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荣科技以高度定制化能力 开创物联网应用的新价值 智能应用 影音
Event
DFORUM

慧荣科技以高度定制化能力 开创物联网应用的新价值

慧荣科技(Silicon Motion)产品企划部协理黄士德(Stanley Huang)。
慧荣科技(Silicon Motion)产品企划部协理黄士德(Stanley Huang)。

物联网(IoT)的智能应用一直在探索不同产业与使用场域的各种可能,在不断的变动、更新与微调之下,使用者体验获得改善,也助长多元化的智能应用纷至沓来,慧荣科技(Silicon Motion)产品企划部协理黄士德(Stanley Huang)认为,随着工作与生活场域中逐渐充斥着各式各样的传感器后,大量由传感器所蒐集到的数据,需要找寻一个有效的储存方式来加以存放。

如果一切都要传递到云端机房,成本效益非常不划算,所以透过人工智能(AI)与边缘运算(Edge Computing)的技术,适时提供原始数据的处理、识别,甚至运用AI推论的半导体解决方案,将数据加以特徵化与标签化,再储存到云端,整合到IoT的解决方案中,推动一股新兴的技术变革。

边缘装置在这波变革扮演重要而积极角色,最显着的效果展现在视讯影像与声音的识别上,黄士德就举出大陆在道路系统上大量部署视讯摄影机,往往十字路口上装设多达8台摄像镜头,视讯串流数据被拍摄下来之后,经过边缘装置的识别后再上传到云端移动控制中心,所以警察调阅录影档案不用爬电线杆,政府的数据中心提供绝佳的便利性。

其他的应用如空拍机整合人工智能的识别功能,帮农夫数出一亩西瓜田的西瓜收成数量,或是帮养鸭人家解决河滨养殖四处游走的鸭子计数的问题,更多的智能农业的各种新型态的AI与IoT整合的智能应用,不断展现璀璨缤纷的使用典范,隐身其中都随时随地可以看到半导体解决方案提供让这些美梦成真所彰显的价值。

终端到云端数据传输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储存装置不可抹灭的价值

IoT技术紧紧关联着三大主要的半导体芯片,分别是传感器、微控制器(MCU)与通讯系统芯片,黄士德强调储存装置虽不列名其中,但是从终端到云端的数据传输的每一个环节,都有不可抹灭的角色,尤其是NAND快闪存储器(NAND Flash Memory),在处理速度与成本的整合优势下,大量使用在这些不同的技术端点与装置上,由于每一种应用场景都不相同,搭配不同的数据连接界面与储存的设定,都需要快闪存储器控制芯片来加以量身订做与定制化设计。

慧荣科技是全球快闪存储器控制芯片的领导厂商,在过去十年,慧荣的控制芯片累积出货量超过50亿颗,执业界之牛耳,快闪存储器控制芯片本质上首先需要能够支持全球六大NAND FLASH存储器大厂的产品,由于存储器芯片的制程技术节点因为逼近电子物理尺寸的极限,当集成电路的线宽无法再密集化之后,所以朝向3D结构发展,今年即将大量量产的96层存储器芯片,慧荣的控制芯片也会同步上市,展望下一阶段的128层3D NAND存储器,也将指日可待。

再者,储存装置的传输界面一直是效能的重要指标,目前锁定未来两大方向,首先是PCIe NVMe在消费性与企业级SSD的应用,其次是UFS在移动设备上的应用,在快闪存储器数据传输速率上的提升也从单通道533 MB/S推升至800 MB/S之后,由于PCIe可以用平行并联的多通道方式传输数据,比起SATA界面的速率,更可以充分满足需要大容量与高速传输的存储器的应用,但是无庸置疑的,存储器控制芯片利用韧体(Firmware)所支持的大量定制化的功能,仍是NAND快闪存储器可以进一步普及的幕后最大功臣。

从快闪存储器控制芯片到数据中心的储存解决方案,迎接新挑战

由于4位元储存单元(4-bit-per-cell)的QLC技术今年已经产品化并成功量产,比传统TLC的3位元储存单元还多一个位元,好处是存储器容量更大,但缺点是可靠性与写入性能会比TLC低,因此QLC对控制芯片的技术要求更加严格,所需的存储器单元的错误更正码与软硬件协同动作就需要考虑更为周详,但是容量因此而增,价格可以再更低,将刺激更多的应用,未来发展实在令人期待。

黄士德认为这些快闪存储器控制芯片的新发展将帮助慧荣拓展数据中心储存装置的市场,瞄准数据中心所用的SSD储存解决方案与应用,拓展新商机,并持续投资包括软件、韧体与硬件的整合技术,2017年并购了大万亿科技(Bigtera)构建软件定义储存管理系统,以满足数据中心对SSD装置所需要的管理需求。

至于目前在物联网应用领域,慧荣仍以消费性与企业级SSD与移动设备所需的eMMC/UFS的快闪存储器控制芯片为当红的产品线,并从容面对物联网未来的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