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Infra Days 力倡开放架构 实现技术融合之创新 智能应用 影音
Event
EVmember

OpenInfra Days 力倡开放架构 实现技术融合之创新

OpenInfra Days Taiwan Committee主席陈中欣。
OpenInfra Days Taiwan Committee主席陈中欣。

随着众多数码科技争相成为世人新宠,辅以中美贸易大战、5G迈向商转等外在环境因素影响,此时此刻全球的科技产业正处于动荡之势;但尽管如此,依然无损于 OpenStack技术发展步伐,不仅持续推动诸多吸睛亮点的技术专案,相关应用实例也不断扩张,触角延伸到愈来愈多产业领域。

回顾2018年,台湾开源领域的年度盛会「OpenStack Day Taiwan」,正式蜕变为「OpenInfra Days Taiwan」全新面貌,除了承袭OpenStack的一贯精神与架构外,亦以「开放架构的智能、技术融合的创新」为核心,纳入更广泛的开源技术探讨。时至2019年,OpenInfra Days Taiwan Committee依旧延续2018年的活动型态,一方面针对多云、容器/微服务、软件定义一切…等等重要议题深入探讨,另一方面也锁定5G、AI、网安、Cloud Native等近期火红的新趋势展开精采的研究和讨论,内容同时涵盖OpenStack与其他重要的开源技术。

OpenInfra Days Taiwan 2019盛大登场,活动内容涵盖OpenStack与其他重要的开源技术。

OpenInfra Days Taiwan 2019盛大登场,活动内容涵盖OpenStack与其他重要的开源技术。

藉由络绎踊跃的与会人潮,显见OpenStack仍然深受企业IT从业人员、开源技术社群人士的关注与青睐,认同OpenStack有助于加快产业和社会的创新步伐,只因为OpenStack平台的种种演进,确实都能反映当前最新的数码科技发展脉络,亦充分呼应多数企业用户的殷切需求。

立足开放架构,实现技术融合的创新

OpenInfra Days Taiwan Committee陈中欣主席致词表示,众所皆知,各个产业应用场域布建的终端联网设备愈来愈多,连带产生愈来愈多的数据,这些数据资源,都能帮助业主快速调整商业决策、适时反应各类型事件,故而需要做实时分析与回应,使得边缘运算议题应运而生,此一趋势将随着5G时代的到来而形成常态。

无论如何,不管面对来自云端数据中心、地端数据中心,抑或介于两者中间的海量信息,企业都亟需做有效的管理,继而透过大数据分析、AI演算来强化未来的经营发展;整个过程中牵涉到许许多多的开源技术,也衍生许许多多的实作挑战,因此2019年OpenInfra Days以「开源智能整合,开放架构融合」为主要基调,安排包括OpenStack基金会执行总监Jonathan Bryce、工研院信息与通讯研究所所长阙志克、台湾人工智能学校CEO陈昇玮等专家发表精采演说,分别畅谈如何善用开源技术推动创新、如何透过 Bare Metal 的虚拟化与服务化来抢攻5G基础建设商机,以及如何藉由AI技术启动台湾产业转型的契机。

陈中欣说,OpenInfra Days Taiwan Committee委员们历经一年努力举办活动,过程中充满血和泪,但仍甘之如饴,无非是希望帮助台湾企业用户加快创新发展步调,另一方面也帮助台湾 IT 产业在硬实力外、迅速增强软实力,进而透过软硬整合加值,缔造下一波更多的台湾之光。

开源加速技术获取,突破数码化障碍

OpenStack基金会执行总监Jonathan Bryce,以「利用『开源』弥合创新差距」为题率先发表演说。他指出,迄至今日,全球企业或机构累积部署了上千万个 OpenStack计算核心,此外根据研究调查机构451所发布的报告显示,预估到了2023年,全球OpenStack商业市场规模可望达到77亿美元,亚太市场大约占有其中的三分之一强,今后的4年后将以36%幅度维持增长。

Jonathan Bryce强调,OpenStack之所以能维持强劲的成长力道,乃是企业急欲推动数码转型使然,担心如果没能尽快跟上数码化浪潮,唯恐在2025年「坠落悬崖」;唯有凭藉开源技术,方能协助企业突破数码转型的挑战、加速实现创新。谈到何谓数码转型的挑战,他则归纳了四点,分别是「IT预算的分配—需要在业务运营、企业增值之间做取舍」、「增添新服务的时间—需要数月甚至数年?」、「IT 人员分布—用户和厂商都在抢」,以及「市场缺少资深的技术专家—用户和厂商也都在抢」。

为何靠着开源能够克服种种难题?主要是基于几个重要特性,首先「开源属于每一个人」,并非财务负担能力较强者独享;其次「开源加速技术获取」,例如有来自50个国家的165个组织机构,共同参与了「Trian」(为 OpenStack第20版),因而加快了云端运算、大数据、容器/微服务…等等各个面向的技术创新;再者「社群是开源的土壤」,幸而拥有前述165个组织共计1,125位开发者的集体贡献,使得Train发展得如此成功。

至于Train加强了哪些内容?Jonathan Bryce重申该版本一共有多达25,500个被社群所接受的修改,堪称全球排在前三名最活跃的开源专案之一,它建立了几个非常重要的里程碑,包括强化软件RAID的支持能力,而Ironic(Bare Metal 服务)于硬盘失效、能够确保服务继续运行不受影响,再者也针对时下当红的 AI/ML(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加强支持、提供加速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等等。

值得一提的,OpenStack基金会在早先举办的开源基础设施上海峰会当中,特别颁发了「超级用户大奖」,包括百度、FortNebula、浪潮、无锡地铁、Rakuten等五位入围中,由百度脱颖而出赢得奖项,探究百度得奖的重要理由,在于将Kata Container整合到其内部与外部云平台的服务中。

论及其余四位入围者,FortNebula 主要是贡献OpenDev持续整合资源,提供100个测试虚拟机实例,用于测试OpenStack、Zuul、Airship、StarlingX等项目。浪潮系将客户应用系统上线的时间从 6 个月缩短至不到 1 周,并降低 55% 的维运成本。无锡地铁信息管理部建构了持续整合和持续交付流程(CI/CD),并且开发大数据与商务应用,建立近百台服务器、及一个统一的运算资源池并提供近1,500个虚拟机。日本乐天电信计划部署面向500万手机用户的数千个云端环境,现已拥有13.5万个OpenStack核心,预估未来将建构100万个。

Jonathan Bryce期许,明年的「超级用户大奖」有机会颁给台湾厂商。

5G Open RAN,带动实体主机租赁服务

工研院信息与通讯研究所所长阙志克表示,综观5G生态系,含括了无人机、IP Cam、智能手机等多样化的终端装置,位于 Fronthaul的无线接取网络(RAN)、Backhaul的 Edge、核心网络,以及各式各样的OTT业者。在技术架构上,最大特色便是「NFV」,把原本仅见于核心网络的软件功能,经由软件定义技术而拆解为许多段,以RAN而论即拆成中央单元(CU)、分布单元(DU)和线上单元(RU),其中CU与DU皆可建立于x86架构。

换言之,随着 NFV、Open RAN 等趋势的推波助澜,可望使台湾厂商有机会竞逐过去一直为专属电信设备商垄断的市场。

但阙志克认为,要找出仅能运行在5G架构的 App,其实极为有限,所以5G的卖点并非催生大量新应用,而是基于低延迟特性,加速边缘运算的发展,连带加速智能安防监控、新一代无人店、智能工厂等应用场景被付诸实现。

由此观之,边缘运算基础设施着实理当可观的商机,但如果真的要加以布建,过程中必然面临挑战,此乃由于,这些建设散布于各个基站的邻近之处,总数相当惊人,如何做到实时、无缝的管理,的确有一番难度。因此他乐观预期HaaS(Hardware as a Service)将因而兴起,因为透过租赁来获取硬件资源,借此满足CU、DU 乃至基站等建置需求,对营运商而言是颇具诱因的模式。

为此工研院端出研发多时的HaaS平台技术,足以帮助营运商强化管理机制,实时监控、调配运算与网络资源,快速回应市场用户的各种需求。实施步骤其实不难,依序是设定管理网络、插入服务器、将服务器连结交换器,接下来包括BMC设定和 Firmware 升级、服务器硬件能力的探索、服务器硬件的设定等程序,皆可由工研院研发的「BAMPI」(Bare-Metal Provisioning from ITRI)系统程序自动执行,且有能力计算VLAN的Spanning Tree 、也可巧妙突破VLAN ID 4096上限,这些对于HaaS 多租户管理皆属必要。

厚植基础建设,强化ML推展力道

身兼台湾人工智能学校CEO的陈昇玮强调,如今的 ML(机器学习)好比早年的Internet,都是推动产业升级的关键力量;AI无所不在,对于所有产业皆会造成影响,甚至会引发道德、法律等社会议题,因此不需要对AI的扩散范围予以设限。

根据国际调研机构预测,展望2030年,AI将为全球产业带来14% GDP成长,并缔造高达15.7万亿美元的巨大经济产值,正因如此,各国都将AI列为未来国力竞赛的重要一环。有监于AI的重要性,两年前由时任中研院长的廖俊智等人共同催生台湾人工智能学校,旨在实现「产业 AI 化的军校」、「领域专家+人工智能」、「让『找不到人才』不再是障碍」等目标。

截至现今,台湾人工智能学校已历经共计32次的开学、结业循环,一共培育出多达6,000名校友(来自1,500家企业)。

与此同时,该校也积极进行产业AI化现况调查,显示有86%企业认为需导入AI,至于推动AI应用的较大挑战包括了「数据不足/数据品质不佳」、「领导阶层认知不足」、「IT基础建设不足」、「人才招募困难」等等。

「AI所带来的改变才正开始,」陈昇玮说,以玉山金控的智能金融处为例,也不会为了诸如自动票影像识别、信用卡盗刷行为判定、精准房屋估价等几个成效不错的专案成果而停下AI发展脚步,所以任何企业现在投入AI都不嫌迟;但他提醒基础建设非常重要,如果没有这一环,别想做ML。

开源高手齐聚,传递IT新知

本次活动最后一场的上午议程,系由QNAP产品经理李飞鸿介绍其SD-WAN解决方案 QuWAN,以及PoE Switch、uCPE等边缘运算设备。其中引人瞩目的亮点,在于整合 NAS、网管交换器、PoE 等多功能的QGD 1600P新产品,以及植基于QNE操作系统的QuCPE用户端装置,可一举支持SD-WAN、NFV。

进入下午时段,大会悉心规划A、B、C三轨议程,个中蕴含了许多高人气的演说场次。比方说Wind River产品管理暨策略副总裁Glenn Seiler特别介绍StarlingX分散式边缘云专案,其以低延迟Linux OS(Centos)为底层,向上融合了Ceph、Kubernetes等其他开源专案,且可直接取用OpenStack各项服务,方便开发者将StarlingX 软件打包档案轻松部署于边缘端。

营邦企业(AIC)业务开发经理Simon Changou,说明其所提供的可组合式基础架构(Composable Infrastructure),系以PCIe交换器为轴心,藉由16 Lane PCIe通道连结带有GPU、储存与网络的外部服务器,以相对较小的投资、较大的灵活性承担AI或5G应用。

SUSE台北研发中心技术经理David Ko(葛伟民),阐述如何藉由Cloud Foundry 和 Kubernetes等技术实现更精进的应用交付管理;他指出随着Kubernetes窜红,Cloud Foundry已做出若干功能定位调整,例如透过Cloud Foundry Container Runtime(CFCR)专案、沿用BOSH部署与管理Kubernetes;利用Fissile 专案将 BOSH版本转换为Container Images及 Helm Charts;另藉由Eirini专案,允许可随时将容器调度机制抽换为Diego/Garden或Kubernetes。

除此之外,举凡迎栈科技(inwinSTACK)架构师陈建智分享在台建置逾250座Openstack的实战经验; 一零四信息科技工程经理廖伟凯,说明如何借助API-based IaC(Infrastructure-as-Code)、Terratest测试工具、Terraform部署工具、GitOps建立可靠 DevOps架构;双子星云端运算(Gemini Open Cloud)CEO符儒嘉阐释如何在原生云环境中妥善管理AI开发流程;EasyStack工程师Rico Lin介绍仍持续推进的OpenStack自动化裸机编排部署方法;Edgecore Networks工程师黄宇强,说明如何利用Bittorrent-based系统取代传统Unitcast、Broadcast或Multicast等方式,提高大量Bare-Metal OS的配置速度;乃至于来自大同大学智能物联网研究中心、施耐德电机、Mamotech、创云数据、Micron Technology、耀达电脑等其余众多单位所贡献的精采演讲,都获得不少听众肯定。

总括而论,OpenStack基金会希冀透过OpenInfra Days活动的举办,有效提高大家对于Open Infrastructure开放基础架构的认知,从而共襄盛举加入开源生态链,与更多IT专业组织或个人交流,联手打造创新优质的开发解决方案,终能强化台湾的产业竞争力,并且创造更多商机和就业机会。(魏于宁整理报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