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伤眼如何解?丁景隆谈「大厂没说的事」 智能应用 影音
D Book
236
太阳诱电microsite
IC975

LED伤眼如何解?丁景隆谈「大厂没说的事」

  • 郭静蓉专访

方略电子开发护眼技术。李建梁摄(数据照)
方略电子开发护眼技术。李建梁摄(数据照)

近年来,LED直显发展迅速,点间距愈来愈小,让LED显示屏幕从过去只在户外或专业工程系统整合应用,开始进入到企业会议厅、控制室或高端家庭剧院的室内应用场景中,预期迎来另一波高成长的市场需求。

然而,在使用及观看小间距LED显示大屏幕后,常常有人感觉到眼压大、眼睛疲劳,甚至有头痛或恶心的反应。方略电子董事长丁景隆表示,这主要是因为应用情境从室外转到室内,加上观看时间从短变长,技术与产品设计没跟上使用情境变化所致。

长久以来LED显示屏幕在LED灯珠的调光方式,主要是使用PWM (Pulse Width Modulation)脉冲宽度调变技术,这是一种快速高频的扫描单行或多行LED灯珠,进行LED灯珠开启和关闭,达到控制显示器亮度的方法。

这样的方式,长久观看下来眼睛容易感到疲劳,同时得到相关疾病的机率也会增加,在相同原理下,使用Mini LED背光的LCD也会发生同样的风险,主要是考量到成本问题。

丁景隆说:「这些是大厂没说的事!」针对这样的痛点,方略开发出PAM (Pulse-amplitude modulation)调光模式(或称为DC直流调光)搭配独家的光学引擎,以主动式调光模式从源头解决问题,希望借此实现护眼且高画质的优点。

LED显示屏幕发展迅速,点间距愈来愈小,从P1.5、P1.2、P0.9、P0.6持续发展到甚至更小间距的Mini LED或Micro LED,市场需求愈来愈高,但眼睛不适的问题也相对被凸显出来。

丁景隆表示,过去的LED显示屏幕大多使用在户外广告、告示牌、活动租赁等应用场景,这些场景多是在户外或是光线明亮的空间,因此LED显示屏幕的产品设计亮度大多在1,000nits以上,甚至更高。

但是,当LED显示屏幕进入到室内场景时,例如企业会议室,300~500nits反而是较适合人眼观看的亮度,一旦显示屏幕的亮度高于600 nits时,一般的观赏者就会觉得太亮,眼睛较敏感的观赏者看没几分钟,就会明显感受到眼睛不舒服或是有乾涩的情况发生。

此外,在户外或大型空间的LED显示屏幕,大多扮演吸引眼球及传递信息的功能,受众通常看LED显示屏幕只有几秒钟或是短暂的几分钟,眼睛不会一直注视着,因此很少听到有人会因为看LED显示屏幕而造成眼睛不舒服的情况。

但是,当LED显示屏幕被使用在需要长时间观看或注视的应用场景下,如企业会议简报或是家庭剧院中时,因为需要长时间注视显示屏幕,造成观看者眼睛不适的情况就愈来愈多。

从技术的角度来看,造成这样问题的源头,来自于LED调整亮度的方式,未能跟上使用情境的变化而作改变所致。

长久以来LED显示屏幕在PWM调光模式下,LED灯珠会被逐行的开启和关闭,当一行或多行同时亮着(开启)时,其他行的灯珠会全部熄灭(关闭),然后极高速的开与关,利用人眼存在视觉暂留现象,就能给眼睛一种屏幕好像变暗了的错觉,但其实它的瞬间亮度仍然极高。

丁景隆说,这有点像是用一道强光快速且反覆闪过你的眼睛,快到你以为它一直亮着,加上强光的瞬间峰值亮度达到肉眼感知显示屏幕亮度的几10倍,这会导致瞳孔以所感知的较低亮度扩张开口 (类似照镜头的光圈调大),然后造成瞬间峰值强光通过开口过大的瞳孔,进入眼球「烧灼」 视网膜,长时间观看下来,就会因此而感到眼睛疲劳。

根据相关研究显示,大约10%的人在观看PWM显示器时会很快感到不适,尤其是年纪较长的观看者,而长期观看这样的PWM显示屏幕,会有提高发生乾眼症、白内障、黄斑部病变等眼睛疾病的机率。

方略提出PAM调光模式,利用变更单颗灯珠驱动电流大小,达到控制LED显示器亮度的方式,降低LED瞬间峰值亮度,类似物体反射自然光线,让人眼看到更柔和的影像画面,减少瞳孔收缩和扩张次数,达到观看者健康护眼的需求,同时,PAM直流调光技术也搭配独家专业的光学引擎,可以提供更好的亮度均匀性和真实色彩的影像。

随着LED显示屏幕点间距愈来愈小,加上未来会有更多Mini LED及Micro LED等显示技术产品,进入室内及需要长时间观看的应用场景,在LED的调光模式上,PAM将是从源头解决问题,同时也是对人眼更为友善的解决方案。

丁景隆指出,方略将探索如何与面板厂、整机厂进一步合作,让相关产品更护眼,如同在显示器上添加「叶黄素」,也让大家眼睛可以亮晶晶、不酸涩。

责任编辑:陈至娴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