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应用 影音

推动智能制造 有助降低人员作业风险

2016/09/19 - DIGITIMES企划

几年前,一场在八仙水上乐园举行的彩色派对,意外发生粉尘爆炸,因而酿成多人死伤的悲剧,令人备感震惊与不舍;事实上,工厂发生粉尘爆炸事故之例,比起派对活动更加屡见不鲜,如何有效防治,实属相当重要的课题。

在两年前,位于大陆江苏省昆山经济开发区的中荣金属,发生极为严重的爆炸事故,主要是该厂员工在四号厂房执行轮圈抛光作业时,不慎引发铝粉尘爆炸,导致多达146人死亡、114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超过3.5亿人民币,连带使得包括董事长、总经理、安全生产主管在内数名台藉干部遭国内法院判处重刑。

针对前述事件,根据大陆国务院调查报告,认定该事故为「特别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主因中荣金属违法违规组织专案生产,违法违规进行厂房及除尘系统等设计、制造、安装与改造,车间铝粉尘集聚严重,安全生产管理混乱,再加上安全防护措施不落实所致。

工厂粉尘爆炸 国内外案例不数枚举

有关工厂发生粉尘爆炸意外,其实中荣金属并非头一遭。2008年2月,设置于美国格鲁吉亚州温特沃斯港的Imperial Sugar糖厂,因为静电而引发糖粉爆炸,导致14死亡、38人受伤,当时媒体以「面粉糖粉也会爆炸?!」为角度阐释此事件的可怕之处,直言粉尘爆炸的可怕,在于它除了会造成伤亡之外,亦由于一般人未曾听闻、更不了解,所以也不知道如何防范。

对于Imperial Sugar糖厂爆炸事件,专家分析,此类从事粉末处理的工厂,由于平时清扫并不彻底,使得厂内四处皆已累积粉末,其中尤以堆积于高处的粉末最危险,一旦遭遇震动,这些高处粉末即会掉落,导致尘烟弥漫,接着就等火花引爆;持平而论,一般粉尘爆炸时,首次爆炸多半是「小爆」,其实并未造成巨大损失,也没有人因此而受伤,但可怕的是,经由小爆引起震动,遂将高处粉末震下来,从而引发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爆炸,此时即是足以夺人性命的「大爆」,而第四爆炸处距离初爆处有一百米,从初爆到四爆前后历时5秒以内,举凡快速连爆、火势蔓延,在在让人无从反应,危险程度可见一斑。

而在2003年的1月,位于美国北卡罗莱纳州金斯顿的西氏医药服务公司(The West Pharmaceutical Service)旗下工厂,发生橡胶粉尘爆炸事故,也夺走6人的宝贵生命。

此外,在距今较近的2011年期间,隶属于台湾某知名电子代工业者旗下的成都工厂,其抛光车间发生爆炸,造成3人死亡、15人受伤,事发原因为抛光车间收尘风管可燃粉尘意外爆炸;对此专家分析,以往抛光工艺规模较小,故比较容易单独设置除尘系统,因而分散风险因子,反观当今则将除尘系统集中化,藉以连接多个抛光工艺单元,以致形成牵一发动全身效应,使得危害程度不可同日而语。

至于如何避免粉尘爆炸?首先,凡是具有可燃性粉尘爆炸危害疑虑的产业,包括食品业、石化塑胶业、制药业、纺织业、合成橡胶业、木材业、金属加工业、家俱业等等,皆应进行设备粉尘危害评估,只因为任何工业制程当中,如果把可燃性物质、及部份正常状态下不可燃的物质,缩小到细微的分割状况,都将存在着火灾爆增的潜在可能性。

借重VOCs/TICs气体监测 降低营运风险

其次,为了评估设备发生粉尘爆炸的潜在机率,业主应详加识别几个重要项目,包括了涉及可燃性粉尘使用、消耗或生产之制程,可燃性粉尘可能扩散的开放区域,可燃性粉尘可能累积的隐蔽区域,粉尘可能被散布在空气之中的方法与途径,以及潜在的点火源。最终则拟定粉尘控制策略,例如设法降低粉尘从制程设备或通风系统逸散出来的机率,采用集尘系统或滤网,使用不会产生粉尘气云的清洁方式(倘若有点火源存在的前提下),定期检查开放及隐蔽区域是否有残留粉尘,抑或将释压阀的位置,设置于远离粉尘危害区域之处。

归纳这几起让人遗憾的工伤意外事件,主要原因不外有两大项,其一是工厂累积粉尘浓度量过高,另一则现场人员出现操作失误所致;着眼于此,当各国政府致力推动智能制造计划时,不仅意在提振生产效能,也期盼借重自动化安全管理设备,有效提升整体工厂营运品质,降低从业人员的工作风险。

最明显的例子,即发生在不久前的台南大地震,当时有不少半导体厂房碍于剧烈摇晃,致使生产设备随之停机,然而在此同时,幸而机台设备本身配置了专属侦测与传感系统,能够在工业用气体或工业用水等外泄之际,发挥十足保护功效,故而并未发生化学物质外泄,此即为藉助资通讯科技强化职灾防护的理想实例之一。

更有甚者,假使业主亟欲将营运风险降到最低,除了借重生产设备内建的保护机制外,另可选择在适当的位置或区域,比方说制程区、桶槽区或排放区,安装可侦测各种气体浓度的设备,据以监测厂内的有机性气体(VOCs)、总碳氢化合物(TICs)。

以前述VOCs空气污染监测为例,基于侦测标的不同,通常大致可分为酸?咸性物质、凝缩性物质与重金属等不同型态,如果从比较值得关注的技术角度出发,则在酸?咸气体方面,目前已有国人凭藉创意巧思开发出PPWD与PM2.5 Semi-Dry EC采样分析系统,以及结合FAIMS与DMS技术的全新第三代离子电泳分析仪(IMS)。

至于制程或特殊VOCs/TICs气体分析部份,现今市场上已有可以在40ms内一次分析逾8种气体的四极柱式质谱仪,及强调能有效监测离子、并提高分辨率的离子阱质谱监测仪,而在此之中,兼具离心力+电晕放电、间歇式注水、智能化化学成分监测等技术原理的PM 2.5 半乾式静电旋风集尘器,由于能够同步分析气体、悬浮微粒,可谓极具突破性。

而在VOCs气体侦测的过程,不管透过何种技术角度,一旦发现有害气体外泄,相关系统都会在第一时间发出告警,俾使管理阶层得以从容疏散人员,并实时展开对应的处理措施,如此一来,便可望将营运风险降至最低。

导入FA Safety设备 确保安全机制恒常运转

另一方面,专家提出建议,企业主若能在设置厂房与生产线的同时,导入工厂自动化安全机制(FA Safety),并且引进符合各国安规标准的自动化制造设备,亦有助于消弭营运风险。

综观目前与FA设备相关的安规标准,大致可区分为ISO、EN两大类型,以后者而论,即含括了EN 954、EN 62061、ISO 61508、ISO 13849等认证项目,并且逐渐调合衍生出EN954-1、EN ISO 13849-1等新规格标准,这些标准已在2012年起全面适用,旨在确保安全信号从输入端传感器到输出端的致动器,皆能全面符合安规需求,避免因传感器异常而影响正常运作;除此之外,当出现危险时,FA设备便可与其他元件联动,或者立即中止系统运转,以免酿成更大危机。

值得一提的,过往的工安防护概念,相当强调「零灾害」,较着重于灾害事件的实时处理,而疏于从流程源头进行预防性管控,如今进入智能制造时代,工安防护重点逐渐转向「零风险」,藉由有效的风险管控手段,打造层层节制的生产流程,以避免出现人为疏失,与此同时,也在机台设备设置传感网络,发挥自我诊断功能,双管齐下提升工安水平。


图说:为降低营运风险,制造企业不妨针对制程区、桶槽区或排放区,安装可侦测各种气体浓度的设备,善尽VOCs与TICs气体监测;图为Extrel的MAX300-IG制程气体在线质谱仪。(来源:Extr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