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前进2018桃园农博展示绿色智能农业 智能应用 影音
EVmember
DForum0515

大同前进2018桃园农博展示绿色智能农业

  • 吴冠仪台北

农博园区亮点地标的太阳能生命树,以大树造型结合单晶高效能太阳能模块的装置艺术创作,象徵台湾农民发展永续农业的新世界。
农博园区亮点地标的太阳能生命树,以大树造型结合单晶高效能太阳能模块的装置艺术创作,象徵台湾农民发展永续农业的新世界。

于4月4日至5月13日举行的「2018桃园农业博览会」(以下简称「农博」),利用30公顷面积的展区,一举启动六大主题专区、25展馆,并在「循环经济」、「绿色生活」、「地景艺术」、「科技农业」等四大主轴下,智能整合现有科技应用及绿色能源,展现未来农业的风貌。

综观本次农博的亮点,可说相当多,例如「绿迷宫」、「锦鲤园」、「花漾馆」或「茶香庄」…等等,但其间称得上意义非凡的,莫过首创区域型智能微电网,整个园区全数采用太阳能等再生能源,并涵盖太阳能生命树、光电廊道、温室屋顶、清洁队办公室屋顶、光电步道、光电埤塘等众多发电区,平均达到80~100%供电率,几近自给自足;这套智能微电网系统的规划设计、施工建置乃至后续维运,皆由大同公司提供。

大同透过绿色能源、智能管理系统、传统农业技术的结合,展现全方位智能温室控制系统、病虫害防治技术、区域化智能电网等多重能量,扎实地打造出绿色智能农业情境。

大同透过绿色能源、智能管理系统、传统农业技术的结合,展现全方位智能温室控制系统、病虫害防治技术、区域化智能电网等多重能量,扎实地打造出绿色智能农业情境。

大同公司不仅协助农博打造智能微电网,更名列「绿色方舟馆」五大指标性参展企业之一,以智能节能管理为轴心,针对智能电网、智能农业及智能家电等关键主题,呈现丰富展示内容。而绿色方舟馆为农博斥资新台币5,000万元建造而成,不仅展馆外观采绿建筑设计,且馆内的展示,也围绕绿色能源、绿色运输、植物工厂、科技农业、节能照明及水资源循环等绿能科技主题。

以智能节能为核心,铺陈三大展示主题

针对三大展示主题,大同公司行销暨策略规划处处长杨胜帆强调,每一项皆有相当明确的诉求。有关智能电网,大同期望让观展民众清楚得知农博全园区发电、用电等相关信息,包括利用再生能源发出多少电力,对应的经济价值是多少,及降低多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以提升民众对于再生能源的意识。

至于智能农业,大同藉由「智能温室」概念的铺陈,告知消费者、乃至小农或青农,即便完全不喷洒任何农药,纯粹透过有机栽培的生长过程,结合植物性病虫害防治技术,亦能繁衍鲜美红嫩的草莓,甚或金线莲等高经济价值作物。

在智能家电方面,展示内容包含了空调、电锅等常见电器,尽管表面看来简单,但却蕴藏着聪明内涵,譬如人们外出却忘记关闭冷气,系统会主动通知,让你从线上进行关闭,更有甚者,系统可学习消费者的个人化情境,比方说几点返家、习惯的室温为何,适时提供个人化情境管理服务,让消费者备感贴心与便利。

利用储能,化解再生能源不稳定性

环顾农博园区,不管是区域型智能微电网,或太阳能生命树、光电廊道、光电步道、光电埤塘等发电设施,皆由大同所建造,显见大同在农博所呈现的鲜明形象,无疑就是绿能,这也是该公司相当引以自豪的一环。

杨胜帆说,农博自4月4日开展迄至4月18日,短短两周所累积的减碳量,已相当于26万棵树的减碳效果,可谓成效斐然。

此外凭藉太阳能发电,即供应30公顷园区逾8成、甚至100%电力,亦令人为之惊艳;但他认为,利用太阳能在特定区域进行发电,其实不困难,真正难度更高、却更具效益价值的技术,乃在于储能,意即把用不完的电存进储能电池,尔后万一突发性断电,便可将先前储存的能源提供予邻近区域使用,而此次大同所欲凸显的展示重心,不只有太阳能发电,也包含储能系统。

透过多项发电设施的兴建,在在彰显大同在太阳光电系统的应用设计实力。今年首度出现于展区的光电步道,其实是一条可行走的太阳能板步道,它显示的意义在于,太阳光电系统不仅能被架设在屋顶或地面,也能铺设于一般人行步道,但与一般传统太阳能板不同之处,在于步道型系统采用轻量化模块,且针对表层做特殊调整,借此提升摩擦系数,以确保路人行走安全;不仅如此,原本不少人担心诸如脏污或建物遮荫等效应,可能影响其发电效率,惟后来经由实测,证明影响幅度不如预期大,更加凸显此类系统的实用价值。

在2017年即成为农博园区亮点地标的太阳能生命树,2018年依旧吸睛。杨胜帆透露此树从设计到施工,充满诸多困难与挑战,既要防风、防水、发电又得供观展民众充电,更要确保这个高12 米、宽14 米大型结构,不致因为「头大脚小」之形状而丧失稳定性,仍足以耐受台风、强风的侵袭;不仅考验大同在于太阳能板、结构的设计工艺,更考验大同的施工品质与维护能力,幸而历经1年多的试链,期间不乏台风、强风的干扰,但太阳能生命树仍然挺立。

智能温室控制,增进农作物品质

无庸置疑,这回大同针对智能农业、智能温室等题材所展现的企图心,丝毫未低于智能电网。杨胜帆剖析背后战略意义有二,首先台湾每年因台风而导致的农作物损失,平均高达60亿元,小农或青农若能透过智能温室技术产制蔬果,便无惧于风灾侵扰,维持高收成率,甚至进一步发展精致农业,凭藉高经济价值作物赚取更高利润。

其次毕竟小农、青农不似老农经验丰富,未必掌握让作物健康生长的诀窍,如今借助大同的全方位智能温室控制系统,便可透过其中8大传感、3大情境、7大控制等多重机制,辅以大数据学习能力,自动针对不同农作物提供最佳生长环境,并增进农作物品质,帮助小农与青农弭平知识与经验缺口。

以夏季为例,通常容易产生温室内高温问题,一旦善用全方位智能温室控制系统,便可利用温湿度传感器侦测温室内的温度、湿度,再藉由云端智能监控平台实时监测环境状态,接着搭配制水机控制湿度与冰水机,就能实现温室降温系统的最佳化。

前述所指的「8大传感」,含括温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土壤、下雨、风速风向、储水水位,及用电用水;「3大情境」为日间、夜间与防台;「7大控制」则涵盖光照补光、土壤浇灌、空调降温、温湿度控制、通风控制、水墙降温,及排程控制。

不可讳言,稳定的电力供给,对于实现智能农业应用,是极为重要的环节,只因为任何停电事故,都可能导致农作物死亡,将农夫心血毁于一旦。尤其多数农场处于偏远地带,位在电网的边缘,可能经常遭遇电力不稳定状况,使得此问题变得更加棘手。

为此大同取材智能微电网相同概念,协助打造分散式农事智能温室电网,标榜可架设在各地特色植栽温室,整合如风力、太阳能等再生能源,并且结合储能系统机制,能够适当地分散与分区供应不同温室的用电,形成自给自足的智能农业温室;同时导入制水机与温湿度环境监控系统,有效利用缘色能源,建构区域型独立农事生产环境。

总括而论,因应2018农博,大同透过绿色能源、智能管理系统、传统农业技术的结合,展现全方位智能温室控制系统、病虫害防治技术、区域化智能电网等多重能量,扎实地打造出绿色智能农业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