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最近协助政府及产业界辅导新创公司的成立,一直思考过去成功企业的案例,最近找到两家有趣的例子:Canon与惠普。惠普(HP)和Canon成立的时间相仿,都在1930年代,然两家公司成长的心路历程颇不相同。
Canon以生产图像、光学和办公自动化为主要业务,香港曾翻译为「锦囊」,现在全球统一中文译名为「佳能」。創始人吉田五郎出生于广岛,小学时就迷恋上哥哥送他的照鏡頭,将之拆解组装。吉田五郎后来以制造和修理电影放映机为业,经常到上海采购电影放映机的零件及耗材。吉田五郎某次在上海被一位美国商人嘲笑:「日本人能够建造大军舰,却做不出小小的照鏡頭,只能买欧美产品。」吉田五郎受到刺激,决定要制造照鏡頭。
1934年时吉田五郎的团队开发出日本第一代高级的35mm布帘式快门照鏡頭。吉田五郎信奉观音菩萨,就把这个照鏡頭命名为「KWANON」,镜头则以佛陀的阿罗汉弟子Kasyapa (迦叶波)命名,次年改名「Canon」为注册商标。
尽管该公司非常注重照鏡頭和打印機的市场占有率,公司的大部分收入却来自于办公用品部分,特别是模拟或数字式的复印机,以及imageRUNNER的生产线。2016年Canon以近60亿美元收购日本最大的医疗装置供应商东芝(Toshiba)医疗系统公司,进入智能医疗领域。Canon鏡頭能透过Wi-Fi功能,将影像从鏡頭发送至智能手機。
惠普(HP)和Canon成立的时间相仿,都在1930年代,然两家公司成长的心路历程颇不相同。惠普是由休利特(William Hewlett)及帕卡德(David Packard)在1938年创立,第一间「工厂」位于Palo Alto的一间小车库,最初的资本额只有538美元。当时两人决定以他们的名字为公司名称。但是谁先谁后?他们以丢铜板决定。
这两位創始人在学生时代结识于史丹福大学,成为好友。休利特在研究所时设计一个电阻-电容音频振荡器,成为HP的第一个产品。贾伯斯(Steve Jobs)小学9年级时曾打电话给休利特,推销他实作的频率计数器 (Frequency Counter)。休利特很嘉许贾伯斯的进取心,给他工读的机会。惠普是贾伯斯欣羡的公司之一 (其他的公司包括Disney及Intel),认为这些公司「是为永续而经营」,不仅仅是为了赚钱(were built to last, not just to make money)。
惠普也和大学合作。我有幸于2007年获得HP Technology for Teaching Higher Education Grant Award,相当感谢该公司的支持。2016年惠普公司以10.5亿美元启动收购三星打印機业务,于2017年11月,正式收购完成。今日我办公桌使用的打印機,是惠普品牌,而Canon照鏡頭则被手机取代。2013年4月9日,我拜访开南商工校长林本博,他收藏了日据时代的Canon照鏡頭,小巧精致,让我爱不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