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區塊鏈在不同產業的展望

朱宜振
2019-01-23
從Gartner Hyper Cycle中可以大概發現目前區塊鏈確實開始走向幻滅期,卻也代表正要開始務實的落入產業中。Pixabay
從Gartner Hyper Cycle中可以大概發現目前區塊鏈確實開始走向幻滅期,卻也代表正要開始務實的落入產業中。Pixabay

區塊鏈在過去的2018一年中,可以說是全球最火熱的議題,尤其對於全球幣圈來說,更是一個上沖下洗的一年。

從幣價來看,由2018年初的高峰整年度以降幾乎是不斷的往下跌,這與2018區塊鏈的火熱似乎成了反比。身邊的朋友們,在2018不是正往區塊鏈走就是已經身處區塊鏈中,成了一股很有趣的現象。(雖然筆者也在其中)

這亂象光從中國地區瘋狂的出現各式各類的區塊鏈媒體可見一二。在2018年8月後中國政府開始出手封掉幾個區塊鏈媒體,這讓許多中文區(割)塊(韭)鏈(菜)媒體在中國無法施力之下,擴散到其他地區但依然還是在作收割的動作。

至於幹正事的區塊鏈到底有哪些呢?老實說,若從幣的角度切入,我認為還是有許多幹正事的,但是你得花更多時間和力氣才能知道到底誰在幹正事,還是只是為了維護幣價,所以我們可以很粗暴簡單的方式來看待,若不是搞幣的還願意在區塊鏈產業中,可能就是比較務實的。

回到區塊鏈在2019年的展望,從Gartner Hyper Cycle中可以大概發現目前區塊鏈確實開始走向幻滅期,卻也代表正要開始務實的落入產業中。

產業以及各國政府在過去幾年陸續針對區塊鏈的可能性有了許多的探討,不管是各種溯源應用,或者跨地域性的身分識別,都在過去有各種大大小小的概念驗證(Proof Of Concept; POC)。這些POC都是必須的!許多傳統業者喜歡說等這些實驗過去後,我們再來投入就好!殊不知這些你以為的聰明卻是另一種投機心態,你以為等到POC結束知道怎麼用就好,其實是錯過了了解區塊鏈應用的How & Why 而只懂得最後結果的what。願意早期就開始做POC的,認真下去做通常就會知道該取用區塊鏈的哪一段價值,而不會流於標題黨,其他等待者就成了另外一種產業應用的韭菜,準備讓業者收割。

政府端開始看到區塊鏈可能比產業適合給政府使用。在產業的應用上,所有的科技必須創造更高的價值,才有機會讓企業開始轉換和導入使用。在政府應用上,可以簡單說,若一個新技術有機會替政府節省成本但至少維持一樣的效率,那麼就讓政府端有了誘因來採用,區塊鏈在政府端的應用正好就有這特性。

政府適合使用區塊鏈的主因,是政府本就持有人民對它的信任,透過區塊鏈的特性,恰可以讓這信任有了透明且可追蹤的基礎,從而重構真正的信任。反之,無持有信任者,想要無中生有透過區塊鏈建立信任,往往會徒勞無功,因為信任才是最貴的成本。

在2018年有許多政府單位因為想使用區塊鏈而來諮詢筆者,在透過與各不同功能單位的探討中(從法務、文書、人事、農業、航運海運等)歸納,政府端主要想利用區塊鏈透明記錄以及不可竄改性,來解決過去因難以透明帶來施政上的不信任感,從而得增加更高的稽核考核成本。

2019年以後的公鏈、私鏈、聯盟鏈

我認為2019年以後,會透過時間的延續持續證明公鏈的長久價值,和聯盟鏈的商業價值,但私鏈可能就只能停留在做POC和實驗室。

很多人會不以為然,認為這樣過於以偏概全地去評價私鏈。我試著簡單說明:公鏈應用可以建立區塊鏈深遠的影響力,但私鏈應用可能可以做生意。

很多人都會說全世界有非常多的私鏈業者,這是為何我用公鏈才有辦法建立深遠的影響力來與之對比,因為影響力的紮根及建立和做生意是不同的。

私鏈應用就像開一家店。可以開起來一家店,但若基礎不對時,要變成大型連鎖店得付極高的代價成本。

公鏈應用就像是用了可開連鎖店的基礎架構,但先開一家店試看看。基礎架構對了,若你在市場的Product Market Fit也對了,那麼你擴大的時候,就不會被基礎架構拖累。

這部份其實是個技術問題和技術觀念,但常常會被許多人用商業模式成不成來做比較。公鏈、私鏈的差異就在於你的商業模式或許是正確的,但私鏈基礎建設可能會在你成長時拖累你,而公鏈基礎建設則會讓你在小規模成長到大規模時,在技術基礎架構上提供相對無痛的支持。

區塊鏈新創業者中不少團隊成了許多VC的痛點,原因在於沒有能力做技術盡職調查,只看了適合單一區域的商業模式就頭洗下去。在過去幾年熱錢流竄以及ICO泡沫沒破之前,利用區塊鏈來做簡單應用還算可行,就像當年Yahoo其實一開始就是個網路黃頁一般,但在現在的幻滅期必須回到根本。

動輒顛覆世界的可能性?

在區塊鏈的泡沫中,常常會看到的標題就是「顛覆xxx的xxx區塊鏈」,若標題會成真,那麼2018年的世界大概被顛覆了上千次之有。只是,真的是這樣嗎?

我願意相信許多區塊鏈新創的初衷是要顛覆世界的,但若務實來看,你的區塊鏈正如同過去的諸多APP一樣,會有多少人用呢?若真的有很多人用,你的基礎建設成本呢?

回頭看,不管公鏈、私鏈、聯盟鏈,基礎建設成本一樣都省不掉。

公鏈業者試著透過ICO建構一個所謂去中心化的網路,這樣的年代可以說在2018年後正式的終止。已經看到許多號稱去中心化的公鏈業者,其公鏈搭建後就陸續的射後不理,或者在理想化的監理機制下,其實是人為的鬥爭,於是在人心面前,區塊鏈的美好成了醜陋。

許多的公鏈基金會,到最後只是一個基金會型態的公司,並不是真的基金會。(ex:可以試著去比較IOTA基金會的監理機制以及其他基金會的模式)到最後,你會發現依然只有幾個老牌的公鏈是認真的在維護和經營。唯有在沒人關注時你就想做這事情,或在沒人關注後你還想做這件事情,那麼才真的有機會改變世界。

到最後就會發現,過去有花「時間」和「金錢」在基礎建設的人,這些根基反而是最不容易被僅是說說區塊鏈的人拔除的。好的基礎建設不是有錢就能做到,搭上「時間」這變數就會發現,最有價值的往往就是這些長時間累積的東西。

放眼望去,哪些業者真的花時間下去種這些拔不掉的基礎建設呢?老實說,反而是區塊鏈業者想要顛覆的雲端中心化業者,例如Google、AWS、Microsoft Azure等。那你號稱的優勢是否真的是優勢呢?還是大家到最後都還是在替雲端業者打工?

筆者自己與不同的海內外業者及政府端經過一兩年不斷的討論和衝擊後,認為2019年可期待的區塊鏈應用包括:

 -與政府結合的溯源

 -與政府結合的文件追蹤與交換

 -多方結合的User Based Insurance

 -跨地域的數位身分識別

 -新型態的分散式能源交易

 -高可靠的汽車識別和OTA網路

這些應用將會使用不同的公鏈或者聯盟鏈,建構在底下幾個考量下,達成跨國跨地域性的應用:

 -Scalability

 -Stable TX fee

 -Reliability

 -Global Accessibility

也唯有這樣,區塊鏈的不可替代性才展現的出來!要不,我們拿區塊鏈做啥?

SSX南星創速器及物聯網區塊鏈新創BiiLabs共同創辦人與執行長,第一代網路人,所創辦的夢之大地BBS曾為台灣前十大BBS站多年(至今依然運作中),人生從網際網路到電子業的工業電腦,及特殊電信鐵道應用產業到物聯網,長期深入探討Deep Tech的應用及價值。2017年與夥伴投入成立BiiLabs利用分散式帳本應用解決萬物聯網的挑戰,提供符合新一代隱私保護的解決方案。
智慧應用 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