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白宫的国家安全及经济两个委员会,日前共同发表攸关美国未来竞争力的产业链报告,内容涵盖了半导体、大容量电池、关键矿物及材料与生医制药这四大领域。半导体供应链是相当的复杂且国际化,据统计,要能做到最终产品给客户,半导体IC就得在不同的国界上,走过七十回。
美国与国内两大世界强权,其所发表的计划或报告都是有相当的针对性。白宫这份半导体报告,就产业竞争的角度而言,明显是冲着国内而来。国内在第一期的国家半导体基金投入了210亿美元,第二期又准备投入290亿美元的资源。而地方政府的投入,预估在2015~2025年间约为1,450亿美元。这些资金的投入,对美国产生了巨大的威胁。国内在十三五计划中,提出了「国内制造2025」,提出在半导体领域的自制率在2025年要达到70%,但是在2020年却仍只有16%。
美国仍占据重要地位
白宫的这份报告详细地分析了现今半导体产业链在美国的生态,报告中多次使用「韧性(resilience)」一词,但用闽南语讲的「打断筋骨颠倒勇」来形容美国现行的半导体产业链,反而更为贴切。事实上除了晶圆制造及先进的封装技术外,美国在其他主要领域依然是领先的。
以半导体终端产品IC来说,美国仍执世界的牛耳。其中属于逻辑IC的个人电脑CPU、GPU、FPGA几乎被美国企业囊括了所有的市场;在手机所使用的CPU,高通(Qualcomm)与苹果(Apple)也占了40%的市场。存储器IC主要生产国是韩国,但是美国也大约占有30%的比例。模拟IC是美国为首,与欧洲及日本共享的天下。在产业链的上游,EDA软件几乎是美国的天下;设备制造业美国产值占42%,日本为31%,荷兰为19%。
美国在九十年代的半导体晶圆制造曾高达全球的36%,如今仅占12%,低于台湾20%、韩国的19%、日本的17%以及国内的16%。而小于10纳米的先进制程在美国本土是零。美国的IC设计公司在先进制程上需要仰赖台积电,而在成熟制程上又得靠国内的晶圆代工厂,这是最令美国政府担忧的。至于封装及测试业,美国本土的产值仅占3%。
现今盖一座5纳米的晶圆厂需要120亿美元,而3纳米则需高达200亿美元的资金。在美国设立一先进的晶圆厂,其最大的挑战在于成本,以营运十年所需的成本,相较于台湾及韩国会多30%,于国内会多50%,这其中的差距有一半是来自于政府的补助及税务上的奖励。
提前摇醒巨人的国内
报告中另一个重点在于美国的国防暨航空产业,这在美国是一个庞大的产业,年产值超过9,000亿美元,是全球半导体产值的两倍。基于国家安全的考量,这个领域所使用的芯片,大都在美国本土生产,使用的是成熟甚至技术落后,且不具成本效益的晶圆厂。
在尖端武器系统上,的确需要先进的半导体制程,但是因为国防芯片的需求是少量多样,无法花费3亿美元开个7纳米的光罩,或5亿美元一个5纳米的光罩。因此以国家安全的策略来扶植先进制程的晶圆厂,是件刻不容缓的事,这也是英特尔(Intel)会愿意花费200亿美元,盖两座晶圆代工厂的主要原因吧。
报告中也再三提到人才的欠缺,台积电董事长刘德音在接受美国CBS专访中,就特别提出希望美国大学能持续培养半导体专业人才。目前美国大学工程类硕士以上学位,外国学生占一半以上。同时报告中也建议拜登政府,在美国贸易代表署成立专案小组,积极调查任何不公平贸易行为,影响到美国的供应链。也建议结合美国相关部会,长期监控供应链的供需并收集数据,以避免断链的发生。
综观这次白宫的百日报告中,在半导体领域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以国家安全、美国制造以及国内威胁为主轴,为政府所主导并资助的半导体产业政策做说帖及背书。美国国会两党也随即通过了《美国创新与竞争法》,在五年内要投入2,000亿美元在科技相关领域的研发,其中半导体的制造就占了520亿美元。美国政府上一回对半导体大规模的资助,是在1987年与14家业者成立半导体制造技术联盟(SEMATECH)做制程技术的研发,由国防部出资5亿美元,当时的竞争对手是日本的半导体业。
美国是个会深刻反省以及巩固领先地位的国家,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制造一度是世界第一,几乎打垮了美国的汽车业及钢铁业,以及之后的半导体产业。九十年代后期开始,美国在创新及新科技的引领下,重新取得话语权。
如果我们以半导体领域最重要的国际会议ISSCC来看,美国仍是诸多创新与突破的佼佼者。国内近来动作频频,已不若邓小平以及之后的几位国家领导人般的韬光养晦,国内在羽翼未丰时就摇醒了美国这位巨人,实操之过急。然而现阶段世上谁也无法撼动美国的实力与决心,以及美国在未来在科技及产业领先的地位。
曾任中央大学电机系教授及系主任,后担任工研院电子光电所副所长及所长,2013年起投身产业界,曾担任汉民科技策略长、汉磊科技总经理及汉磊投资控股公司C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