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卫星产业蓬勃发展的浪潮中,低轨卫星(Low Earth Orbit;LEO)凭藉其低延迟、高带宽、低成本及全球无缝覆盖等特性,已迅速成为智能车队管理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
DIGITIMES观察,在自动驾驶、精准农业、跨境物流及公共安全等领域需求高涨下,各业者积极整合LEO技术,推动更全面的车队管理解决方案。这不仅加速车联网的商业化进程,也同时开启LEO产业的新一轮技术与市场竞争,其中有三大发展趋势特别值得关注。
第一、因车队管理长期依赖地面通讯基础设施,在行驶在山区、边境或矿区等地区时,常面临通讯中断的挑战,造成营运效率与安全风险隐忧,而LEO的出现,正好补足这一缺口。透过LEO低延迟特性,车辆可实时回传运行状态、位置与传感数据至云端平台,并透过AI进行监控与调度,将车队管理系统从被动监控,发展至智能决策管理,大幅提升车队营运效率与安全性。
第二、车队管理已成为车联网数据变现的主要途径之一。在产业生态链中,LEO营运商如SpaceX、亚马逊(Amazon)、Iridium、OneWeb及中系业者时空道宇提供基础连线服务;车队管理解决方案业者如Geotab、Samsara则将数据转化与分析,协助客户做决策,以优化车队营运效率。
另外,车辆制造商如Tesla、Rivian、John Deere、小松制作所(Komatsu)与吉利汽车则把卫星通讯功能整合到车辆,藉由Robotaxi、物流卡车或智能农机的落地应用来扩展获利来源。这样的多层互补模式,不仅提高车队营运效率,更让车队管理成为车联网数据变现的关键场景。
第三、在全球LEO业者竞局方面,美国业者如SpaceX的星链(Starlink)注重规模化;亚马逊则注重AWS生态结合;Iridium和OneWeb则分别聚焦于IoT应用和B2B合作。相较之下,中国的吉利集团则透过旗下时空道宇自建卫星网络,并将其应用于银河、极氪(Zeekr)车款与曹操出行Robotaxi,展现出垂直整合的策略模式。
DIGITIMES分析师余君涛分析,LEO卫星正推动车队管理进入新阶段,随着欧美业者以规模化与多样化扩张,中国业者则以自建与快速落地加速实践,全球LEO卫星商业化竞赛正全面升温。未来,智能车队管理将不再只是后端支持系统,而是车联网价值链的核心引擎,为产业创造新的商业模式与庞大成长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