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应用 影音
TERADYNE
Event

先进微影技术发展(一):既有设备路径的延伸

图为ASML EUV微影设备运作透视图。

微影技术是半导体产业用以定义精细图案的主流手段,目前最先进的技术是极紫外光(EUV),最近的量产设备为ASML 的TWINSCAN NXE:3600D。使用的光源是由二氧化碳雷射打到锡(tin;Sn)电浆(plasma)后,产生13.5 nm的极紫外光。数值孔径(Numerical Aperture;NA)为0.33,这个数值反比于分辨率(resolution,或为Critical Dimension;CD);微影技术中NA愈大愈好。其分辨率为13 nm,生产能力(throughput)每小时可以处理160片晶圆。这机型支持7纳米、5纳米制程的量产。

有一个常有的误解,是5纳米制程其实并不代表其分辨率恰好为5 nm,这数字是技术节点(technology node)的名称。过去此数字的确是代表此一制程的临界尺度,譬如逻辑制程的闸极长度(gate length)或者DRAM的半金属间距(half metal pitch)。

但是现在晶体管3D化、制程变得复杂,节点的命名代表的是依照摩尔定律演化曲线投射的晶体管数目、晶体管开关速度、功耗的等效名称。

微影技术的后续发展呢?据ASML最近的财报表示,改进的方向是往增大NA的方向,从目前的0.33增大为0.55,后者称为高数值孔径(high NA),可以进一步提高分辨率。另一个方向是增加生产能力至220片,降低晶圆厂生产成本。

理论上一个光源的分辨率为其波长的2分之1,譬如EUV现在的光源波长为13.5 nm,理论上其单次曝光的壳达到的最佳分辨率约略小于7 nm(重复曝光可以进一步改善分辨率)。用较短波长的光源藉以达到更高分辨率是以前理所当然的路径,微影机的光源一路从g-line(436 nm)、h-line(405 nm)、i-line(365 nm)等可见光进展到KrF(248 nm)、ArF(193 nm)的深紫外光(DUV),主要的进展都是靠缩短光源波长来改进分辨率的。

但是从DUV迁移到EUV牵涉到结构上重大的变革,有2个重要因素。

在光源方面,没有自然的原分子可以被激发后释放出EUV,所以必须以二氧化碳雷射去多次激发锡电浆。另外,EUV被几乎所有的东西所吸收,包括空气以及石英(以前用来做光罩的材料)、透镜等,所以所有的EUV光学系统都得改成在真空中以镜子反射式的呈像,这是一个颠覆式的重大变革。

EUV的研究肇始于1990年代初,当时DUV的半导体量产机台还未导入量产呢!之所以要花20几年的时间来研发,因为是对一个更精密系统的重新创造。

而且目前的EUV是一步到位的研发。EUV的定义是波长落于10~210 nm之间的光,目前EUV的波长13.5 nm已在EUV定义的边缘,波长再短就是x-ray了。到那时候又是另一套全新系统的开发。X-ray 也会被空气吸收,而可能的光源之一是1990年代就提议过的同步辐射,那可又是一场全新的游戏。

所以沿着光学微影方向发展的下一步呢?比较大的可能是超高数值孔径(hyper NA),NA=0.75,这可以让分辨率比目前至少再提高个2倍。配合其他常用的制程手段,譬如多重曝光、过度蚀刻等,看能否接近矽原子的天然分辨率极限。

这个路径虽然是演化式的,但是研发经费仍然是天文数字。后面有没有足够的高端应用来分摊这前头的庞大研发经费,这是个经济问题。

 

现为DIGITIMES顾问,1988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任教于中央大学,后转往科技产业发展。曾任茂德科技董事及副总、普天茂德科技总经理、康帝科技总经理等职位。曾于 Taiwan Semicon 任谘询委员,主持黄光论坛。2001~2002 获选为台湾半导体产业协会监事、监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