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近医护需求 善用AI优化急诊医疗品质 智能应用 影音
hotspot
Event

贴近医护需求 善用AI优化急诊医疗品质

  • DIGITIMES企划DIGITIMES企划

台大医院急诊医学部主任黄建华。DIGITIMES摄
台大医院急诊医学部主任黄建华。DIGITIMES摄

智能医疗系统的主要建构目标,是希望透过科技的力量协助医护人员提升医疗品质,要达到此愿景,系统的功能与运作方式必须贴合医院工作流程,方能满足医护人员需求,不过医疗与科技两大产业的专业都相当深,台大医院急诊医学部主任黄建华指出,双方必须紧密沟通,方能建构最适化智能医疗系统,在「医疗数据AI分析与智能医疗」演讲中,他就以医院急诊室为例解析AI在此场域的应用。

急诊的伤病处理流程与一般医疗科室先来后到方式不同,各大医院的急诊室中常可见到心急如焚且为数庞大的病患。根据统计,台湾近十年来急诊就医的人数增加了21%,日渐拥挤的急诊室大幅拉长病患等候时间,同时也会提高死亡率,严重影响医疗品质,解决此困境的最佳方式就是善用科技,优化医院流程的运作效率。

黄建华表示,急诊流程可分为到院时初步检伤、医师诊断、后续的取药/住院/转院等三大流程。在到院时初检阶段,医院可透过AI的快速检测功能在第一时间分类患者,借此精准分配医疗资源,并改善医疗效果。进入诊断环节后,医师可快速拿到病患的检验数据,并参考AI分析快速精确的做出判断与后续医护处置措施。医师诊断后,医院还可藉由AI预测病患之后的可能病况,再针对个人状态调整医护流程,提升医疗品质。

从急诊室的案例可以看到,AI在医疗场域都仅作为病情预测之用,最终的诊断仍为医师权责,部分人士认为医师工作可能被取而代之的忧虑并不会发生。他以医院中必备的电脑断层、核磁共振为例,这些设备的出现只会提升医疗品质,并不存在取代问题。不过黄建华也认为,AI目前仍在发展阶段,距离临床实用还有一段路要走,他指出AI必须强化智能化功能,才有机会在医疗场域的第一线落地使用。而所谓的智能化是当需求发生时,AI并非显示大量的数据、图表让医护人员自行分析,而立即给出预测结果与建议,如此才能融入医护作业流程,对相关人员有实质帮助。

除了应用于病情诊断,AI也可用于医疗院所的其他场景,例如与物联网系统整合用于院内的病患追踪,或内建于穿戴式装置中,协助院方掌握病患的生理状态,对此应用黄建华特别提到,近年来医护人员的过劳议题成为社会焦点,因此AI智能手表也可用于监控医护人员的健康,借此调整工作配置。

黄建华最后表示,成熟的AI无疑是医护人员的最佳助手,虽然目前仍处于发展阶段,不过他十分看好此技术在医疗场域的发展潜力,未来希望透过其强大运算能力与周边技术的整合,协助医师快速精准的做出决策,优化民众医疗体验。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