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应用 影音
如何设计低耗能、高功效深度学习网络(二)
延续深度学习网络精简设计的主题,为了符合商业价值(特别是边缘计算的庞大机会),我们必须在正确率不打折的情况下,设计出兼具低运算复杂度、低耗电、低参数量的智能算法。目前的设计原则是将「冗余」的运算予以精简。原因是近来很多研究显示目前的深度学习网络设计中夹杂了冗余的参数以及运算。这些庞大运算由何而来,可以参考前文。依照这几年的研究,我们将其整理为四种精简设计策略,在本文中先介绍其中两种。
3nm的竞争—三星的多桥通道场效晶体管
三星在5月刚开过的代工论坛中宣布了3nm的工艺,从原来的鳍式场效晶体管(FinFET)改为多桥通道场效晶体管(Multi-Bridge-Channel FET;MBCFET)。这是闸极全环场效晶体管(Gate-All-Around FET;GAAFET)的一种,不是新创举,但是现在元件物理严苛的要求让其实施的必要性成熟了。
如何设计低耗能、高功效深度学习网络(一)
目前智能应用的普及来自近年机器学习技术的精进,其中最大的突破在于深度学习网络。给予适当的类神经网络架构以及足够的训练数据下,在各种智能应用中都有突破性的发展。而付出的代价则是庞大的参数模型以及运算量。举例来说,常用的深度学习网络参数大约数百(千)万个(浮点)参数,每次推论运算约需数个G-FLOPs,可以想像对于运算资源的需求十分庞大。
半导体成国之大事 政府做法和角色宜调整
韩国的半导体政策4月正式出炉,擘划的是由今至2030年长达10年的国家政策和执行方法。主要的目标是建立代工和设计的生态圈,成为全世界第一。投入的资源包括政策、税收、资金、教育与人力资源、硏发、建立公共平台、创造产业需求以及公共工程采购等,动员的规模比之美国的量子信息计划有过之而无不及。
二维材料于场效晶体管的应用
场效晶体管(Field Effect Transistor;FET)的核心是通道(channel),材料是半导体。它的一边接源极(source),一边接汲极(drain),这两个是场效晶体管中载子(carrier)的来处与去处。通道上有一层绝缘体,之上还有闸极(gate),用来控制晶体管开关。当闸极施加电压,底下的半导体变成导体,电流从源极流到汲极,这时处于「开」的状况。电压移去后,晶体管就回复「关」的状况,这是半导体的ABC——控制,电子线路一切都是关于控制。
autoML自动化深度学习网络设计可行吗?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为其中一分支)技术成为各产业智能化的核心能力,但是算法的设计复杂,需要专业知识与经验,对于好的人才,需求远大于供给。为了弥补这个空缺,这几年自动化机器学习工具(autoML)新研究兴起,希望有自动化的系统,在给定问题(通常是标记的数据)之后可以自动生成机器(深度)学习算法。在信息理论上,这是非常复杂的问题,需要大量运算资源,所以极具挑战。
脑机界面以及语音合成
脑机界面(Brain Machine Interface;BMI)开发迄今有15年了,最近有令人兴奋的进展:将神经活动解译成语音。这是基础科研以及医疗界的携手进展,而下一步—或长或短—或将要连动电子业了。
智能硬件扩张为生态系
硬件产业如何扩张?怎样跨足到毛利相对高的软件或是新兴产业?这是台湾许多资通讯业所关心的议题。似乎不少人选择跨足到与本业不同的全新领域,但这是唯一做法吗?
矽光子与机器学习芯片的初发
虽然矽光子已开始进入半导体发展的近程视界,但是除了通讯的天然应用外—光纤的信号出来可是光,其可能的应用会落在哪个领域很令人好奇。
人脸识别—从理论到产品
似乎一夕爆发,最近许多国内外的企业都将「人脸识别」列为主要的产品。这些公司横跨各种类型,包括芯片、软件、系统 、金融、交通、安全、服务等。显然目前人脸识别的学术突破,已经可以落地为实际应用,并成为很多跨领域的公司极度看好的核心技术。前阵子在硅谷举办NVIDIA GTC 2019,我们也分享了如何产品化人脸识别技术,之后收到很多工业界与会者非常正面而且热烈的评价。显然硅谷的产业链也十分在乎这项关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