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应用 影音
Microchip
ST Microsite

Tesla减少碳化矽用量 替代方案有解

Tesla宣告降低碳化矽元件用量,引发功率半导体市场的震撼。

近期外电及本地媒体大幅报导Tesla宣告将减少电动车中碳化矽(SiC)元件的使用量,并造成了几家SiC供应商顿时股票大跌,包括Wolfspeed、意法(STM)、安森美(Onsemi)及英飞凌(Infineon)等。

接下来随即即有专家开始讨论,Tesla是如何达到减少75%的SiC用量?半导体功率元件跟摩尔定律最大的不同在于,IC每进入一个新的制程节点,面积就会缩小一半,功率元件远远做不到。

于是就有不同的组合被提出来,包括由原先的平面式(planar)SiC MOS晶体管,改为先进的沟槽式(trench)晶体管;或者因为电动车的电池系统要由400V改为800V,SiC MOS耐压也要由650V挺进到1200V,由于电流可以减少一半,SiC MOS芯片面积得以等比例减少。

但是,再怎麽算也到不了减少75%。最后只得加上马达所需功率的减少,才勉强可以凑足。可是Tesla同时又宣布,未来马达设计不使用稀土元素,这使得马达效率的提升更形困难。

Tesla此举的目的是要降低成本,以建构与其他竞争者的障碍。但不论就使用沟槽式或1200V SiC MOS,的确芯片面积是可以减少,制程却变复杂,实际成本下降反而有限,再加上这些都是所有竞争对手知道的趋势,因此这会是个假议题吗?

在提出个人解答之前,笔者想先谈一下制造产业的学习曲线。

陈良榕先生在友刊的文章中提到,张忠谋在德仪(TI)及台积电,就是利用学习曲线创造出与竞争对手的差距,这在以制造为导向的产业是非常的重要。试想一个资本摊提完成的半导体厂,不仅成本最低,良率最好,同时单位的产出也最多,而新进竞争者,还在学习曲线的初期,是看不到台积电的车尾灯。Tesla现在也是利用所经历学习曲线的优势,来创造竞争优势,而逆变器(inverter)所使用的SiC MOS就是个可以发挥的项目,因为价格不斐。

个人的浅见认为,Tesla是使用Si IGBT(insulated-gate bipolar transistor;绝缘栅双极性晶体管)取代SiC MOS,并使用SiC二极管(Schottky diode),作为IGBT所需的飞轮二极管(freewheeling diode;FWD)。

晶体管分为两类,一为双极性(bipolar),另一为单极性(unipolar),也就是MOS。双极性晶体管中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是指数函数(exponential),而MOS晶体管电流与电压是1~2次方关系。所以双极性晶体管在输出电流驱动的能力是大于MOS,但是双极性晶体管是靠输入电流来工作,MOS则依靠绝缘栅极的电压来动作,故双极性晶体管比较耗电。

IGBT的诞生即结合此二者优势,在输入端使用绝缘栅极(insulated-gate),而输出保留高输出电流的特性(bipolar)。

逆变器主要的应用在于将电池的直流电转换为三相交流电,用以驱动马达。晶体管在此是作为电路的开关,MOS因为是对称的元件结构,可以处理逆向流过的电流。但是IGBT的元件结构不对称,需要额外并联1个FWD。

以SiC二极管作为FWD,可以大幅提升其效率,同时IGBT的高输出电流能力,也可以提高逆变器的转换效率。

Tesla在Model 3使用SiC MOS之前,也是使用Si IGBT以及Si FWD,现在只需将Si FWD改为SiC。IGBT的缺点在于操作频率较低,无法高温操作,且耐压不如SiC MOS,但这些在现行电动车系统,皆非严重问题。

由于二极管电流与电压的关系也是呈指数函数变化,再加上现行Tesla每一相开关是使用2颗SiC MOS并联,笔者估计在相同输出电流条件之下,使用SiC二极管的芯片面积,应该可以是 SiC MOS面积的25%。而二极管是制程最简单的半导体元件,也最便宜,所以在SiC的费用上可以下降到原先的10~15%。只是还须加上个Si IGBT,因此总成本可为原先的30-40%。

Tesla拥有别家车厂没有的学习曲线,要拉大与竞争者的差距,如果笔者是Elon Musk,选择Si IGBT加上SiC二极管的排列组合,降低SiC整体用量。

图为罗姆(Rohm)半导体的Hybrid IGBT。

曾任中央大学电机系教授及系主任,后担任工研院电子光电所副所长及所长,2013年起投身产业界,曾担任汉民科技策略长、汉磊科技总经理及汉磊投资控股公司C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