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器「缺料大恐慌」恐至2027年? 品牌、系统厂各自加入抢货战局
存储器抢货潮进入2025年第4季后愈演愈烈,产业链掀起「恐慌性抢货」风潮。市场传出,包括华硕(ASUS)、微星(MSI)等多家品牌及系统业者,近期积极在市场大扫货。业内人士指出,各家云端服务(CSP)大厂带动高带宽存储器(HBM)及DDR5 RDIMM模块需求暴增,存储器俨然成为攸关2026年营运消长的「战略性物资」,存储器模块厂与系统厂各自全面掀起「备货大战」。
近期各大存储器模块厂第3季财报陆续缴出创下新高佳绩,而创见也公布10月自结获利,单月获利年增达2.4倍,单月获利已接近第3季的一半水准;相关供应链如存储器封测业者营运也连带水涨船高,包括南茂、华东、福懋科第3季纷纷由亏转盈,创下近期单季新高表现。
华泰的获利表现也达到近5季以来新高,力成看好第4季营收持续季增约个位数百分比,预期2026年首季将明显优于2025年同期。
受到存储器供应紧缺、价格飙涨快速,日前传出十铨将直供的「原价屋」报价单下架,一度引发DIY玩家恐慌,虽然数日后已恢复报价,但零售业者认为,存储器业者惜售库存、暂停报价,进而全面调涨,恐将成为未来1年的常态。
品牌、系统大厂出击 加入存储器现货扫货战局
此外,相关业界人士也透露,包括华硕、微星等多家业者,近期为了确保在服务器存储器及PC应用等稳定供货,陆续积极在现货市场大批扫货。
据悉,由于部分云端客户采取以系统厂自行采购存储器的模式,但随着存储器完全进入卖方市场,大型CSP巨擘几乎早已锁住存储器原厂的主要产能供应,导致其他供应链被迫转往现货市场抢购,或向其他过去没有交易过的原厂紧急提出验证,即使完成了验证,也要重新排队配货。
对于存储器价格持续上涨,华硕表示,截至第3季底在零组件库存约2个月,代理端成品也有接近2个月,虽然存储器短缺对第4季营运影响有限,但若供需失衡持续,必然「在适度状况下调整产品价格」。
业者坦言,现在存储器原厂「不是不给,是各家的货给得不够」。
目前市场普遍预期,存储器于2026年将缺货一整年,在如今产业兵荒马乱之际,现货市场「买到就是赚到」,各家ODM或系统业者也纷纷加入抢货行列,甚至可能在购得货源后,转售给其他CSP业者。
据悉,近期现货市场RDIMM 64GB模块价格已经超过700美元、96GB价格也进入1,200美元、而128GB模块价格将上看至2,400美元。
存储器缺货涨价大恐慌 不排除2027年继续吃紧
相关供应链表示,存储器产业近期已经进入「恐慌性抢购」,上游原厂希望观察供需缺口再提出合约报价,但供应紧缺的消息愈传愈剧烈,导致缺口愈大、价格涨幅愈大,引发各界疯狂抢购。
近期多家台厂高层亲自前往韩国抢货,但下游模块或系统业者与原厂之间,是否具有长期合作关系,将影响产业实际供货的顺位。过往台系业者倾向于成本导向采购策略,随着存储器产业进入供需情势反转,短期内紧急要货的成效将非常有限。
除了DDR5 DRAM缺货潮延烧,佳世达董事长陈其宏也坦言,目前DDR4市场的状况是「有货就拿」,尤其网通设备Switch受到设计规格固定,尽管DDR4的价格已经比同规格DDR5来得高,短期难以转换存储器规格,对于企业成本带来压力。
受到存储器价格持续上涨的走势,部分PC品牌2026年可能将缩减出货机种的DRAM容量。
群联CEO潘健成指出,DRAM价格居高不下,将影响消费性产品体验,或将有利于地端AI的Adaptive方案,在DRAM减量情况下,将能维持系统效能并升级为AI PC,提供成本与效能兼顾的替代方案。
存储器抢货潮已从代理、存储器模块厂、品牌及系统厂全面展开,随着AI服务器需求排挤效应加剧,供应链紧绷态势恐将延续至2026年,不排除2027年仍将持续供应吃紧。
责任编辑:何致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