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 Book
科技網
未來車供應鏈
蘋果供應鏈
產業
區域
議題
觀點
每日椽真
商情
AI EXPO
Taiwan
SEMICON
Research
AI晶片
Special Report
Special Report
車用零組件
HPC關鍵零組件
邊緣運算
化合物/
功率半導體
Green Tech
EV Focus
新興科技
亞洲供應鏈
智慧製造
智慧家庭
物聯網
寬頻與無線
B5G及垂直應用
Cloud
AI Focus
電腦運算
伺服器
行動裝置與應用
智慧穿戴
CarTech
IC製造
IC設計
顯示科技與應用
全球產業數據
椽經閣
首頁
Colley & Friends
作者群
活動家
首頁
DIGITIMES 主辦
智慧應用
雲端 & 資安
產品 & 研發
AI & 創新
其他
影音
TECH
EV
ASIA
INNOVATIONS
RESEARCH
OPINIONS
BIZ FOCUS
EVENT+
首頁
Colley & Friends
作者群
D Book
DIGITIMES
首頁
矽島.春秋
未來車供應鏈
蘋果供應鏈
產業九宮格
科技椽送門
展會
影音
科技網
首頁
未來車供應鏈
蘋果供應鏈
產業
區域
議題
觀點
每日椽真
商情
AI EXPO
Taiwan
SEMICON
Research
AI晶片
Special Report
Special Report
車用零組件
HPC關鍵零組件
邊緣運算
化合物/
功率半導體
Green Tech
EV Focus
新興科技
亞洲供應鏈
智慧製造
智慧家庭
物聯網
寬頻與無線
B5G及垂直應用
Cloud
AI Focus
電腦運算
伺服器
行動裝置與應用
智慧穿戴
CarTech
IC製造
IC設計
顯示科技與應用
全球產業數據
椽經閣
首頁
Colley & Friends
作者群
活動家
首頁
DIGITIMES 主辦
智慧應用
雲端 & 資安
產品 & 研發
AI & 創新
其他
影音
TECH
EV
ASIA
INNOVATIONS
RESEARCH
OPINIONS
BIZ FOCUS
EVENT+
D Book
林育中
DIGITIMES顧問
現為DIGITIMES顧問,台灣量子電腦暨資訊科技協會常務監事。1988年獲物理學博士學位,任教於國立中央大學,後轉往科技產業發展。曾任茂德科技董事及副總、普天茂德科技總經理、康帝科技總經理等職位。曾於 Taiwan Semicon 任諮詢委員,主持黃光論壇。2001~2002年獲選為台灣半導體產業協會監事、監事長。
比特幣十年回顧
比特幣自2009年問世,迄今近10年,目前的評價毀譽參半,但是已經開始影響這個世界的運作。
2018-05-03
矽光子的技術突破-從中興通訊面臨的困局談起
中興通訊(ZTE)被美國宣布制裁後,多家中興的美國供應商名字浮現在新聞,較為人熟悉的是半導體供應商如英特爾(Intel)、高通(Qualcomm)、美光(Micron)等和軟體供應商如Google,較不為人知悉的如Lumentum、Oclaro(Lumentum在3月併購Oclaro)和Acacia,後面的這一群多是光通訊零件和模組廠商。
2018-04-26
人工智慧與人形機器人
機器人(robot)由於語言上可能的歧義,常常帶來多層次的誤解。最常見的誤解是與人工智慧的連結。雖然在維基百科關於robotics這一詞條中的確有人工智慧的敘述,但是機器人與人工智慧的真正連結是21世紀後的事;應用狹義人工智慧的技術於機器人,更是最近幾年的事。像是商業應用最成熟的生產製造機器人與執行危險任務的機器人-如拆彈機器人,過去人工智慧的成份相當稀薄。
2018-04-19
矽光子晶片需求時點漸現
矽晶電子微縮逐漸趨於緩步,眼前面臨的問題除了逼近物理尺度極限外,還有功耗發熱的大問題。逼近物理極限尺度的問題只能訴諸於材料科學的進展-譬如二維材料;另一方面,功耗發熱的問題其實困擾半導體已久,只是於今尤烈。
2018-04-12
半導體先進製程研發與二維材料
在剛過去的CSTIC2018會議上,FinFET的發明者胡正明教授發表了題為《Will Scaling End?What Then?》的演講。先說他的結論:1.製程微縮會變得緩慢。2.成本-功耗-速度會由創新的方式來改善。3. IC產業因要滿足世界對智慧科技的渴求還會持續成長。1和3的理由比較容易想像:製程的進展已接近物理極限,一個原子只比0.1nm大一點,3nm不過只是20幾個原子,而且有些複雜一點的化合物,譬如可能用在SOT (Spin-Orbit Torque) MRAM的拓樸絕緣體(topological insulator) Bi2Se3,一個單元細胞就有6nm厚,說製程已經逼近物理極限一點也不為過;人工智慧晶片與大量機器學習所需的記憶體正是驅動這兩年半導體邁向新高的動力,而且勢頭方興未艾。
2018-03-29
量子電腦的應用
最近Google發表了72位元量子電腦Bristlecone,科技新聞多加了量子霸權(quantum supremacy)的註腳。量子霸權一語有點誤導,量子計算只在特定的演算問題BQP(Bounded error, Quantum, Polynomial time)上相對於2進位von Neumann架構傳統電腦有優勢,而且在有些問題的優勢只是平方倍(quadratic),有些才是指數倍(exponential)的優勢。但無論如何,量子電腦在BQP問題上有優勢是沒有疑義的,這也定義出量子電腦的應用方向。
2018-03-22
MRAM發展的震撼彈
年初在《Nature communication》上日本東北大學大野英男(Hideo Ohno)教授的團隊發表一篇關於MRAM磁各向異性能(MAE;Magnetic Anisotropy Energy)的論文,對整個半導體業丟了一個震憾彈。大野英男是MRAM領域的前驅人物,現在仍然活躍在研究的最前沿。已進入量產工藝的垂直自旋轉矩移轉磁性隨機存取記憶體(pSTT MRAM)就是由他們團隊最先展示的。
2018-03-15
基因組編輯發展現狀與可能應用
基因治療(gene therapy)自從基因組編輯(genome editing)技術出現後取得快速進展,原先基因治療有如散彈槍般碎片四散可能傷及無辜,也可能因命中率低而功效甚微;基因組編輯利用引導序列(guide sequence)可以將一段基因從一特定位址精確的擊出(knock out)或擊入(knock in)以達到治療的目的。
2018-03-08
比特幣的美麗與哀愁
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化名,此人目前身份仍未明[1])於2008年10月提出著名的“Bitcoin: 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比特幣概念提議,隔年1月3日第一個區塊鏈誕生,公開碼也於同年發佈,比特幣焉然問世,這也是區塊鏈技術的發軔。
2018-03-01
神經形態晶片初試啼聲
AI晶片的競爭自2015已經逐漸進入白熱化,但是今年在此領域最引人注目的進展卻是過去較少人知曉的神經形態晶片(neuromorphic chip),包括Intel在CES展示的Loihi以及MIT Jeehwan Kim團隊在《Nature Materials》發表的epiRAM方案。
2018-02-08
訂閱椽經閣電子報
新文章上刊時發送,提供您DIGITIMES專家及顧問群的最新觀點、見解。
推薦活動
硬體資安白皮書
邦博士快訊
熱門報導
Edge AI產業來了嗎?
台灣量子電腦的發展策略
資通訊工程師的職涯思考
台灣電子製造服務業養成記:PC、手機、AI伺服器以及與半導體的深度結合
院長說院史(1):台灣第一座國立資訊學院
<<
18
19
20
21
22
>>
智慧應用
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