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再生能源论坛助台湾超前布局绿能科技 智能应用 影音
TERADYNE
ST Microsite

UL再生能源论坛助台湾超前布局绿能科技

工研院绿能与环境研究所所长王人谦博士
工研院绿能与环境研究所所长王人谦博士

一直以来,台湾的能源使用高度仰赖进口,进口比重甚至超过98%,因而产生几个重大挑战。首先是能源风险,可能因国际局势不稳导致石油、煤或天然气价格剧烈波动,大幅影响台湾的电力供应成本;其次台湾主要依靠火力发电、核能发电,两种方式皆可能造成环境污染。

在此前提下,如何将台湾打造成为绿色科技岛,同步建构能够切入国际的绿能科技链,提高内需能源的自主性,这些议题不管对产、官、学、研各界来说,无疑至关重要,更是现阶段台湾非常重要的发展契机。值此关键时刻,长年在国际能源创新的发展扮演安全与信任后盾的UL,特别采取在线论坛形式,于日前举办为期三天的「2020再生能源趋势暨技术在线论坛」,邀集国内外产学界领导菁英和UL资深专家,针对台湾布局、世界脉动、科技新趋三大构面,铺陈九大核心专题,紧扣「信任布局成就再生永续」主旋律,探讨再生能源领域在于技术、实务与安全的发展之道。

工研院产业科技国际策略发展所经理王孟杰

工研院产业科技国际策略发展所经理王孟杰

德国 EnergyBus 协会主席杨模桦博士

德国 EnergyBus 协会主席杨模桦博士

台湾电力公司再生能源处处长蔡英圣博士

台湾电力公司再生能源处处长蔡英圣博士

UL再生能源首席工程师Daniel Liang

UL再生能源首席工程师Daniel Liang

UL身份识别管理部资深方案架构师薛正

UL身份识别管理部资深方案架构师薛正

UL能源系统首席工程师Jason Hopkins

UL能源系统首席工程师Jason Hopkins

UL副总裁暨能源电力科技部总经理Jeff Smidt

UL副总裁暨能源电力科技部总经理Jeff Smidt

UL副总裁暨台湾总经理陈宗弘

UL副总裁暨台湾总经理陈宗弘

DIGITIMES总经理暨社长黄钦勇

DIGITIMES总经理暨社长黄钦勇

掌握能源转型契机,在国际赛局中赢得信任

活动一开始,由UL副总裁暨台湾总经理陈宗弘发表致词。他表示经由联合国永续发展目标(SDGs)的制定,大大加快再生能源的转变速度,使「能源转型」成为兼具经济面向、延缓气候暖化等多重利基的趋势,世界各国纷纷将再生能源列为开发重点。

「面对这一波能源的新契机,台湾绝不能缺席!」陈宗弘说,众所皆知能源转型是台湾近年最重要的能源政策,政府规划在2025年将再生能源发电占比提高到20%;与此同时也期望在技术规模上建立领先优势,争取打入国际绿色供应链。

随着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导致国际间绿能发展步伐暂时停歇,而世界经济秩序也重新洗牌,反观台湾得力于防疫绩效优异,百业活动大致正常;促使UL策划此次以再生能源为主题的在线论坛,希望借重台湾的高科技经验与能力,促使台湾产业超前部署再生能源技术并形成规模,且能有效掌控电网安全、稳定与效率,真正转型为傲视全球的绿能科技岛。

陈宗弘指出,经由三天在线议程,将引领听众理解台湾在政策面的布局、实务建置的规划,还能掌握世界脉动;同时将探讨新的安全标准、风险控管、最佳化管理与网络信息安全议题。总之唯有建立安全可靠方面的共识,台湾才能在这场再生能源的国际赛局中赢得信任,唯有信任,才能推动绿能世界永续前进。

推动前瞻布局,建构再生能源科技岛

首日议程,由工研院绿能与环境研究所所长王人谦、UL再生能源首席工程师Daniel Liang,及台湾电力公司再生能源处处长蔡英圣依序发表演说。

王人谦表示,再生能源本身有其特色,不会有碳排,有助于温室气体的减量。中华民国政府基于永续发展需求,早已订定2025能源转型规划,其中有四点十分重要,包括将再生能源(主要发展项目为太阳光电及离岸风电)的发电占比提高为20%,天然气的燃气发电增加到50%,此外将燃煤、核电的发电占比分别降为30%和0%。

不论能源如何转型,基于民众观点,皆须满足四大方向,首先要确保电力稳定供应,需有不同的能源来源相互搭配;其次量入为出,藉由提升能源效率,来降低能源滥用;再者须让再生能源、传统能源在同一系统上获得良好整合,达到供电最佳化;最后引进储能系统,让供电的变动平滑化,提高电网稳定性。

至于科技研发,工研院现今的重点工作包括发展低成本高效率矽晶TOPCon太阳电池、开发转换效率达28%的堆叠型太阳电池;透过「先示范、次潜力、后区块」,完善推动风力发电方案与基础建设;与电业密切配合,藉由实际需求展开智能电网技术研发与雏型产品设计;发展储冰、储热、储能,以抑制尖峰电力负载。

来自UL新加坡的Daniel Liang,畅谈再生能源储能系统(ESS)的风险控管。他说储能系统具有诸多潜在效益,包括可赚取电价差、参与电网的辅助服务以获取收益,还可进行移峰填谷,避免因为输电能力限制而导致再生能源电站「弃风弃光」。

但ESS用于再生能源时也可能带来风险,像是因锂电池热失控而酿成火灾、系统技术和容量选择失当,及因电池充放电导致ESS绩效衰减。如何有效规避风险?Daniel Liang建议,须采用合格的第三方独立工程师服务,如此才能准确掌握储能系统复杂多样的经济性,精确控制个个专案阶段的风险。

台电的蔡英圣指出,台湾当前最大的再生能源光电案场为台电所建立,位在彰滨工业区,不仅设置34万片太阳光电板,旁边还设置风机,未来将导入储能系统,成为最完善的再生能源案场。

未来预估到2050年,全球再生能源的发电占比将达63%,其中太阳光电占33%、比重最高,同时间化石燃料持续下降到18%。足见能源转型的重点正是再生能源,再生能源的发展对电业影响至钜,只因过去电业皆为综合性发展,兼有发电、电网、配售电等业务,如何朝电网中立的目标进行转型,实为今后重要课题。

蔡英圣强调,在台电努力下,台湾绿电市场已迈向自由化,接续实现「友善并网」、「扩大量体」和「系统稳定」等目标。截至2020年3月2日累计并联4.18GW,另将藉助智能调度与发电、需量反应、强化储能系统应用准备等措施,持续确保系统稳定。

洞悉世界脉动,展开安全可靠之部署

第二天议程,由DIGITIMES总经理暨社长黄钦勇、工研院产业科技国际策略发展所经理王孟杰,及UL能源系统首席工程师Jason Hopkins接续发表演讲。

DIGITIMES的黄钦勇表示,不管你喜不喜欢,2020年绝对是一个关键性改变的时代,只因有人工智能、物联网、美中贸易大战、病毒肆虐等太多变量接踵而来,对供应链造成莫大冲击。

面对剧变,黄钦勇分享他的专业见解,首先他认为现今不是摩尔定律、而是摩尔列车,因为有许多技术同时在发生中,所以当前处在黎明前的黑暗;其次企业面对混沌多变的市场,务必精耕细作、分众经营,例如数人头的商机来自新兴市场,即需懂得和印度、印尼、菲律宾等国打交道;再者NVIDIA的黄仁勳曾说「软件吃掉世界、AI吃掉软件」,意指硬件全无价值?当然不是!但台湾必须积极推动软硬整合、开创智能应用,让硬件继续发挥高价值。

工研院的王孟杰,为听众解析再生能源市场新趋势。他强调从政府的角度,通常会支持一些成本仍高、或技术相对不成熟的发电技术,过去的太阳光电便是政府积极扶持的对象,但现在太阳光电成本已压到一般民众可接受程度,因此政府转而关注离岸风电。

问题来了,过去以基载能源支持再生能源发展,若未来再生能源占比突破50%,如此不稳定怎能成为新的基载能源?促使各方开始讨论储能,只因储能有助让再生能源转为稳定基载电力;因此各国投资再生能源之余,也积极投入衍生的电网配套措施、甚至投资得更多。

这些衍生的新兴发展议题,包含:「风光共构」,同一场地既有风力发电、也有太阳光电;「再生能源韧性化/有效化」,因应再生能源的间歇性和不可预测性,使之更稳定、更安全;「浮体式离岸风力发电」,浅海地区开发趋饱和,但深水区设置固定式离岸风电的难度高,须采取不同技术来因应;「氢能社会/褐煤产氢」,为先进国家希望发展的新能源型态,因为氢是最乾净的能源,所以有意透过氢能大建设,扩张新的经济投资。

UL的Jason Hopkins,将分享重点摆在国际上针对微电网的「UL 3001」标准,期望运用基于危害的安全工程,产品认证,设计要求及现场测试的系统方法,可针对未知组件、未知的最终用途、潜在的未知危害,以及无法测试的环节加以突破,找出依然可以执行评估、测试、验证的做法,不仅在单一元件层面,更包含系统层面,以确保分散式能源系统设计、整合与运作的安全性,同时保障电网运作效能。

紧扣科技新趋,实践最佳化分散式能源管理

最后一日议程,首先由UL副总裁暨能源电力科技部总经理Jeff Smidt发表引言,他重申UL长年坚持一项使命,便是透过「信任」,以安全、可靠、可持续的方式将技术推向市场,造福所有人类;如今面对再生能源亦沿袭一贯做法,创建标准并进行评估,针对技术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促使再生能源不断创新。

接着德国EnergyBus协会主席杨模桦登场演说,他指出电池储能在电力市场未来发展过程中,扮演一个改变游戏规则的关键要角;电力发展的首要方向是「永续」,当过去的中央、大型发电系统,走向小型、分散的发电系统,如何继续维持稳定度与可靠度,自然有诸多挑战要克服。其次重点在于能源效率,当走向分散式发电系统时,如何确保大量节点个个皆有优异发电效率,也是重大考验。

谈到解决之道,杨模桦认为第一个重点是Buffering,利用储能系统做为缓冲,好让每个节点实时调整、维持稳定;因此业主必须善用ICT技术,确保电力流、信息流的畅通,既知道电力如何配置、往哪个方向走,又能随时根据信息的变化做出实时回馈与调配。他很认同UL所言「信任布局成就再生永续」,面对智能电网的未来、再生能源的永续发展,电池储能即是居间赋予「信任」的推手。

三天内两度登场的UL再生能源首席工程师Daniel Liang,阐述分散式混合能源系统的最优化配置;所谓分散式混合能源系统,便是再生能源加上储能系统。他指出,储能系统的电池价格,过去五年大降逾六成,因此愈来愈多的案场已能承受储能系统的建置成本。

搭配储能系统的主要益处,在于可为再生能源带来极大灵活度,同时带来可观的经济效应,可藉由电价差、电网的辅助服务获致可观利润。但设计一个分散式混合能源系统,有来自技术上的难点、法规上的难点,以及火灾风险上的考量需要留意。

Daniel Liang建议,若能执行前期可行性分析,寻找最佳配置与经济效益,可在过程中一并预测未来的风险,并制定防范措施;譬如HOMER Grid应用软件,即是非常适用于混电项目前期技术、经济可行性分析的工具。

最后登台演说的UL身份识别管理部资深方案架构师薛正,将焦点摆在重大基础设施的网络信息安全。他说,不少人觉得网安是一个神秘复杂的议题、他不否认这个观点,因为比起Safety,Cyber Security的确更不简单。

「Safety是意外,但Cyber Security不是,全部都是蓄意的,」薛正说,当你面对意外或非意外时,需要花费的心血和防御大不相同;Safety安规所定义的威胁,变化其实不大,但在网安世界,需要假设的条件多得多。黑客会刻意隐瞒他们的攻击手法,不断与IoT设备、智能装置或IT系统互动,不断尝试夹带一堆杂讯欺骗电脑系统,颇难防范。

网安是复杂领域,无法100%保证零风险,但仍可从不同面向去介入、管制,例如依循IEC 62443标准,针对Component、System、Asset Owner三个层次进行安全维护与管理,让网安风险达到可被接受的程度

总括而论,UL期望透过三天的丰富议程,为台湾产业带来更多启发,从而把握「全球产业彷佛被按下暂停键」的绝妙时机,加速发展再生能源与储能系统、推动能源转型,让台湾一举成为具国际竞争力的绿能科技岛。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