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交通引领生活更便利 智能应用 影音
工研院
Event

智能交通引领生活更便利

  • DigiTimes企划

透过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才能为城市交通创造更高的附加价值。
透过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才能为城市交通创造更高的附加价值。

为了因应成长快速的运输需求,同时提供更节能、更安全、更舒适的交通服务,世界各国无不透过各种先进的电子、控制、电信、信息等技术,与运输系统结合,建立智能交通系统,以协助提升运输系统的管理效能。

严格说起来,智能交通系统所采用的技术,其实都是科技产业领域相当成熟的技术,许多管理系统也早已存在于既有的交通建设中,如台北市公车及捷运采用的悠游卡收费机制、路口交通号志自动控制系统、重要道路及桥梁的自动监控系统、高速公路电子收费系统等,其实都属于智能交通系统的范畴,但因为这些这些系统分属不同的管理体系,有的属于地方政府控管,有的由民间公司经营,在整合经营上有其困难度。

段标;国内大陆大举投入车联网建设

因此包括欧美日等国在发展智能交通系统时,多半是由中央政府主导,制定推动法案及编列预算。如国内大陆官方日前已经发布「交通运输业智能交通发展战略(2012-2020年)」,这是国内第一部通过政府文件形式发布的智能交通发展战略,希望能实现跨区域、大规模的智能交通整合应用和协同运行,全面提升城市交通管理和服务水准。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国内机动车数量庞大,根据国内公安部的数据,截至2012年6月底,国内机动车总保有量达2.33亿辆,与2011年底相比,增加826万辆,增长3.67%。其中汽车1.14亿辆,摩托车1.03亿辆。全国机动车驾驶人达2.47亿人,其中汽车驾驶人1.86亿人,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汽车消费市场。一旦国内有效实现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价值,更可能因此促成智能交通产业的形成。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国内大陆官方已经将智能交通系统的建置重点,放在如何实时获取及交互分享各种交通数据,除了智能运输系统(ITS)外,能够处理车与车(V2V)、车与路(V2R)及车与人(V2H)互连互通的「车联网(IOV)」,更是智能交通发展的重要关键。

要建立车联网,必须仰赖车载资通讯系统(Telematics),也让Telematics不再只是局限以封闭式或利用手机的方式提供影音、娱乐、导航、紧急救援等功能。经济部车载资通讯产业推动办公室(Telematics Promotion Office;TPO)指出,Telematics目前已经演进到第三代,主要是透过前述的V2V、V2R等手段与建置,将车、人及服务连结,提供安全警示与防护、提升效率、残障辅助与先进信息娱乐系统(Infotainment)服务。由于目前全球车载商用服务尚在第二代阶段,第三代服务正在规划开发阶段,台湾Telematics系统与服务,则是停留在第一代、第二代间,显然还需要继续努力,才能掌握第三代崛起的市场商机。

智能运输系统仍须政府通力合作

另一个攸关智能交通系统成败关键的应用,就是智能运输系统(ITS)。虽然现代的交通运输管理中心早已具备监看道路状况、路径规划、号志时制控制、紧急事故实时告警等功能,但在许多亚太地区的新兴国家,由于经济成长快速,交通基础建设未能及时配合兴建,目前正面临道路容量饱和、私人运具占有率高、大众运输使用率低、路网连结延滞且兼容性低等难题,未来的交通运输管理中心,将需要整合更多蒐集到的历史交通信息并加以预测分析,也让ITS有相当大的表现空间。

事实上,交通监控管理本来就是ITS领域中最大的挑战,未来的焦点将从目前的「实时监控」提升到「预测并预防」;从「设备数据蒐集」提升到「数据仓储整合预测分析」;从「事件侦测管理系统」提升到「决策支持系统与绩效管理报告」等,以期对更多的交通潜在议题,开发出可在弹指间运筹帷幄的功能。

因此,未来的ITS 产品与系统,必须能够解决包括环境、能源、安全、壅塞等各式各样的交通相关议题,同时也必须能满足对天然灾害及不可预期事故做出正确实时反应的需求,进而对加强民众生活品质有所贡献。

国内近几年来在ITS方面的投入及成果,内容涵盖各种资通讯技术产业,应用层面如先进交通及事故管理系统、电子收费和支付系统、车辆碰撞预防侦测技术、智能交通号志、实时交通、大众运输和停车信息系统等方面,最终目的均是希望能降低驾驶成本、减少交通拥塞、提高道路和车辆安全。

但由于国内各县市地方政府ITS 市场规模较小,在规划执行ITS 交通运输计划时都偏向单一且特定的用途,未能进一步整合应用的价值,且囿于政府部门冗长的行政程序及时程压力,往往各行其道、缺乏横向沟通。如何整合国内有限资源、由跨部会组织辅导相关产业确定ITS长期发展政策及方向、统合ITS相关技术应用与生活行销、提供长期稳定的计划经费、串联各地方政府ITS建设点、线、面之全貌等,将是有一发展ITS的政府相关部门值得深思的方向。

智能交通提升大众运输效率

智能交通系统若能顺利建立,带来的效益几乎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台湾的交通体系其实很没有效率。以台北捷运为例,目前虽已打造出90余公里捷运路网(已通车),每日搭乘人次超过128万,但仍只占台北都会总旅次的十分之一,相较香港捷运每天有305万旅次,90%民众使用公共运输系统的成绩,台北公共运输动能,显然还有提升的空间,台湾其他还在兴建或设计捷运系统的城市,更应思考,如何透过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为城市交通创造更高的附加价值。

台湾大学土木系教授张学孔指出,唯有将大众运输系统与都市设计及土地使用紧紧结合,方能符合台湾城市永续发展的目标。智能的交通应搭配「大众运输导向的城市发展策略(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 TOD)」,鼓励民众使用大众运输系统,政府应运用巧妙设计,让捷运车站穿梭其间,使居民、工作者、购物者才会愿意减少小汽车等个人运具的使用,进而促成更节能、更舒适、更安全的交通运输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