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因为2019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尤其在亚洲的扩散,大家人心惶惶,人与人的距离,越来越远。这让我想到,电话的问候,让人们的距离缩短。
由于电话服务的便利,在19世纪末期,电话网络很快就遍布全球。而打电话的起头语影响了世界各地的问候习惯。在《林一平专栏》,我曾提到,早期欧美打电话到总机,起头都会说「Hello Central」。第一次大战时大兵打给总机小姐会说「Hello Girl」。电话服务扩散到亚洲后,除了「Hello」,东方各自有其民族特色的问候语。例如在日本打电话,起头会说「摩西、摩西」(もしもし) 。
我们老中则是说「喂」(拉长音)。其实国内大陆古代问候语是「唱喏」。《水浒传》中人物一见面,常会「唱大大一个肥喏」。顾野王的《玉篇》说: 「喏,敬言也。」如何「敬」法,实在是莫宰羊。陆游的《老学庵笔记》说多人唱喏如「一群白项鸟,但闻哑哑声」,好像不太好听。到了元朝,蒙古人不太讲礼貌,唱喏就失传啦。
国内末代皇帝溥仪(1906-1967)使用电话的起头问候语最为有趣。我读溥仪的回忆录,上头写着1921年,溥仪15岁,因为好奇,要求内务府在紫禁城的养心殿给他安装一具电话。溥仪第一通电话打给京剧名角杨小楼,他学京剧里的道白腔调,拉起嗓子念道:「来者可是杨—小—楼啊?」对方哈哈大笑问:「您是谁呀?」溥仪连忙把电话挂上。溥仪后来也用电话,约见了「白话文运动」的主将胡适。
经由电话应用以西方世界的推广为主,因此「Hello」一字仍然使用最普遍,已成为友好的问候语。1973年秋天埃及(Egypt)和以色列(Israel)严重冲突,引起世人的省思,决定将11月 21日订为世界哈罗日(World Hello Day),希望解决事情时能以沟通来取代冲突,这不也是通信的主要目的吗? 而以「Hello」为名的着名商品,则非「Hello Kitty」莫属,给人活泼及快乐的形象。
现为国立阳明交通大学资工系终身讲座教授暨华邦电子讲座,曾任科技部次长,为ACM Fellow、IEEE Fellow、AAAS Fellow及IET Fellow。研究兴趣为物联网、移动计算及系统模拟,发展出一套物联网系统IoTtalk,广泛应用于智能农业、智能教育、智能校园等领域/场域。兴趣多元,喜好艺术、绘画、写作,遨游于科技与人文间自得其乐,着有<闪文集>、<大桥骤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