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应用 影音

审视自身面对问题 寻求解决方向

2016/10/03 - DIGITIMES企划

自从工业革命以来,工业发展的程度便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指标之一。但随着人口数量与结构的改变,资源日渐稀少,供需失衡以及经济模式的改变,面对不同的问题,工业的发展就有不同阶段的改变。

如果将1769年第一次工业革命称之为工业1.0的话,那麽从导入电力及生产流程改变,到引进IT自动化生产,乃至于2011年德国提出的预测制造、生产联网与智能制造,整体工业已经历经4次革命,而这也是工业4.0,或是现在所称的智能工厂的发展历程。

「其实仔细分析台湾的工业现状,可以发现台湾目前大多数制造业都还停留在2.0的阶段。」金属工业研究发展中心能源与精敏系统设备处副处长林崇田表示,「如果要推动智能工厂或生产力4.0概念,就需要好好的先面对基础建设不足及实际需求面深入剖析,才能够稳健的踏入下一个阶段。」

目前国际上有德国、美国、日本、韩国及大陆等地相继推出新产业政策,不过每个地区的重点都不尽相同。像是德国的工业4.0便是以虚实整合系统(CPS)为主,美国的AMP则强调于资通讯加值服务上。林崇田表示这主要是跟该国家过去工业发展历程有关,因此在方向上就会有所差异,但本质上都是希望藉由智能化、自动化及信息化等改变,发展出新一代的生产架构。

台湾也有推出生产力4.0方案,此方案大致上也是结合CPS与资通讯加值服务两者的优势,以台湾本身即具有的资通讯生产开发与应用实力,创造出顺应潮流的产业政策。

「智能设备、智能机器人、物联网与大数据等项目,是推动工业4.0的关键技术项目,」林崇田认为,「数据的收集与整合是相当重要的一环,有足够的数据才能分析并预测生产状况,并协助工厂提高运转效率及品质。」

除了说明生产力4.0在台湾应该如何评估及导入外,林崇田也举出过去所协助辅导的企业案例,供与会人员参考。在该案例中,导入的第一步就是要先描绘所期待的未来,接着就是技术盘点,这部分不但是针对现有厂房设备分析评估,还需要比较国际竞争力,同时还需要评估整体的资通讯能力是否已经充足。接着就需要制订发展策略,如此一步步走来才能以最有效益的方式建构优质的智能工厂。

林崇田认为,有许多企业之所以没有导入成功,除了企业主的企图心不足之外,对于企业本身的市场定位及为何要导入智能制造,也未能精准的掌握与定义,甚至有些企业负责人以为买几台好设备再加上一些机械手臂就能建构智能工厂,实际上并不是如此容易。

「由于这是一项新的产业升级政策,因此政府方面应该要扮演领头羊的角色,」林崇田表示,「从政府开始推动,加上企业本身的体认,特别是应从「技术与资源的整合」的强化着手,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图说:金属工业研究发展中心副处长林崇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