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应用 影音

以自动化控制创造安全智能工厂环境

2016/10/03 - DIGITIMES企划

在本次论坛中,有许多专家都提出智能工厂需要有工业工程、信息技术及自动化等领域的人才,因为在智能工厂中不但要打造全新的产线及规划,也需要导入物联网、高效能的服务器与数据库,当然还要有多种自动化设备,这样才能从生产到管理都以自动化完成目标。

特别是在安全管控的自动化上,除了影像的管理自动化外,其他如烟雾、温湿度、能源或是消防等方面也应该要导入全自动的安全管理体系中。采用不同的智能防灾目标及系统,整合其他厂商进而自动处理灾祸就是汉威联合的目标。

「比如说在工厂内部就应该要随时侦测厂房内的气体,避免任何有毒气体的危害;而在工厂外部则要注意各项排放管线的污染状态,避免影响环境,」汉威联合蔡忠颖如此表示。

汉威联合所提供的是端对端的解决方案,这不仅是设备到设备之间的解决方案,而是透过人机界面整合而成,从设备、厂房到人员都提供完整且全面的整合式解决方案。

在此议程中有一张图片令人印象相当深刻,那就是展现如何将环境监控与个人端信息来源整合在一起。智能工厂的员工可以透过强固的手机,透过云端上的数据分析软件取得结果报告,也能够利用移动化打印设备当场输出标签或表单。

相对的,智能工厂的员工也可以成为移动化的环境传感器,透过携带式的气体监测器、RFID安全防护手套、GPS与其他无线侦测设备等,人不但是信息接收端,也可以成为积极的环境侦测器。

「藉着多层次的传感器可以构成完整的安全管理物联网感知层,」蔡忠颖认为,「这些感知层可分成企业之间、企业边界与企业内部,让我们由内而外都能够完整掌控。」

他并进一步解释,对智能工厂而言,可区分成工厂内部、工厂外及管理部门等3个感知层。这3个感知层所重视的内容与所需的仪器也不同,因此分层次管理不但能够有效掌握重点,同时也能降低建置成本,让投资更有经济效益。

事实上,工厂自动化不单只是在生产或是管理,对于防灾跟安全管理上更是重要。因为在工厂自动化后,厂房内已经变成近乎无人状态,这时只要有一点疏失就可能酿成大祸,因此安全监控就更为重要。

蔡忠颖以高雄气爆为实际案例说明,传统处理方式光是采集样本、封锁问题现场及防灾应变上,其作法跟应变效率都不够快速,因此很容易酿成更大灾难。但是在先进国家如美国、欧洲或日本等地,都已经采用多功能的无线侦测器,借此可以提高反应速度,同时增加人身安全性。

「好的传感器还需要搭配好的应用软件及服务,」蔡忠颖表示,「当智能工厂越自动化,传感系统就越重要,这样才能够提高应变效率,提前防范于未然。」


图说:汉威联合业务经理蔡忠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