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应用 影音
EVmember
DForum0515
杨光磊
  • 台积电处长
台大电机系1981年毕业,获加大柏克莱分校电机电脑博士。旅美期间曾任林肯国家实验室与HP资深研究员,离美后曾陆续于特许半导体、华邦与世大集成电路任职,于1998-2005年间于台积电担任研发处长,负责0.18/0.13微米与65纳米先进制程研发,2005年赴美负责台积电美国研发计划及先进技术客户合作专案,2012年转任台积电研发基础工程处及先进技术管理办公室处长迄今。曾获14届国家产业创新奖-研发管理创新奖及行政院92年度「杰出科学与技术人才奖」。热心于台湾年轻人的教育与职场问题,积极投入均一教育平台、为台湾而教等教育公益的推广志工。
龙生龙凤生凤 谈职场中的学习环境
前几天在台科大演讲「未来人才的学习力与软件思维」,会后和几位台科大教授餐叙,当中提到产学合作的现象以及在职场上员工训练的问题,突然让我想到几年前在退休前帮公司领导阶层写了一份研发技术人才训练的白皮书,我用的标题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个标题起因于我在访问公司研发人员上过公司教育训练课程后的感受,其中一位员工说,「Konrad,我们公司有钱,也请了很多很好的老师,我知道他们要教我成龙成凤,但是当我回到座位上、每天都在打洞的时候,请问我怎麽成龙成凤?」
2019/3/19
反转台湾无动力人才的竞争力
前几天收到一位我非常钦佩且谈得来的教育界朋友的信息,问起一个台湾教育的大问题:「最近大陆祭出多项优惠台生赴中就读大学、就业及创业,长期下去这对台湾影响很大,想听听你的看法?」
2017/11/28
三方合作重塑台湾服务业的价值
方便又便宜的台湾服务业
2017/11/8
学术教育与技职教育的价值
我从小受到传统文化「万般皆下品,只有读书高」的职业价值影响,一路从高中、大学、留美、一直念到不能再念的博士学位为止,27岁才开始真正全职生涯。求学期间,虽做过家教、实习、助教、研究助理等短期工作,都跟念书息息相关。比较起那个时代进入技职教育体系的同学,我们的就业年龄整整差了近9年,代表着一生九分之一或十分之一的时间。
2017/10/16
为何年轻人只求「混口饭吃、活下去」:解方篇
如何改变台湾职场的选、用才制度从量产学历制到客制化,是一个极大的工程。
2017/7/19
为何年轻人只求「混口饭吃、活下去」:问题篇
最近在脸书上,我针对交大研究生自杀事件,回应台大叶丙成教授贴文的一段留言,意外地获得很多叶教授粉丝的按赞和回响。最令我深思感慨的是几段脸书上的留言:「自己想做的东西跟公司要的很难一样,......最后大家还不是混口饭吃?」、「其实,现在年轻人的目标,说穿了,就是"活下去",......所以有职业,就是可以活下去的饭碗,......」
2017/7/18
从「差异性」与「共同性」反思更好的台湾
从出生到现在,我的一生有6成时间在台湾、4成时间在美国(大部分在硅谷),来回两地,在不同文化中经历读书、就职、再到孩子的教育,也在不同文化冲击中思考,直到最近几年才慢慢理出一个头绪,原来两个文化针对「差异性」与「共同性」的认知和应用有根本的不同。
2017/6/28
由外而内的学习三部曲
我们每天透过各样的方式、经历与生活进行学习。学生的天职是学习,工作后必须要学习来处理每一天工作的需要,退休后要学习如何善用自己的时间,不只照顾自己的健康,也能够对社会还有一些剩余的帮助。
2017/4/28
「不忙」的人生哲学
时代快速的变迁,让我们感受到时间的压力和忙碌。1985年,由滚石音乐岀版的张艾嘉专辑主打歌「忙与盲」,是继1981年「童年」之后,张艾嘉最脍炙人口的另一首歌。
2017/4/10
Not PDCA, But PDCA
看到我的同学王文汉最近在电子时报「同窗、同学」专栏写的”创新:大胆选题是成功的一半”,提到耐心走完「选题三步曲」来引导团队,回想起多年前,我结束美国的研发工作,回到亚洲因缘际会地转入半导体工厂,开始大量地使用PDCA(注1) ─ Plan (计划)、Do (执行)、Check (查核)、Act (移动)。之后回到台湾转回原本的研发工作,PDCA仍然是所有台湾研发人员惯用的词汇,只是这个原本立意良善的管理工具,加上了台湾人「勤能补拙」的美德,竟然造成了使用PDCA的普遍偏差和乱象。
2017/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