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Amazon)创始人贝佐斯(Jeff Bezos)在2004年,就禁止公司内的简报或提案使用Powerpoint,改为6页的书面备忘录。而会议是以30分钟的无声会议当作开场,每个人都得认真的研读这6页的备忘录,提案内容要涵盖新服务的机制,提供客户及供应商的价值,以及相关财务、收益预测,还有风险及退场时机等。然后再开始讨论,通过后就会给一笔预算,开始招兵买马,建立新创团队。同时备忘录不会列出撰写者的名字,因为这一定是团队合作的结果。
Powerpoint几乎是现在上班族及校园内必备的工具,但是它最大的问题是实在太方便了。因为它能够让使用者在很短的时间内,将异常丰富的数据,包括在网络上所撷取的,给呈现出来,就如同是速食快餐与满汉全席的合体。因为是速食快餐,所以论述过程应有的起承转合,往往会被忽略;又因为是满汉全席,听众在倾巢而出的信息下,往往囫囵吞枣,不知身在何处。
相较于做投影片,在撰写提案备忘录的过程,所需耗费的时间与精力是艰钜的,因为撰写者必须对所要表达的内容有充分的理解,在逻辑思考要能够经得起考验,同时得兼顾听众是否能跟上而产生共鸣,毕竟是由会议中的听众决定提案是否通过。而一开始30分钟的无声会议,更是对撰写者或团队最大的精神磨练。
哈佛商学院最有名的就是个案教学(case study),10多年前我曾在那进修了8周,研读超过100个个案,内容包罗了组织行为、决策分析、商业模式、财务评估,甚至政府效能。每一个案数据都钜细靡遗提供事件的起因、人事物背景、发展过程,以及最后呈现的数据及结局。个案除了文字说明外,还辅以图表。我们在上课前,都需详细阅读,并作小组讨论。教授上课一开始就不断地针对个案,做问题提问,听取学生的意见,一层一层地讨论下去,最后做结论。所以一个个案下来,比起教授用Powerpoint教学方式,深刻了许多;而教授们撰写一个个案,要花上好几个月的时间。
亚马逊的创新也表现在其他的地方。贝佐斯在每年给股东的信函中,总是以「今天仍是第一天」作为收尾,彰显其不忘初衷的创新理念。曾有员工问到,那第二天会如何?他回答第二天就停滞不前、无足轻重,接着走下坡,一命呜呼了。
亚马逊的诸多创新产品中,如网络购书、Kindle电子书,或是Echo智能音箱,在推出不到2年,市面上就会有跟随者的产品相继推出。但是亚马逊的云端运算服务(AWS),在2006年推出的时候,却足足有7年的时间,市场上没有相似的竞争者,如今AWS贡献了亚马逊超过一半的获利。
亚马逊是以网络在线购物的平台为核心,也因此需要相当网络后端的支持,包括内部的数据中心及运算服务。所以就思考到也一定会有公司也需要类似的服务,与其各公司自建一套系统,不如由亚马逊扩充现在已有的基础,成立专为其他公司提供云端服务的AWS。其厉害之处就是能将会计报表中原本的支出项,转而为收入项,这也是亚马逊的另类创新,而这些都与6页的备忘录有关。
1994年当时贝佐斯还在华尔街的投资银行工作,网络才刚兴起,但他发觉到网络初期发展的速度十分惊人,因而深信未来网络会是一股巨大的力量,改变现有的商业行为。基于此他离开了华尔街,到西雅图创立了亚马逊,开始在网络上销售书籍。
就如同英特尔(Intel)创始人摩尔(Gordon Moore),在1965年就预测集成电路的元件密度,每年会以2倍的速度增加,后修正为18个月,这就是纵横集成电路发展超过50年的摩尔定律;然而集成电路却是在1958年,才在实验室展示出来。贝佐斯与摩尔这种观微知着的洞悉能力,不是一般人所拥有的。
1994年创立,20多年来还把每天当作第一天来看待,持续的创新。这就是亚马逊。
曾任中央大学电机系教授及系主任,后担任工研院电子光电所副所长及所长,2013年起投身产业界,曾担任汉民科技策略长、汉磊科技总经理及汉磊投资控股公司C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