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应用 影音
工研院
ST Microsite

大提琴女郎启发的信息梦

1983年大学毕业后,我被分发到龙潭山仔顶的「陆军通信电子信息学校」(陆军通校)当兵。陆军通校有一部DEC VAX750迷你计算机,可以跑C语言。这是我首度接触迷你计算机。

那段日子,我很喜欢写递回程序(Recursive Program),简单写几行C指令,就会让迷你计算机跑得不亦乐乎。例如要算n的阶层(n!),只要写一个功能程序factorial(n),跑两行指令即可:

if (n <= 1) return 1;

else return n * factorial(n-1);

当兵时期开始读演算法相关书籍,沉迷于迪科斯彻(Edsger Dijkstra)的最短路径(Shortest-Path Algorithm)演算法。此公当年写出第一个ALGOL 60编译器,工作期间决心在完成前不刮胡子,6周完工后发现留胡子也不错,就一直留着。1990年代初期,我有幸和迪科斯彻讨论,觉得他做事相当严谨。迪科斯彻给我很多建议,我至今受益不尽。

1985年,我观看一部电影《Electric Dreams》的录影带,对信息应用产生很深刻的印象。我被片中麦德森(Virginia Madsen)所扮演的大提琴女郎迷住,尤其是她和电脑合奏乐曲那四分钟片段,将庸俗的电脑合成音乐和优雅的大提琴演奏巧妙结合。这个片段我观看不下千次,最后VHS录影带断裂。读者诸君可在网络查找引擎键入「The Duel Scene - Electric Dreams Movie」免费观看这个片段。麦德森在本片扮演的女郎形象清纯,和她后来几部影片的蛇蠍美女角色迥然不同。

《Electric Dreams》提出许多电脑应用服务,也暗示电脑应用并非万能。例如主角以电脑控制家电,以为很便利,后来却深受其苦。这些剧情在我心中植入许多想法,影响到我后来手机控制家电用具,及手机音乐的研究。不过有些影评给这个片子的分数并不高。这部影片让我对人工智能(AI)有点概念,也认识了旻斯基(Marvin Minsky)这位人工智能大师。此公神力惊人,多才多艺,在1957年时提出共焦显微术的概念,但由于当时缺乏适当的光源与数据处理的能力,使得这一创见仍停留在纯理论之阶段。雷射技术成熟后,他的理论才在1987年作出实用产品。

大学时代我就梦想能有机会写电脑程序,很幸运地在当兵时又能接触到电脑,看了《Electric Dreams》这部电影后,有机会见识了旻斯基的研究,更坚定我追求的信息梦,直到今日。

林一平手绘之麦德森。林一平提供
林一平手绘之旻斯基。林一平提供

现为国立阳明交通大学资工系终身讲座教授暨华邦电子讲座,曾任科技部次长,为ACM Fellow、IEEE Fellow、AAAS Fellow及IET Fellow。研究兴趣为物联网、移动计算及系统模拟,发展出一套物联网系统IoTtalk,广泛应用于智能农业、智能教育、智能校园等领域/场域。兴趣多元,喜好艺术、绘画、写作,遨游于科技与人文间自得其乐,着有<闪文集>、<大桥骤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