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能源部公布自2008年至2022年以来,电动车电池的价格下降89%。降价的2个主要原因是因为量产以及电池技术的进步。
量产的驱动力来自于电动汽车量的增加,而规模经济的效果自不待言。
技术的进步值得一提,其中研究主轴自然是材料,但范围包含广泛的电化学、电极材料、电解液、催化剂、机构、监控等。在这统计的14年中,不仅纳米科技一日千里,容许工程人员对微小物质的操控,而且这段时间也是材料科学成长出新的研发臂膀期间,理论的新手段如第一原理计算(first principles calculation)、机器学习乃至量子运算等,纷纷被应用到电池材料的研发。
这些手段在进入实验之前,可先预测目标材料种类及特徵参数,实验结果往往也与预测相近,这些开发手段的改变大幅缩短开发时程、降低开发的经费。
掌握这些新研发方法,乃电池研发竞争的主轴之一。
车用电池发展与注重企业ESG的年代也重叠,因此企业经营必须将整个生态环境计入经营考量,企业再无外部成本可言。锂离子电池中使用较多的锂、镍、钴等金属,如果按照目前的使用效率及市场成长估算,目前已知的矿藏量可能在10年后告罄,所以分级使用以及资源回收势在必行。譬如电动车电池在充电率降至90%之后,经厂商修整再移至再生能源当储能设备使用,最终进入资源回收的循环。
电动车电池一直存在着地缘政治的议题,主要原因是电池是电动汽车的核心,而国内掌握全世界60%电池组制造,高度集中的比例在今日地缘政治的环境下,令人担忧电动车电池也会被用来做为战略杠杆工具。
笔者有几个理由,认为这是过虑了。
第一个原因是原材料。世界的锂矿藏大部份在南美洲三国:玻利维亚、阿根廷、以及智利,其次是澳大利亚。
国内有70%的原材料依赖进口,但是国内对于矿藏本身可能拥有部分所有权。如果锂离子电池一旦升级为战略物资,各国普遍有政府可以徵用的法令,启动杠杆战略的可能,国内自己先反受其害。
第二个理由是国内虽然电池组产量占全世界60%,但是电动车产量亦占50%以上,而且上升势头甚猛,譬如2022的出口辆数就较2021的多1倍。
在自己使用供需略近平衡的状况下—而且电池成本目前占电动车成本近40%,本身价值不菲—将电动车电池当成战略杠杆武器使用是不切实际的。一旦供应链重组,国内自己受伤害的机率很大。
第三是新电池的发展仍然在持续发展之中,锂离子电池未来是否仍然是主流产品仍在未定之天,这也是各界关注电池产业发展的焦点。
近期趋势是重回钠离子电池。虽然钠离子电池因为钠的原子序较大,其比能量目前处于100~150 Wh/kg,仍然略逊于锂离子电池的120~180 Wh/kg,但是其原材料价格便宜甚多:碳酸钠(sodium carbonate)每吨就300美元上下,而碳酸锂(lithium carbonate)2月价格略低于50万美元。二者价格有上百倍的差距。
钠离子电池还有其它的功能性优点:可以在较低的温度工作,也没有过放电(overdischarge)的问题(锂电池电力完全用完时负极可能受损);钠离子电池的导电率也较高,所以比功率、充电速度也较高。另外,钠离子电池在短路时升温较锂离子电池慢,相对较安全。
锂离子电池的负极(anode)通常是石墨(graphite),正极(cathode)常用钴酸锂(lithium cobalt oxide);钠离子电池要复杂得多。负极因钠离子较大,没办法嵌入石墨中,必须用硬碳(hard carbon),而硬碳价格很高,一吨在十数万美金之谱,这降低了钠原材料的成本优势;而正极材料亦较钴酸锂要复杂得多。
即便有这些工程的挑战,预计今年(2023年)钠离子电池会进入量产,而锂离子电池下半年可能会产能过剩。电动车产业从锂离子电池迈向钠/锂离子混合电池的过程正在发生之中。
在更长远的未来,氢燃料电池(hydrogen fuel battery)—如果可以解决工程问题的话—是更理想的电池产品:原料氢和氧都没有储藏量的问题,而使用后的产物是水,也无环境污染和回收的问题。
因为有这些可能的技术急转弯的新产品,以锂离子电池当成战略杠杆物资的机率并不高。毋怪乎有些大的传统汽车厂能气定神间的在一旁静观,没有加入锂离子电池的竞争。目前只是初发韧期,所以电动车电池目前还没有统一规格,一切有待观察。
延伸报导电动车电池(一):材料演变与应用型态
现为DIGITIMES顾问,1988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任教于中央大学,后转往科技产业发展。曾任茂德科技董事及副总、普天茂德科技总经理、康帝科技总经理等职位。曾于 Taiwan Semicon 任谘询委员,主持黄光论坛。2001~2002 获选为台湾半导体产业协会监事、监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