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力新电子站稳大中华 朝世界级电感大厂迈进 智能应用 影音
D Book
231
新汉 工控市场调查
IC975

奇力新电子站稳大中华 朝世界级电感大厂迈进

  • 陈玮洋

电感产品发展趋势。
电感产品发展趋势。

随着技术的提升及终端产品市场的兴起,特别是在智能装置的出现,而在2011年,不论是智能手机,或是平板电脑,都将有惊人的成长,相对也带给上游零组件厂商广大的商机,而又终端产品的发展趋势在外型上为更轻量、薄小化,在功能上则要求效能更高、长时效及更省电,进而影响到内部零组件的技术发展趋势,而是否能跟随潮流,以及满足需求,种种要领就成了企业是否能占领市场的关键因素。

2010年6月,台湾电感大厂奇力新电子进行了大规模的产能扩充计划,也积极布局大中华代理商,抢占大中华市场,在内外部资源整合的优势下,缴出了年营收突破1亿美元的漂亮成绩单,接下来本文将访问到奇力新电子的经营团队,在2010年成功的达成目标后,2011年对于往后市场的规划布局及看法为何?

顺应潮流趋势,强化产品优势

经营团队指出,在早期奇力新的电感的技术就一直是顺应着终端商品的趋势而研发,分别为耐高电流(High Current)、小型化(Miniaturization)、薄型化(Low Profile Power Inductor)、低耗能(Low RDC)、绿能(Green Product)这5个面向去发展,终端产品从早期的消费型电子产品、笔记本电脑、及网通设备、甚至到车用电子产品,并扩展到未来主要的市场,也就是目前火红的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网通模块、液晶电视(LCD TV)以及USB 3.0等相关产品。

这些终端产品对高感的积层印刷电感(Multilayer Bead & Inductor)、低电流扼流器(LVS)以及薄型化耐大电流扼流器(Power Choke)等产品都存在着大量的需求。目前奇力新于大中华的市场已经取得不错的成绩,于积层印刷电感(Multilayer)单月的产能已经达到20亿颗,产能居大中华市场第1名的地位。最近并开发出全系列积层功率电感(Multilayler Power Inductor),而这20亿颗产能的积层印刷电感产量对利基产品积层功率电感提供良好的成本竞争优势。

另外,在精密绕线电感的部分(Wire Wound Chip Inductor),目前也已经达到了单月产能约1.2亿颗,并已小型化至0302的尺寸,亦处于大中华市场的领先地位,其中Common Mode Choke的部分,随着应用端USB 3.0的风潮,Common mode 2 1(USB2.0)型号的产品将逐渐往Common mode 1 1型号发展(USB3.0)。单月产能也已经到达了3,000万颗。

另外在低电流扼流器(LVS)的部分,由于成本较低,体型较小,主要市场为取代传统的电感产品,例如手机等手持式(portable)产品皆是。目前产品线十分齐全,单月产能约在5,000万颗左右。

内部整合优势,攻占大中华市场

经营团队也特别提到,在目前之所以能够有耀眼的成绩,其中一部分来自于内部资源的有效整合及管理,台湾地区则是负责产品的技术研发及原料(铁芯)的生产及研发,由于粉末算是关键的原物料之一,因此不论在成本或品质及技术产能上均较其他厂商以外购粉末或铁芯之作法都更具有优势;而在生产的部分就交由东莞(自动化设备生产的产品线)及河南的厂区(人工比重较高的生产线)以此方式来增加成本的竞争优势。未来除了大中华地区之外,奇力新也积极的打入欧美市场,成为世界级的电感大厂。

奇力新电子除了原先的上下游材料及研发技术互相整合,创造出更好的品质及成本优势之外,完整的Design in服务,RD与FAE的Total solution等,都是抢占欧美市场的重要利器。

日本311地震对于产业的影响

对于地震所造成的影响,可以分为两方面去看,一是原物料的部分,因为主要金属材料已分散料源,并且主要粉末是自行生产,所以没有断货的考量,因此不受影响;至于订单部分的影响,的确是有产生转单效应,也借此让厂商注意到「鸡蛋不能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道理,并让更多客户有机会肯定奇力新电子的品质及技术能力与服务。

未来的期许及发展策略

从上述的访谈中可以很清楚的了解到,未来奇力新电子对于自己在电感业中的期许,不只是在台系厂商中领先,并已朝世界级大厂地位迈进,2009年到2010的营收成长了约54%,而在新的一年也期望能以站稳大中华地区,布局欧美地区的策略继续成长下去,最后,奇力新以Follow The Trend;Go With The Winners的角度去经营,期许自己成为世界级电感大厂。(本文由奇力新经营团队联合口述,记者陈玮洋、庄永莉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