800(100Mbps),以及后续的GbE(1Gbps)的LW16800芯片。而德创运用AoE Soc芯片所开发的AoE启动器,有SG910110附加卡、SG910310外接盒,与采用1U标准高速的机架式AoE Enabler服务器模块,可支持到4部SATA硬盘机。以上各种AoE产品,均能提供10/100M/1Gbps全双工网络传输的网络存储装置,自动传感MDI/MDI-X RJ-45互联网络埠与标准数据传输埠,并且支持SATA兼容界面的硬盘,Windows XP/Vista/7管理界面一致化。

另外德创公司也开发RAID over Ethernet装置产品系列,从RD9A0610附加卡、RD9A0910磁碟抽换箱,1U高度的RD9A0110与1.5U高度的RD9A0210机架式模块,这两个RAID over Ethernet均具备4个可热插拔?抽换的SATA硬盘匣,支持RAID 0,1,3,5,0+1与JBOD硬盘容量合并等功能,提供1组Gbps以太网络连接埠、1组eSATA埠与1组USB 2.0连接埠。

AoE产品其市场定位可取代iSCSI、NAS与Z-FS/RAID-Z非传统RAID技术平台,AoE也可望在利基市场如磁带备援系统、线上遥控存储装置、IP CAM网络摄影机装置,以及数据库硬盘、USB外接硬盘、eSATA外接硬盘与NAS市场存活。

AoE相关产业链尚待建构完备

王总经理也坦承,目前AoE与RAID over Ethernet应用,从上游SI系统整合供应商,到中游的软件应用程序、驱动程序,下游的硬件?零组件、SoC芯片组,以及工业标准等的相关产业链的建立不算完备,无法形成一个群聚效应,把AoE市场给拱大。

过去介入AoE的业者,大多走自行开发的专属架构。例如Ximeta就曾推出自有专属架构的NDAS(Network Direct Attached Storage;网络直接存储装置),但是并未在市场上获得成功;而另一家Zetara公司,则是曾推出Z-SAN产品,但由于没有自主IC开发能力,近年来转向提供软件与平台整合的SI服务。

至于Coraid则没有选择SoC,改以提供整套PC来建置AoE架构的SAN,如果成功找到市场定位,有可能在这市场上成为赢家。当然AoE传输效能的持续改进,绝对会是AoE业者生存的唯一关键。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