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纯粹光学的方法外,还有其他方法也可以用来定义半导体的精细图案。
纳米压印微影(Nano Imprint Lithography;NIL)也发轫于90年代中期,至今还未进入量产,但是其分辨率经验证已可达10 nm以下。
NIL的操作是先以电子束微影(electron beam lithography)在「光罩」(其实更像是模版)上写下欲转录图形的阴刻,然后压印在已涂布低粘度(low viscosity)的「光阻」(这物质其实与光敏无关,只是用来抵挡蚀刻)的矽晶上,让光阻流入图形阴刻中的沟槽后,以紫外光照射用以固化(curing),形成光阻覆盖图形。后续的工作就如同一般的制程一样,开始蚀刻光阻未覆盖的区域。NIL有能力用来制造出3D图形。
如此操作可以省却复杂的光源及庞大的透镜/反射镜所组成的光学系统,而且在关键层(critical layer)可以只用1次操作完成,所以预期的产量较高。
一个微影系统的能力通常以图形化(patterning)、叠加(overlay)以及量产能力(throughput)来评估。其中图形化是指生成所需图形的能力,主要是分辨率;而叠加是指上下2层图形的对齐精准度。
目前的进展是对于3D NAND产品NIL的图案化及叠加能力已达满意程度,等待量产能力达标后,即可投入产线。对于DRAM,图形化能力已达14 nm (1a)节点,叠加能力犹待展示;存储器是NIL比较可能的先期应用。
NIL技术主要由日本所开发,佳能(Canon)在90年代未能接受美国授权EUV技术后即转向NIL方向发展。晶圆厂方面,东芝(Toshiba)于2000年初即投入研发。目前威腾电子(Western Digital)想收购东芝的原因除了扩大生产、研发的规模经济外,东芝拥有NIL技术、可用于投入MRAM的生产也是吸引力之一。
另外,国内也开始投入NIL的研究,这是国内半导体技术自主化中的一环。
定向自组装(DSA;Directed Self-Assembly)是与前述2种技术完全不同概念的运作,DSA也发轫于90年代中期,其时复杂系统(complex system)领域中的热门研究题目之一是元胞自动机(cellular automata),它是指一个单元可以用简单规则建立一套复杂系统的模型,DSA就是藉助此概念所发展出的方法。如此跨领域创新,在半导体学院可教不来。
光学微影(photolithography)与NIL都是从上而下(top-down)来定义图形,亦即图形先从巨观尺度定义完成后再去处理图形中的内容物质;而DSA则是由原分子阶层由下而上(bottom-up)组成所需图形。
DSA使用嵌段共聚物(Block CoPolymers;BCP)当成主要材料,常用的材料为聚苯乙烯嵌段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styrene-block-methyl methacrylate);PS-b-PMMA]。DSA是2条互斥(repulsive)的高分子链以共价键衔接在一起,对于其他的化学物质有不同的亲和性(affinity),这是用来操纵形成不同图案的主要机制。DSA亦可形成3D图形。
DSA的实际运作首先要形成引导图形(guiding pattern)—引导BCP自组装成需要图形的外在框架,有2种主要方法:图形外延(graphoepitaxy)以及化学外延(Chemoepitaxy)。前者是先以微影方式定义引导图形(guiding pattern)的3D拓朴形状,譬条状平行沟槽,然后在沟槽壁上或沟槽底部涂布上特定化学品,沉积BCP于其上。2条高分子链中的1条对于以涂布的化学品具有高亲和性,黏附于其上,剩下的就靠高分子之间的自组装,形成需要的图形;化学外延则是在基板上直接涂布较高密度的化学品,剩下的也全靠高分子之间的自组装机制。
DSA既然也需要微影技术来定义图形,为什麽还需要DSA?原因是DSA自组装形成图形的密度较微影技术为高,目前DSA的分辨率已达12.5 nm,而且还在继续向下发展。DSA搭配EUV、做为增强EUV分辨率的手段是目前考虑的使用方向之一。相对于NIL,DSA还需要更长的时间才会成熟量产。
DSA在量产的2个预期的主要应用为线/间距(line-space)和接触(contact)图形,前者是存储器金属层的最关键技术,因此存储器公司对DSA的投入较深。
目前的微影技术其实离最终极的原分子尺度并不太远,但这并不意味着对于原分子尺度的运作操控将止步于此。像NIL与DSA都跳脱传统光学微影系统的思维,利用新的物理、化学机制与材料,更多基础科学的投入才能容许半导体产业走更长远的路。
延伸报导先进微影技术发展(一):既有设备路径的延伸
现为DIGITIMES顾问,1988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任教于中央大学,后转往科技产业发展。曾任茂德科技董事及副总、普天茂德科技总经理、康帝科技总经理等职位。曾于 Taiwan Semicon 任谘询委员,主持黄光论坛。2001~2002 获选为台湾半导体产业协会监事、监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