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椽真:AI PC有爆发时间点?陈俊圣:肯定骗人 | 创投老手看好下一个护国神山
早安。
「Intel Innovation Taipei 2023科技论坛」7日移师台北,显见台湾PC、数据中心供应链对英特尔的重要性,Pat Gelsinger也亲自来台发表最新AI平台发展蓝图与愿景,并接受媒体联访,DIGITIMES记者也于现场问了三个问题,今天有完整报导。
另外,OpenAI在美国加州举行的首届开发者大会落幕,台湾的人工智能(AI)业界也相当关注。业者反应可说是好坏参半。
以下是今日5则科技供应链重点新闻摘要:
全球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地缘政治关系先后亮起红灯,与此同时,智能交通、城乡乃至智能城市发展成为帮助各国脱离困境的管道之一。台湾拥有殷实的资通讯(ICT)供应链,也因此衍生出更多的价值,台厂除了在台湾积极练兵,近年也将相关经验输出国际,成为台湾之光。
交通部交通科技及信息司长黄新薰表示,全球多数人口将饱受热浪、乾旱导致的水资源危机之苦外,豪雨及风暴也将更为频繁地发生。此外,全球人口快速成长并大量集中,也衍生出各种待解议题,但ICT、大数据、人工智能(AI)等新技术便可协助智能城市管理。
根据安侯建业(KPMG)的研究,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这一广泛概念已逐渐失去投资者和企业的青睐,取而代之的是电动车和电池。不过金管会副主委邱淑贞表示,ESG仍是重要的趋势,除了电子业,金融业也要纳入ESG要素。
金管会副主委邱淑贞表示,台湾有人才、技术和资金使台湾能够度过许多考验,国际货币基金(IMF)预测2024年全球GDP成长率为2.9%,台湾则可到3%。这充分展现台湾厂商具备面对全球通膨、美中科技战、俄乌战争、以哈战争等挑战的韧性。
面对全球大环境剧烈变化,近年新兴科技成为引领产业成长的重要关键,也不免成为资本市场追逐的目标,台湾产业创生平台创始人暨董事长黄日灿表示,不管过去资本高度集中的高科技、半导体产业,其实传产对台湾也同样重要,面对大环境变化,重点不是时兴的选项,而是要百花齐放。
创投公会理事长邱德成则呼应,事实上台湾还有很强的生技医疗产业,且看好其会是下一个护国神山。
微软(Microsoft)CEOSatya Nadella出席OpenAI开发者大会时,与OpenAICEOSam Altman的互动带出外界关注焦点之一,也就是双方关系是否生变,而算力资源吃紧则是另一道隐而不宣的议题。同时,Google何时将发表最新Gemini模型?是否足以打败OpenAI的GPT-4?市场期待值可能正随时间拉长而降低。
OpenAI在11月6日举行首次开发者大会,Altman在主题演讲中分享升级版模型GPT-4 Turbo和相关技术进展,包括让模型可控度更高、模型知识从2021年9月进展到2023年4月、更多应用程序界面(API)整合服务等。
中国日前宣布,将全面取消制造业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做为中国制造业转型、吸引外资以及提高经济成长动能的助力,后续延伸的机会与挑战,亦成台厂关注议题。业者分析,短期内3C产业链的变动不大,但智能制造及车用相关业者,可望获得新机会。
供应链业者表示,中国内需市场庞大又为全球制造中心,对应制造转型、数码化等发展浪潮,取消制造业外资准入限制后,经由合作性增加,预期对中国制造业者、已在中国投资设厂的制造商,或者持续进行全球布局的外资而言,都将同步受惠。
AI PC当红,外界猜测何时会有换机潮?宏碁董事长暨CEO陈俊圣指出,AI PC的重点在于使用者模式,此为渐进的过程,要单压一个时间点,比如说2024年第3季会爆发,「这肯定是骗你的」。
陈俊圣指出,现在PC已经可以使用AI,只是好不好用的问题,此回归到硬件的效能,然硬件效能再高,没有使用者模式,也不会刺激新的采购潮;宏碁集团是以全面角度来看生成式AI(Generative AI)机会,从软件到网安到硬件,都有布局。
责任编辑:陈奭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