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G/5G通讯技术加持 车联网规模快速扩大 智能应用 影音
EVmember
member

4G/5G通讯技术加持 车联网规模快速扩大

各大汽车制造商均自行开发车载系统,如福特汽车新推出的SYNC 3平台,便内建技术非常成熟的语音控制功能,可让驾驶者更专心在开车上。图片来源:福特汽车
各大汽车制造商均自行开发车载系统,如福特汽车新推出的SYNC 3平台,便内建技术非常成熟的语音控制功能,可让驾驶者更专心在开车上。图片来源:福特汽车

在万物联网时代中,不仅日常生活家电已具备联网功能,就连做为代步之用的汽车,近几年也成为打造智能生活不可或缺的关键角色。

在甫落幕的2017上海汽车大展中,众多汽车制造商都展示出多款具备联网功能的新车,就连身为半导体元件供应商的Bosch也在会场中以智行未来为主题, 展示未来时代的新时代驾乘概念车,以及为各汽车制造商打造的自动化、互联化、电气化智能交通解决方案,展现积极切入汽车与智能交通技术领域的决心。

法国NAVYA Technology推出的无人驾驶电动小巴士,是少数试验成功自动驾驶方案,可望在2017年底于台湾高雄亮相。图片来源:NAVYA Technology

法国NAVYA Technology推出的无人驾驶电动小巴士,是少数试验成功自动驾驶方案,可望在2017年底于台湾高雄亮相。图片来源:NAVYA Technology

在资通讯科技大幅进步、制造成本快速下跌的状况下,以往仅能够在高级汽车品牌看到的联网车载设备,已经成为中端车款的标准配备,甚至被当成入门车款的加值设备。

而在各政府积极投入打造基础网络环境、搭配日益成熟的云端服务下,也带动汽车制造商、 通讯业者投入发展车联网之列,根据Frost & Sullivan公布预估报告,在2022年将会有高达80%汽车将拥有车联网功能。

善用车联网机制  有助减少交通事故

如同时下常见的联网装置,车联网即是有个具备联网功能汽车、基础设施所组成的汽车网络,当所有车辆、基础建设、移动设备等均可自动交换数据时,只要再搭配运算能力强悍的云端平台,即可实时进行信息的蒐集、处理及应用,提供消费所需的行车信息。

举例而言,现今多数民众车辆中使用的车载系统,仅能提供行车路线规划等信息,未来当车辆可实时回报位置与接受云端平台的信息之后,当车载系统接受到前方有车祸发生的信息时,便会主动提醒驾驶者更改行车路线,避免误入道路拥塞的车阵之中,将交通事故冲击降至最低。

因此,美国运输部便规划在2017年底前通过新交通草案,强制2022年后问世新车需配备防止撞车的车联网装置,预估能避免或减轻非驾驶责失撞车意外达80%。

台湾工研院也早从2015年底开始,与新竹市政府、新竹县政府、交通大学及资策会等单位共同合作,于新竹县市安装「先进十字路口防碰撞警示系统」,可于车辆发生事故前3秒提供驾驶人来车警示,搭配路口电子看板提供用路人来车警示,还能透过路侧基站与车载机之间的通讯,提供驾驶人车内警示,达到降低肇事率的目的。

工研院表示期盼藉由实际场域测试的方式,逐步推广到全台各地之中,实现智能交通行车安全的新愿景,同时协助台湾厂商进军车联网产业。

只是要达成前述目标并不容易,毕竟车联网平台尚且没有共同标准,如BMW、Mercedes Benz、Audi、Volvo、Ford、Toyota、Honda等汽车制造商,都在发展自家的车联网系统,加上Google、Apple、Bosch等业者,也投入研发车载平台的工作,能否建构一套可相互沟通与交换数据的标准,将是决定前述计划成功可否的重要关键。

尽管美、欧、日政府有意携手推动专用短距离通讯(Dedicated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s;DSRC),作为车载资通讯技术的共同标准,但是全球最大汽车市场的大陆,则倾向采用以运营商基站为基础的LTE-V标准,因此恐怕还要一段时间才能看到共同标准问世。

智能车载百家争鸣  台湾厂商有发展潜力

在大陆高经济成长率的带动下,近几年新车销售量均达到8,000万辆以上,且多半以搭载原厂提供智能车载系统,只是若以车辆使用平均10?15年计算,至少仍然有超过5至6亿辆旧车量缺乏联网功能,也带动Bosch、TomTom等业者,投入开发新时代智能车载系统之列。

有别于汽车制造商设计的系统,现今协力厂商开发的智能车载系统,都是针对特定应用领域所设计,如过去常见公众车载与智能运输系统(Public Telematics and ITS)、车载移动应用(Mobile Applications in Automobiles)、线上诊断(Remote Diagnostics)以及影像行车事件记录器(Video EDR),以及因应防碰撞警示系统设计的专用短距离通讯系统。

在前述众多应用中,其中为车队管理设计的智能管理系统最为成熟,第三方业者会针对物流、保全、智能巴士及运钞车管理等营运特性,量身打造结合GPS、行车记录器等模块的智能车载平台,搭配可实时收集与分析数据的云端管理平台,即可达成有效管理车队运作的目标。

简单来说,云端管理平台会收集车载平台发送的信息,包括行车车速、行车路线、行车记录器等数据,系统会经过统一汇整之后呈现在管理者的屏幕之中,作为后续车辆调度、任务指派的参考。

长期观察全球车联网发展趋势的财团法人车辆研究测试中心认为,台湾车载资通讯产业链虽然相当完整,但是在全球车电体系相对弱势,加上台湾汽车市场缺乏规模经济,以致于有意投入新时代自主车载系统研发的业者甚少。

为此,台湾产业积极与国际汽车品牌接轨,朝取得智能车载服务供应商、实时交通信息供应商的资格,再透过水平整合方式扩大经济规模,才有机会在国际市场中取得一席之地。

专为封闭环境设计  NAVYA无人小巴士受欢迎

自从专做高级电动车的特斯拉(Telsa),一直尝试在自家车上推出自动驾驶服务之后,便让原本沉寂一时的无人驾车议题,又成为2017 CES展中的焦点。

其实全球投入自动驾车领域已有一段时间,只是在科技业者、汽车制造商对无人驾驶的看法不同下,苹果、Google等一度有意自行打造电动车,最终在考量汽车制造难度高、经济规模,以及对驾驶安全取得共识之后,两大阵营之间的合作反而趋于紧密。

近来在半导体技术制成大幅带动下,各类传感元件精准度比以往进步许多,也让汽车制造商得以开发出许多先进汽车驾驶辅助科技,如主动式定速巡航控制系统(Adaptive Cruise Control;ACC)、汽车防撞系统(collision avoidance system)、盲点侦测系统(Blind Spot Monitoring;BSM)、车道变换辅助系统(Side Assist)、主动式智能煞车辅助系统(Forward Collision Mitigation;FCM)、自动停车系统等等。因此,理论上只要搭配图资业者的地图信息,以及运算能力日益成熟的人工智能系统,基本上便可设计出一套自动驾驶系统。

但此种计划无法付诸实现的原因,在于自动驾驶系统上路尚且无法在短时间应付突如其来的意外,如有车辆恶意变换车道、行人突然穿越马路等等,所以至今仍然处在验证阶段。

福特汽车认为自动驾驶不应该局限在单台汽车,而是要建构在汽车为中心的智能交通系统中,车辆会参考基础设施、其他智能车辆提供的信息,采取最合适的自动驾驶方式,所以该公司预定将在大陆上海市的国际汽车城,测试左转辅助技术、依靠交通信号灯提供优化速度的自动驾驶机制。

市面上可看到较成熟的自动驾驶应用,主要将以行驶路线固定、专用车道的智能巴士,如法国NAVYA Technology推出的无人驾驶电动小巴士,即是针对封闭环境所设计,目前已在新加坡、澳大利亚、法国与瑞士等地上路载客,而该系统也将在2017年底于台湾高雄亮相,是台湾接触先进无人驾驶的最佳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