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应用 影音
Microchip
Event
台韩半导体业「有点黏」的连动关系
半导体产业是外贸韩国的命脉,2023年韩国出口半导体1,310亿美元,进口1,060亿美元,顺差250亿美元。对外汇存底雄厚的台湾而言,贸易逆差是帐面数字,但对2023年底时外债达6,636亿美元的韩国而言,外贸出现逆差时,那是沈重的负担。而半导体正是挑起贸易平衡重担的核心产业,一旦半导体不再获利,韩国将面对极为严重的后果!本文将从韩国海关公布的韩国半导体出口结构、主力产品两大方向探索韩国半导体产业的现状。从帐面上的出口结构观察,韩国出口的半导体,35.8%直接销往国内,销往香港后最可能转往国内内地的比例是14.1%。除了这两大出口目的地之外,越南的12.3%与台湾的8.7%分居第三、第四,排名第五的是美国的8.1%,其余国家相对比重较低。由于韩国的存储器占全球8成的比重,从韩国存储器的出口结构,大致也可以找到解读全球供应链变化的线索。国内+香港正好贡献韩国出口的50%,虽比2022年略减2%,但依旧是出口主力,而之后得越南、台湾合计是20.4%,前四大出口市场合计70.3%,但关键不是出口国,而是到底谁买了、用了这些半导体?以台湾零件代理商的出口结构、客户结构判断,国内客户的比重已经从6成降到5成,台湾回升到35%,而东协国家也同步上扬,显示美国的出口禁令,已经深度影响从韩国半导体原厂到台湾零件代理商的销售结构。除了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自用之外,在国内、香港、台湾、越南市场流动的各国半导体,有80%以上是卖给台商、陆资大厂的,一旦台海生波,南朝鲜之间的38度线不会平静的!当台积电被戴上地缘政治的大帽子时,三星的压力不会比较小!与此同时,韩国也进口很多的半导体,来自国内、台湾、日本的半导体分居前三名,但真正的两大逆差国是日本与台湾。来自国内的半导体很多是三星西安与SK海力士(SK Hynix)无锡工厂的贡献,主导权仍在韩厂手上,至于从日本进口的是设备、材料,包括曝光、长晶、蚀刻等设备,但从台湾进口的却是实打实的半导体。除了跟联发科等台湾IC设计公司进口逻辑芯片与驱动IC之外,联电、旺宏、华邦也都是韩国的供应来源。其实三星、SK海力士擅长高端的存储器,韩国进口的微处理器与驱动IC竟然有45.2%来自台湾,这与大家一般的印象并不相同。从这个结构观察,您认为「三星有灭台计划吗?」,三星我们如何在G2/AUKUS架构下,重新理解台韩之间的产业竞合关系呢?
生成式AI非泡沫 2030年1.5万亿美元商机可期
生成式AI(Generative AI)是AI领域中的部分子集合,未来5~10年全球经济成长最关键的驱动力量之一就是生成式AI。DIGITIMES研究中心于2024年5月完成「生成式AI引领应用与硬件新商机—超前布局未来1.5万亿美元市场」专题报告,内容即涵盖三大部分,分别为「生成式AI技术崛起」、「生成式AI运算力发展,从云到端」、「生成式AI应用领域案例」等,针对生成式AI最新关键趋势完成一系列研究。根据DIGITIMES研究中心预估,2022~2030年全球生成式AI市场复合年均成长率可望超过80%,在2030年达到1.5万亿美元规模,就服务、软件及硬件三大组成来看,2024年硬件(主要以生成式AI服务器为代表)占生成式AI市场最大比重。随着各垂直领域百花齐放、应用面更为普及风潮下,预估至2030年时,服务将跃居整体生成式AI市场超过一半的比重。许多专家将生成式AI的浪潮及其影响比拟为新时代的网际网络(internet),确实网际网络以其广泛的应用以及扮演重要基础建设的角色,对许许多多产业带来深远的影响,Google、微软(Microsoft)、亚马逊(Amazon)、Meta、苹果(Apple)、阿里巴巴、百度等众多新兴企业掌握住此一潮流已成为举足轻重的产业巨人;同理,生成式AI也不会只是短期噱头(hype),而是会实实在在地影响我们及所处企业、产业及社会未来发展的重要力量。生成式AI今后发展的三大关键—模型、运算力、数据。模型方面,从2023年着重云端大参数量大型语言模型(LLM),2024年增加对边缘小参数量LLM的关注,以因应为符合边缘装置较低运算力及存储器带宽的先天限制,云端大参数量LLM则扩及多模态LLM,领先业者跟跟进业者差距有所拉开。运算力方面,云端服务器AI运算芯片成长可期,值得关注生成式AI应用从云扩及到端,2024及2025年AI NB及AI智能手机出货量及渗透率可望快速攀升,指标芯片业者纷推出可运行边缘生成式AI推论的芯片,为提升芯片AI运算力,目前以整合神经网络处理单元(Neural Network Processing Unit;NPU)加速器为主流。此外,边缘运算包括物联网等应用区隔,AI的影响力也将日益显着。训练数据部分,目前指标LLM业者使用英文为主要训练数据,而繁体中文训练语料的数量,远比不上简体中文,目前繁体中文训练数据成为模型训练的一大课题。在生成式AI的应用案例方面,本篇专题报告探讨从智能交通、智能零售、智能医疗、智能制造以及智能家庭五大类别,以生成式AI普及的速度来看,不管是零售、制造或是家庭生活、移动应用,都有庞大的商机,各种应用情境在2024年开年以来的国际展会包括CES、MWC以及嵌入式电子与产业电脑应用展(Embedded World)、车电展等,都可以感受到此一趋势。(作者为DIGITIMES研究中心研究总监) 
让人工智能成为典范转移的枢纽
从世纪交替之际的西元2000年开始算,数码科技与网际网络带给世界的改变,大致可以区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2000年初网络泡沫之后的.com时代,这个时代的领导厂商是诺基亚(Nokia)等电信服务公司与提供网通设备的思科(Cisco)。第二阶段应该从2007年iPhone上市开始,这个阶段是移动通信时代,赢家是苹果(Apple)、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与国内的红色供应链。之后则是透过各种终端设备所创造出来的大数据时代,让AWS、Google、Meta、微软(Microsoft)等公司在云端服务上大放异彩。经过大约20年的积累,各种数据的演算、交叉作用,带给人工智能相关应用一次前所未有的新商机。ChatGPT应时而生,短短五天带来了上百万的用户,激励了大语言模型(LLM)的应用。而GPU+NPU+CPU+AP各种芯片间的连动,也需要更多高带宽记忆(HBM)与驱动IC。春江水暖,上游的半导体设计与网络巨擘蠢蠢欲动,量产制造大厂不可能无动于衷。台湾电子六哥中,人工智能、服务器上颇有斩获的富士康、纬创、广达都展现出强势的成长动能,更有不少周边的IC设计公司希望在边缘运算上取得一席之地。我们可以笃定地说,在人工智能的大潮下,商机回温,但真正需要观察的理解未来10年是人工智能的新时代,自己企业的价值主张与策略目标。台积电的国际布局与核心客户转移2030年会是一个什麽样的世界呢?台积电资深副总裁张晓强最近在一场简报中指出,2030年时全世界的GDP总量将达145万亿美元,比2023年的104.5万亿美元,还要多出40万亿美元。而驱动全球经济成长原生的主要动能,将来自半导体。台积电估计,2030年时全球半导体市场将由2023年的5,230亿增加到1万亿美元,而背后支撑半导体市场的主力就是晶圆代工。台积电估计到2030年时,全球晶圆代工市场是2,500亿美元,如果台积电以现在60%的市占率估算,届时台积电的营收将达1,500亿美元,超过2023年693亿美元的营收不只1倍。张晓强又说,2030年时全球电子产品的市场规模是3万亿美元,而包括软硬件相关服务在内的IT市场商机更高达12万亿美元。我们很容易理解,从快递服务到车联网、智能制造、区块链、元宇宙与背后的大数据、云端服务,没有一样可以不依靠半导体的运算与储存数据的能力。对台积电这家遥遥领先竞争对手,且看好市场稳定成长的晶圆制造厂而言,继续关注先进制造能力、客户结构、产业生态系三大议题便可,各种细微的变化都是雕虫小技,无法动摇根本。对台积电而言,取得资源、专注制造的重要性,远比四处张望、寻找商机重要。这就说明了台积电为何偏向虎山行,继续在美日宣布新投资计划的关键。关键在于台积电已经「大到不能不倚赖他」,就算是制程、材料出现新的革命,客户也会找台积电寻求解方。在很多人都看衰美国新厂之际,台积电拿到「满意」的补贴与租税奖励条件,2030年以前全球的生产布局大致已经粗具轮廓,竞争者很难望其项背。台积电加速布局,与人工智能、网络巨擘自研芯片计划有关,布局远眺2030年的市场需求,那麽政府对这件事会有什麽样的看法?台积电的策略渐趋明朗,但为难的是台湾的政策!
在人工智能的新时代中转大人
从2024年3月开始,景气出现明显的回温,观察产业变化,除了倚赖分析师敏感的观察力,还可以透过电脑系统自动产出,进行数据的强连结与横向对比,更可以由人工智能做初步的判读。是的,我们面对愈来愈复杂的产业议题,但也可以用数据产出数据,搭配更有效率的AI工具掌握关键趋势,寻找超越人类思维能力所及的答案。在网络世界里,所有的问题都有答案,只是您如何定义问题而已!世界的改变,我们看到一体两面,新的挑战也可以创造更高的价值。孙子兵法说:「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所有的企业家、专业经理人得先从定义自家企业着手,然后寻找市场上的定位与策略定锚的基础。对台湾量产制造业而言,单纯制造的能力之外,在策略形成过程中,培养定义客户需求的能力将愈趋重要,亦即主动出击,「Demand creation」的能力将是显现B2B商机的致胜关键。《隐形冠军2.0》一书作者强调,供应商必须比客户更了解客户的需求,这是成为隐形冠军的基本要件。《虚拟新世界》这本探索元宇宙的新书中也提到,技术的探索固然重要,但以强韧的心理素质找到决策方向,更是我们在新世界里必须面对的关键课题。当我们读到日本首富柳井正说「经营者最大的风险是常识」时,这不仅是提醒我们对于纵向产品与技术规格须有更明确的理解,对于横向的跨业商机也要有定义需求的能力。在人工智能开始大量渗透我们的日常时,产业界将面对两种议题。第一,制造业者在整个产业转向的过程中,如何透过专业的论述与上下游连动,以争取在商机盘旋、拉锯的过程中有更高的胜算。对周边专业的服务业者而言,薪资可能占营收的一半,面对能做的事情愈来愈多,适任的人却愈来愈少,在薪资上涨、少子化的威胁下,利用电脑系统、数据赚钱,远比用人脑提供传统的服务更具价值。但过去不曾尝试累积数据的公司很难无中生有,传统的服务业者必将面对极为艰难的挑战。台积电远眺2030年的半导体世界,超狂的投资底气来自上游的GPU、NPU与应用处理器交错而成的商机,台积电甚至与Microchip合作40纳米制程,这个连逐渐成形的边缘运算都已经算计在战略布局内,是寡占市场中接近独占地位者的特权与远见。
首发的AI手机重视哪些议题呢?
「AI手机」的定义是可离线执行LLM模型,实现生成式AI功能的手机。手机受限于物理极限,在AI应用上专注于文字信息的提供、影像自动创建、语言实时翻译、个人助理等四大功能。以手机应用处理器为目标市场的高通(Qualcomm)、联发科,面对2024全年销售量上看1.47亿支的AI手机,当然不会等闲视之。除了传统的应用处理器供应商之外,在手机市场上领先群雄的苹果(Apple)、三星电子(Samsung Elecronics)都是自研芯片业者,而Google 也以Tensor G3的芯片应战。国内的OPPO、vivo与小米都是仰赖外部芯片,而三星、苹果、Google大多以自家需求为主,因此会以不同的市场定位做出AI功能上的调整。现在他们正努力强化CPU+GPU+NPU的功能,提高运算参数,并结合新时代的DRAM,提供更高带宽的存储器。各大手机厂或应用处理器供应商,市场定位明确,对象也有迹可寻,未来最大的变量可能是Google背后的Android阵营,Google推出的Gemini与Gemma功能,会带来多大的改变,也是大家关切的议题。整体而言,生成式的AI正从云走向端,边缘运算的商机浮现,业者必须面对软硬整合的挑战。这一波AI新浪潮来临时,能加速运算的GPU最受瞩目,参与的业者对整个生态系必须有一定的掌握与价值主张,从诸多变化中找到自家企业在整个生态系中的定位。在GPU的浪潮之后,云端服务业者(CSP)的自研芯片是新一波应该关注的焦点,而以ARM为基础的SoC规格如何升级,推论用的NPU或其他XPU在不同市场的经营也都值得留意。毫无疑问,这些新的芯片会从具规模的NB、手机开始渗透,下一个阶段是智能家庭、电动车与工业物联网的商机。至于大语言模型,Open AI、微软(Microsoft)、Google 与Meta的动向是指标,但进入边缘运算之后,各种针对分众市场的模型压缩将会是我们观察的重点。我在这些大的变化中隐约看到全球产业资源的重分配,这些大趋势的背后有国际经贸,甚至地缘政治的议题吗?美国高举大旗,而全世界的焦点也在市值上万亿美元的科技大腕身上,但国内拥有最大的数据库、明确的政府政策、可以忍受最低底线的成本,只要政府愿意支持,亏损都是全民共同承担。不同的社会管理机制、产业文化,将带来地缘政治在「战略断层带」上的国家,例如台湾、韩国、日本更大的冲击与压力。拥有半导体与供应链的台湾,是躬逢其盛,还是正在被推向战场,上帝不知道,AI也无法告诉我们!
从「云」到「端」,混合式AI正在形成
生成式AI必然会从以往高度仰赖数据中心的云服务,将部分具有隐私性、实时性的信息留在「端」的设备上处理。因此,搭载CPU+NPU的AI PC与AI手机,被塑造成可执行机敏运算,进行有效推论的终端设备,这也是现阶段我们看到终端设备的新商机。生成式语言模型 走向更快、更小、更准的新时代一开始生成式语言走的是大语言模型(LLM),2018年启用的GPT 1创造了风潮之后,整个大语言模型的世界风起云涌。之后的BERT、GPT 2、T5、Meena与Megatron、GPT 3等不同时代的更迭,激增的运算参数总量,背后是Open AI与微软(Microsoft)、Google之间的角力,而这是属于「云」层次的大语言模型之争。2021年之后,为了解决使用者的疑虑,更多公司推出针对专属应用的语言模型,诱使更多用户在分众领域与终端设备中启用人工智能的应用,这是边缘AI的源头,未来也还可能往电动车、工控应用推进。正在扩张中的人工智能大商机,也从最上游的晶圆制造厂,涌进最下游的终端设备、工控业。从短期商机来看,为解决GPU建构成本与耗能过高的问题,AI PC业者推出内建NPU的CPU平台,这种适合离线运算的大语言模型,总运算参数多数在100亿~300亿之间,这样的解决方案目前主要是由微软的Copolite主导,硬件制造厂、供应商扮演助攻的角色。在AI手机方面,已经有不少手机内建NPU,LLM的语言模型,参数量在10亿~100亿之间,目前手机应用处理器(AP)的供应商积极提高运算效能,但也必须克服存储器带宽的问题。面对这个快速成长的商机,微软Azure平台在2022年的11月推出免费版,让ChatGPT在两个月内累积了超过1亿的用户。之后在2023年的2月推出GPT-4 Plus,并以ChatGPT技术导入New Bing、Edge的应用,2023年9月推出M 365 Copolite,也预期新版的Windows会内建Copolite的功能。至于以AI PC为目标的两大CPU阵营,以英特尔、AMD主导的X86阵营,以及ARM阵营的高通(Qualcomm)、苹果(Apple)都在抢先布局,而用户端的则是惠普(HP)、戴尔(Dell)、宏碁、华硕等各种品牌业者。x86阵营的英特尔(Intel)使用自家Intel 4制程的Core Ultra处理器,而超微(AMD)则是倚赖台积电4纳米技术的Ryzen 8040,操作系统都是Windows OS。在ARM阵营方面,高通Snapdragon X Elite平台使用台积电4纳米制程,预计2024年下半推出。而苹果的M4则使用台积电第二代3纳米制程(N3E),这是苹果生态圈的专用处理器。据DIGITIMES估计,全球NB市场规模将从2023年的1.66亿台,增加到2024年的1.73亿台,其中AI NB的比重将达26%,也就是有4,500万台的NB装载新的处理器,并拥有推论的能力。在手机方面,预期2024年11.66亿支的手机市场中,有1.47亿支是具有推论功能的AI手机,比重是12.6%。短短一、两年之内,具AI功能的终端设备异军突起,上下游业者都希望分一杯羹,甚至往更远的电动车、工业应用发展,将成为下一波人工智能与云端服务的关键进展,而混合型的人工智能服务也将带来更多元的面向与商机。
高带宽存储器风云(三)产业生态样貌可能的变迁
在讨论HBM4标准界面对DRAM产业生态的冲击之前,让我们先回顾一下DRAM产业的现况。DRAM产业从2014年的20~22纳米制程,到2024年SK海力士(SK Hynix)跨入10纳米制程,整整花了10年的工夫。如果在过去摩尔定律还适用的年代,这样速度的制程进展只能算是前进2个时代节点,这是过去用3年时间就可以取得的成果。DRAM制程进展如此迟缓当然是因为DRAM物理特性所造成的限制:DRAM的记忆单元是电容,而电容值(capacitance)与电容面积成正比。在制程持续微缩过程中,电容面积理当会变小,因而电容能保持电荷—就是存储器单元中的信号—的时间会缩短,因此每次制程推进时,还要维持电容值不变,这就成了DRAM新制程研发时的最大梦靥。没有快速的制程推进,就无法在同一面积芯片上提高效能、持续快速的创造新价值。兼之DRAM进入1b、1a制程后,使用昂贵的EUV似乎无可避免,这让单位面积成本的下降更为艰难。如果制程快速推进无法成为芯片增加经济价值的手段,就得有其他增加价值的方式。譬如说,创造应用面的价值。目前DRAM在各类应用的标准界面相继出炉正是此一趋势的显现,从原先主流的DDR(Double Data Rate),再到适用于移动系统的LPDDR(Low Power DDR,节能)以及GDDR(Graphic DDR,宽频)、HBM(大容量、超宽频)等。也就是说,DRAM产品虽然还有统一的界面标准,但是产品市场正逐渐走向碎片化过程之中。产品市场分化的下一步就是定制化。定制化产品的供应与需求中间的关系是专买与专卖,因此可以很大程度的避开大宗商品(commodity)市场典型的周期性起伏状况。改变产业的生态样貌、藉以避免业务及财务的大幅震荡等,也许是这些想定制化HBM存储器公司的考量之一,特别是存储器市场现在正在经历为时不短的周期性价格低谷时期。但是市场开始分割细碎后,规模经济的威力也会跟着降低。原先DRAM市场由3家大公司寡头垄断的局面也可能会因之改变。原先DRAM产业的进入壁垒主要是规模经济以及先进制程相关的专利障碍。但是现在DRAM制程演进迟缓,兼之有许多小生态区开始出现,可以提供小公司的牛油与面包,寡头垄断的市场生态有可能变化。这也许部分解释SK海力士目前技术的想法。HBM4存储器的堆叠部分仍然可能选择统一的标准界面,在设计及生产上仍能大致维持规模经济的効力;定制化的任务就局限于底层的逻辑芯片。这样的安排大致能维持规模经济与定制化的均衡,获取最大利益。只是产业的产品界面标准存在的前提,是所有产业中生产产品的公司以及产品使用者愿意共同遵守。如果有些公司选择专有界面,便无业界统一的界面标准。无论如何,这是2025年就应该会有答案的,而其结果将牵动DRAM产业的生态样貌。
生成式AI带来的边缘运算新赛局
大势所趋,网络巨擘建构完整的产业生态系,让生成式AI在整个转折过程中处于枢纽地位,而这些网络巨擘从「云走向端」也是必然的趋势。过去,终端设备只是连结用户云端服务的界面而已,人们使用传统的手机、电脑,将各种问题抛到数据中心获得适当的解答。但所有的用户都忧心自己的提问成为网络巨擘训练数据中心的养分,用户从客户隐私到传输的延迟都有疑虑。在用户修正使用行为的过程中,边缘运算是最快受惠的族群,这也与台湾传统的优势息息相关。无论是AI PC或AI手机,都是第一波验证边缘运算的重要机制,台商为主的制造体系或许不是主要的获利环节,但其他新兴国家也很难抗衡。台商无怨无悔地全力投入,加上台积电「让竞争者看不到车尾灯」的竞争策略,生产制造的学习曲线反倒成为拉大领先差距的关键要素。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本隐身在后的台系供应链因为台积电突出的表现,以及了解台系供应链价值的NVIDIA因时而生,台湾在人工智能的新时代,必然会从隐身幕后的推手,变成协助科技大腕建构全球供应链的关键夥伴。就像不久之前频发的地震一样,当大地动能累积到一定程度时,适当地释放能量是最好的解决方案。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之后,台商睥睨全球的OEM制造体系无法安于台湾的土地、人才条件,往国内移动是释放能量的选择,否则台商不会有今天的经济规模。现在这一波的人工智能大潮,加上美中贸易摩擦,台湾似乎又到了选择的时刻。过去政府是心不甘、情不愿地放手台商到国内设厂,现在面对的是越南、泰国、印度、墨西哥,甚至捷克、波兰的新选择,台湾会主动拟定战略,还是让厂商各自寻找生路呢?市值动辄上万亿美元的科技大厂,过去只关注局限于服务核心客群的议题,但现在更期待「整合+垄断」,他们正在重塑品牌定位,背后的台商是可以快速回应技术更替,建构超前供应链的关键夥伴。以代工为主的台商一如既往,仍然是「无害的夥伴」,也预告未来10年将是台湾的黄金十年。
硬件供应链的核心价值再次被肯定
为维持NVIDIA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导地位,NVIDIA除了以CUDA软件掌握核心价值之外,因身上有台湾DNA,也不断地强调其与台湾、台积电的渊源,另在实务上NVIDIA甚至还掌握了服务器供应链的核心环节。以H100的芯片为例,DIGITIMES在一年多前报导NVIDIA向SK海力士(SK Hynix)直接采购HBM存储器的新闻,当时的市场需求让我们知道「something different」,但不足以让我们深度理解背后的情境。NVIDIA以H100 PCIe的模块卖给各大服务器品牌与云端服务业者,这是我们常见的OEM模式。之后我们开始追踪NVIDIA以PG 520 PCB的型号将主机板打板的工作交给富士康,整个系统的组装交给纬创。NVIDIA以自己的品牌DGX System销售到市场,甚至以DGX Cloud Service 的服务模式提供给微软(Microsoft)、甲骨文(Oracle)这些大型系统软件业者,并量身定做品牌服务工作。NVIDIA提供一条龙的服务,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差异化的软件与硬件架构供客户选择。在上游的台积电供应不足的情况下,NVIDIA在不同环节有更高的主导权,也让其他竞争者望而生叹。谁在人工智能的地图与客户的雷达上?毫无疑问,在各种战略配套下,就像台积电在晶圆代工业的实力一样,NVIDIA建构了AI生态系的深沟高垒,竞争者很难越雷池一步。那麽这些深沟高垒到底包括什麽?我们必须了解过去英特尔(Intel)、微软、苹果(Apple)创造的模式,也许不会在短期内被推翻,但毋庸置疑的这些传统运作模式正在被改变,影响力也在削弱中。从前科技巨擘会先掌握发展平台,这个平台会与用户共构、发展,一旦到了规模之后,特别是针对企业用户的需求连结云端的服务。这种经营逻辑之下,代工厂照表操课,除台积电先期布局次时代技术的能力之外,多数供应链的厂商只是陪衬的角色,而品牌商的价值也在式微。这完全是符合资本主义、美式、西方成功企业的经营逻辑,甚至可以说,AI新时代的特色就是垄断!但拥有亚洲人DNA的NVIDIA大不同,黄仁勳动辄强调NVIDIA与台积电的关系,而一年跑台湾三、四次的频率,也是世界级企业领袖罕见的例子。我相信他不是回台湾吃麻花卷或眷村菜,他回台湾是绑桩来的。除台积电之外,黄仁勳需要富士康、纬创、技嘉这些重量级的制造大厂,确保整个供应链可以与他的总体战略相匹配,而这个系统短期内很难出现在其他的国家。强大如苹果、微软、亚马逊(Amazon)、Google这些公司,在台湾都有强大的团队,但NVIDIA绝对是极少数真正理解台湾优势,并且真正将供应链整合在自家经营架构中的超重量级企业。
AI服务器与传统服务器有极大差异
在人工智能(AI)的大热潮中,NVIDIA如何一枝独秀,我们可以先从服务器的成本结构看起。传统x86的服务器总成本略微超过1万美元,但搭载8颗GPU的NVIDIA DGX H100系统,总成本将近27万美元,两者之间价差相距甚远。不仅英特尔(Intel)的市值被NVIDIA超越,现在连营业额都输给NVIDIA,NVIDIA更超越台积电、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成为全球营业额最大的半导体厂商。NVIDIA的领先优势,从台积电、SK海力士(SK Hynix)两大供应商的营收也可以看得出来。在台积电有3纳米、4/5纳米、7纳米几个主要的先进制程,4/5纳米主要便是供应NVIDIA的GPU之用。在2024年第1季台积电各制程比重变化中可以得知,当专攻3纳米的iPhone出货走过旺季之后,交货给NVIDIA的4/5纳米制程成为台积电一枝独秀的时代。为满足NVIDIA的需要,原本计划落脚在铜锣的CoWos先进封测厂搬迁到嘉义,而CoWos的月产能预期也将从2023年的1.3万片,暴增到2024年的3.8万片与2025年的7.6万片。在存储器方面,过去几年三星DRAM部门的营收都是SK海力士的1.5倍左右,但NVIDIA最主要的合作夥伴是2015年率先量产HBM的SK海力士。在景气转变的2023年第4季,三星存储器部门(DRAM+NAND)营收成长率是33%,但SK海力士的DRAM部门成长率高达65%。事实上,从2023年第2季开始,SK海力士的DRAM营收便超过三星,关键就是与NVIDIA合作的HBM存储器。为满足HBM市场的商机,SK海力士的M15与M17工厂都调整扩厂结构与节奏,希望能快速扩张HBM产能,以满足高端服务器市场的需求。台积电魏哲家也说2028年时,AI服务器芯片的需求将贡献台积电20%的营收,显示NVIDIA的两大供应商都在财报中看好高端服务器的商机。2020~2022这三年间,全世界半导体厂商的排名依序是英特尔、三星与SK海力士,在以自己的品牌在市场上销售半导体的公司中,NVIDIA通常只能排名第六、第七。但市场从2023年起开始翻转,以制造服务取胜的台积电在上半年超越所有的半导体品牌厂,成为全球第一大半导体公司。下半年的NVIDIA更猛,2023年四个季度的营收分别为71亿美元、135亿美元、181亿与221亿美元。第1季与第4季的营收差距多达3倍,可以想像十倍速的时代正在发生,能尽快挪动资源的公司将成为市场上最大的赢家。风行草偃,我们看到围绕在NVIDIA四周的科技公司,都深怕错过这一波大潮。根据DIGITIMES汇整的预测数据,企业市值名列前茅的大公司中,微软(Microsoft)、苹果(Apple)、亚马逊(Amazon)、Google、三星是年营收超过2,000亿美元的超重量级公司,NVIDIA、Meta与Tesla也有1,000亿美元以上的规模。但在市值排名前12大的公司中,NVIDIA与台积电的净利率分别达到52.2%、37.2%,过去的霸主英特尔却只剩下4.6%。从营收与获利结构中,我们看到了时代的更替,AI主导的时代已经再明显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