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科技防疫 化危机为智能制造转机 智能应用 影音
AIEXPO2024
member

落实科技防疫 化危机为智能制造转机

  • DIGITIMES企划

截至今日,麦肯锡与WEF累计评选出44家灯塔工厂,它们堪称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领头羊,善于利用数码科技优化业务流程、改变人员工作方式或促进营运系统创新。Enterprise IoT Insights
截至今日,麦肯锡与WEF累计评选出44家灯塔工厂,它们堪称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领头羊,善于利用数码科技优化业务流程、改变人员工作方式或促进营运系统创新。Enterprise IoT Insights

2019年底,工研院IEKCQM(台湾制造业趋势预测模型)团队发布2020年制造业产值预测报告,指出尽管台湾制造业仍将受到全球景气扩张减缓的压力,但随着台商回流挹注生产动能,可望带动产值走扬;预估2020年制造业产值为新台币19.18万亿元,年增率1.28%。

值得一提,肇因于AI应用、各国5G陆续迈向商转,将带动周边硬件和零组件需求攀升,使电子终端产品出货的成长率由负转正,预估2020年信息电子业产值年成长率达2.74%,表现优于金属机电、化学工业等其他制造业。

施耐德电机位在印尼巴淡岛的工厂,全面运用智能传感、预防性维护、厂区基准化分析、AR等各种技术实现最佳化营运流程,被喻为亚洲制造业数码转型的典范之一。FutureIoT

施耐德电机位在印尼巴淡岛的工厂,全面运用智能传感、预防性维护、厂区基准化分析、AR等各种技术实现最佳化营运流程,被喻为亚洲制造业数码转型的典范之一。FutureIoT

但专家提醒,举凡中美、日韩等贸易纠纷未停歇,乃至英国脱欧、地缘政治冲突事件频仍,可能为国际政经局势凭添变量,视为影响2020年台湾制造业景气的潜在风险,需密切观察。如今仍在2020年的开端,就已出现了预期以外的重大风险,杀伤力更甚于中美贸易战、英国脱欧,即是新冠肺炎(COVID-19)!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搅乱了制造业原本大有可为的新年展望。举例来说,按原本预估,2020年全球手机出货量上看14亿支,其中4亿支来自国内、10亿支来自海外;假设疫情在6月底平息,推估国内手机产能将打七折、降至2.8亿支,海外工厂虽可适时填补国内断链因素,但碍于生产力不如国内,因此产能将打八折、减至8亿支。如此将使2020年全球手机出货量降到10.8亿支,比先前预估数字掉了近23%,可能掀起涟漪效应,让半导体暨周边零组件等产业同蒙其害。

即使现今因新冠肺炎疫情延烧、处处充满负能量,但危机即是转机,台湾制造业者也许可趁此时重新思考一下,如何在全球供应链扮演更重要角色。比方说可凝聚上下游业者的共识,将工厂智能化与自动化的能量,从少数厂区扩散至整体价值链,使台湾制造业得以练就更坚强体质,从容应对全球的竞争。

师法灯塔工厂,具体展现4IR价值

谈及工厂智能化和自动化,大家都会以「工业4.0」为追求目标。至于象徵第四次工业革命(4IR)的智能制造,究竟如何落实,则需要由一些领头羊带头示范;近年由麦肯锡(McKinsey & Company)、世界经济论坛(WEF)联手评选出来的「灯塔工厂」(Lighthouse),表彰企业率先大规模运用先进技术、创新管理方式,打造出拥有显着经济效益的工厂,可谓智能制造的标竿。

若说制造业者想趁着现在,加速推动厂区的自动化、数码化与智能化,他们所能借镜参考的最佳典范,无疑就是灯塔工厂。

而就在2020年2月,麦肯锡公布最新的灯塔工厂入选名单,截至目前累积达44家,其中12家落在新冠肺炎疫情重灾区的国内,这12家企业中已有7家打通了端到端全价值链,能够善用数码科技,按需批量生产定制化产品,同时与供应商实时共享数据,快速因应市场需求变迁,故对抗疫情逆境的能力比一般工厂来得强。

在表彰灯塔工厂的同时,麦肯锡与WEF提出示警,有高达七成制造业者虽然尝试采用4IR技术,但迟未展现可接受的投资回报、或可衡量的改善成果,意谓仍无法有效实现大规模的制造创新,已有「永远落于灯塔工厂之后」的高度风险。具体来说,企业不宜为了4IR而4IR,应该以创造价值为唯一导向,并设法创造实际的示范案例,能从客户、产品、效益等维度出发,制定出最佳的数码化业务蓝图。

以某家获选为灯塔工厂的企业为例,已做到全厂智能化的地步,其工程师和作业员即便在同一条产线,也能「不见面生产」,同时兼顾「抗疫」与「稳产」两大目标,将疫情的冲击减至最低。究其主因,在于当前具备联网功能的产品可说愈来愈普及,因此得力于设备的智能化、开放的通讯标准,使得不管是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皆可轻易达到互联互通;举凡此种,都足以协助制造业缩短摸索期、少走冤枉路,加速挺进智能工厂、工业4.0等目标。

藉标准化、数码化与AI,推动智能工厂转型

在此前提下,所谓灯塔工厂的从业人员,根本不需到机台旁边,就能随时掌握机台的完整数据,从而了解机台的实际运行状况,达到线上监控的妙效;更有甚者,还可透过云端与人工智能(AI)技术,帮助管理者能够因应当下内外部的情势变化,灵活调整生产与营运决策,恒常维持人员工作效率与品质的最佳化。

一家公司如果拥有一座灯塔工厂,已经算是不了起的成就;但有些公司硬是了得,已打造出不只一座的灯塔工厂,理所当然成为台湾制造业者亟欲取经的典范。毕竟随着中美贸易战、新冠肺炎等严峻考验接踵而至,制造业在思考生产基地的迁移布局过程中,已体认到智能化与自动化不只是少数产线、少数厂区的事,而必须做到滚动复制、全境扩散,既然有企业步伐走得快、已缔造多座先进工厂,代表其典范转移的能力超强,自然是值得学习仿效的教材。

譬如施耐德电机(Schneider Electric),便是同时拥有多座灯塔工厂的企业,而该公司也曾利用公开场合,大方分享智能工厂转型的经验,强调转型并非仓促为之、须有中长期规划,首先要让旗下所有工厂与物流中心都采用同一套标准架构,如此才不会徒增管理困扰,也更能加快后续兴建新厂或新产线的脚步。

其次,当工厂架构趋于标准化时,理当能大幅降低数据收集的难度,成为推动工厂数码化的大好基础。再者则应该活用云端与AI技术,透过制程的可视化、复合式模拟,建立制程优化的模型,以增强应付混线、随时插单的定制化生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