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应用 影音
hotspot
ADI

浅谈循环经济商业模式:以租代买vs按使用量付费

在动力设备下的循环经济商业模式,必须藉由资通讯科技协助,才能打造出完善的服务模式及有效评估全产品生命周期的价值。符世旻

在上一篇「世界趋势浪潮:循环经济与数据经济跨界交乘」,笔者提到,从线性思维转换到循环思维,有4个观念转变,其中关于「新的消费者价值观,以使用代替拥有」以及「生产者的责任不应止于商品售出,制造业应转为制造服务业」这思维所传递的概念在于线性模式下,所有的产品(资源)终点就是坟场(销毁),而循环思维下,是希望产品的终点回到原制造商手中,再转化为可利用的资源。

若要达成此目的,最直接的方式便是重新定义「产品所有权」的归属,因此由顾问业者Accenture所提出五种循环经济商业模式之一的「产品即服务」,便是针对此概念所提的对应方案,就Accenture的定义「产品即服务(Product as a Service)─一个或多个客户通过以租代买(lease)或按使用量付费(pay-for-use)的方式使用产品。」因此产生一个美好的想像,便是「万物皆可租」,似乎只要把原有的卖断模式换成租赁模式,就是循环经济。但真的是这样吗?

观念澄清(一):「以租代买」是为了能让「资源最佳使用」

让我们重新整理思绪,循环经济所强调的是重新思索「资源的最佳使用率」,如果只是单纯在金融财务上操作付款的模式,不能算是循环经济,白话的说,原本一百元的产品,制造商改为租给使用者三年,便只是将既有卖价加上利息后分摊给使用者。比较正确的做法是,从制造商的观点,要从全产品生命周期的角度思考,从设计、制造、使用、维修、保养、回收、再制造来评估产品价值,从使用者的观点,则是以使用代替拥有,按使用量(时间、次数)付费或是按使用品质(功能性)付费。

举个案例,荷兰公司DESKO为办公室桌椅的品牌制造商,采用「以租代买」服务模式,四年一循环将自身同一产品循环三次,服务期间由DESKO负责零件维修及免费回收,强调在地生产、维修并减少运送碳排放,全产品生命周期12年的期间,营收增加75%,降低93%二氧化碳排放及91%的金属消耗。

观念澄清(二):「能源转换效率」应是评估「产品全生命周期」的重要指标

一般来说,在评估产品全生命周期时,物质(材料)流部分一定都会有详细的评估,但如果产品是动力设备,需要消耗能源(油、电、气)带动机械所产生动能的设备,往往会忽略评估能源部分,或是说无从评估,但能源也是重要的资源,为何没有纳入评估呢?

笔者认为可分两个面向来讨论,就制造商观点,产品分散在各地,能源消耗数据取得不易,那就乾脆不评估,而且能源费用支出多寡也跟制造商无关;就使用者观点,大多只关注产品功能是否可用,例如空调设备,使用者只关心冷气够不够冷,但较少注意到底是花了多少能源供空调设备使用,顶多在添购设备时,会关注节能效率的优劣,但在使用后也无从关注。

因此,若以「使用」产品全生命周期评估时,动力设备较非动力设备还需增加评估能源转换效率,好比,同样都是10年的中古车都能开上路,但油耗表现可能不尽相同,因此在现今中古汽车市场,便会透过行车电脑获取相关数据,用来评估车况价值。

举个案例,荷兰公司Bundles为洗衣服务提供商,采用「按次付费」的服务模式推广,Bundles本身非设备制造商,它与德国高端洗衣机制造商Miele合作,由Miele负责产品本身的循环模式,而Bundles透过物联网(IoT)科技收集洗衣机运转数据,并透过数据与使用者制定合理的使用费率,让使用者可以按使用量付费,而非均一价的费率。

同时,这些数据也提供Miele做为维修保养、产品设计、及使用时能耗表现的重要依据,更进一步还做到分散式的能源管理。此商业模式创造出利害关系人全赢的模式,制造商增加10~25%的市场占有率,节省35~50%成本。服务商获得15~30%的分销利润,并延伸洗涤剂等周边商品的贩卖利润。使用者获得优良的洗衣服务体验且无须投入高额费用。

总体来说,在动力设备下的循环经济商业模式,必须藉由资通讯科技协助,才能打造出完善的服务模式及有效评估全产品生命周期的价值。本次我们谈到能源的使用效率,下篇继续探讨「能源产业是制造业还是服务业」。

CircuPlus共同创始人与CEO。毕业于通讯研究所,却没进入电子业做研发工程师,而是一脚踏入创业的奇幻旅程,双栖于绿能与云端物联网产业,拥有8年实战经历,协助上市柜企业节能减碳。2018年成立CircuPlus创业生态系社群,提倡用资通讯科技推动循环经济,迈向经济成长与环境生态双赢的永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