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川普一周数变 关税新核战五大层面解读 智能应用 影音
DFORUM
TECHForum

导论:川普一周数变 关税新核战五大层面解读

  • 王君毅评析

面对川普关税政策一周数变,有五大层面解读可参考。李建梁摄
面对川普关税政策一周数变,有五大层面解读可参考。李建梁摄

前言

川普政府所抛出的关税政策一周数变,市场仍蔓延高度不确定性。

美国海关才刚在CSMS平台上公布,将针对NB、手机、平板电脑、处理器等20条商编HTS下的商品进行关税豁免,台厂看似获得喘息空间。

然美国商务部长Howard Lutnick随后表示,上述免除关税产品只是暂时,未来将以新提出的「广义」半导体关税课税基准,对上述产品关税再行调整,以达产业回流美国、提高美国制造,且预估在1.5~2个月内定案。

碍于诸多限制与因素,美国制造绝非一蹴可几,加上关税变动对经济、产业发展无益,政策不确定性也将拖缓业者投资,加深市场对经济下行的忧郁。

但产业并无悲观权利,近期美国关税阴晴反覆成常态,如何对关税议题时刻检视、谨慎应对且提出缜密的方案,仍是企业能否持盈保泰的良方。以下就近期市场需留意的关税「五大层面课题」分析。

中国的对应

众所皆知,美方此次操控关税议题,中国的对应成全球焦点,由于台厂在中国投资布局长期且深厚,因此中国受到影响,台厂同样难置身事外。

短期内中国的世界制造工厂地位难以撼动,但美方防堵压力亦难以消除,在当地业者产品输美的比重将锐减,同时关税议题短期无解情况下,除须留意中国内需市场波动与变化外,若产线无法于一时三刻搬迁,如何透过创新改善营运体质,同时扩大「非美市场」客户开发,成为在中国投资业者得加速应变之处。

产业的迁移与订单的轮动

此次台厂输美的主要商品包括资通讯、网通等获得暂时关税豁免,衡量美国业者利益,预估后续关税再变化机率不高,且一线EMS厂全球布局成熟,预估对应美国关税变动也已有较充裕准备。

但台厂输美包括蓝牙耳机、智能音箱等穿戴装置,以及游戏主机、服务器机壳、主机板等,在中国制造将比其他地区制造需多承担的关税值从20%起跳。

对大型业者而言,如何善用既有全球化布局进行产线重新配置,以保有对美国关税变动的韧性,将是需要提前准备的项目。

另外,台厂全球布局较中系业者缜密,关税冲击是否驱动新一波转单,亦值得观察。

洗产地监管的冲击

对等关税影响下,各国防堵「洗产地」意识与规范提高,但同时,欧洲市场也可能出现低价商品倾销潮。

如此,在业者积极寻求新出海口当下,除航运业者可望受惠,电商平台业者既有营运板块恐因此出现波动外,其实对全球制造商业者百害无一利,「美国制造」对消费市场而言也将同步受创。

美国以关税逼迫中国,以此增加税收同时促成制造业返美一事,恐是躁进且徒劳无功,陪葬的也是全球经济。

事实上对美国而言,倘若美国制造是重要战略布局项目,直觉联想,其该作的反而该师法中国、台湾、东南亚等国的作法,除透过租税减免、奖励措施等作为招商诱因外,如在美国成立「进口加工出口区」、「科学园区」等,同时初期对从业人员进行减税、薪资补贴等,都比走关税险棋来逼迫国家或业者就范有利。

半导体关税

对等关税下一波的焦点,在半导体领域如何收取。

目前看来,台积电先进制程业务寡占,向台积抽高额关税的实质意义相当低,但须留意是否对5纳米制程以上的半导体元件抽取额外关税,同时以此做为终端产品入美的新关税依据。

台美关税谈判

台湾年均外销总额约达4,000亿美元余,其中销往美国市场占比达近23.4%,依府院说法,如果美国最终对台仍提出不利的对等关税,虽有害台湾整体经济发展,但台湾产业韧性已存,应仍可对应。

但须注意的是,台湾已与美国进行首轮关税谈判,依政院说法,主要聚焦在台美对等关税、非关税贸易障碍、出口管制等项目进行意见交流,目前台湾市场对于诸如开放汽车零关税等议题有诸多讨论,届时最终变动情况为何,也是厂商应持续关注。

小结

最后,若纳入半导体与台、美、中贸易讨论,2024年台湾对美国出口金额为近1,114亿美元,年增率达46%,与资通讯产业驱动,以及台积电等半导体相关输美增加有关。

另台湾对中港出口额则逐年衰退,但2024年总额仍达1,506亿美元,为台第一大出口地区,依经济部统计,集成电路为主要项目,另加总存储器、液晶模块等,已占近50%比重。

中、美、台贸易依存度仍高,若中美持续无法在关税议题上达成共识,无论最终谁赢,都必将对台产业发展形成一定的冲击。

 
责任编辑:何致中

议题精选-川普关税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