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Stack Day Taiwan登场 OpenStack进化OpenInfra 智能应用 影音
工研院
member

OpenStack Day Taiwan登场 OpenStack进化OpenInfra

OpenInfra Days Taiwan 2018盛大登场,呈现崭新的面貌。
OpenInfra Days Taiwan 2018盛大登场,呈现崭新的面貌。

台湾开源领域的年度盛会「OpenStack Day Taiwan」盛大登场,2018年呈现崭新的面貌,OpenStack蜕变为OpenInfra。OpenInfra承袭OpenStack精神与架构,进一步广纳开源技术夥伴,继续在云端世界成长茁壮。2018年主题聚焦「开放架构的智能、技术融合的创新」为核心,探讨多云架构与部署、容器开发、分散式储存、软件定义等议题,并从AI、边缘运算、5G物联网等领域出发,展示各项实际的案例分享及技术交流。

OpenStack Day Taiwan Committee委员长陈中欣作为引言人,他指出2018年活动邀请到多位重量级讲师分享OpenInfra最新趋势,名称将扩大到更广泛的议题,邀请更多生态链夥伴一起加入。包含多云架构与部署方面,有私有、公有、混合云IT基础架构与服务业者;在Infra、5G与物联网领域,探讨Edge Computing 、5G、物联汇流、IoT装置、应用服务开发实务案例。

OpenStack Day Taiwan Committee成员。

OpenStack Day Taiwan Committee成员。

OpenStack Day Taiwan Committee委员长陈中欣。

OpenStack Day Taiwan Committee委员长陈中欣。

OpenStack基金会执行董事Jonathan Bryce。

OpenStack基金会执行董事Jonathan Bryce。

大陆云原生运算基金会董事Keith Chan。

大陆云原生运算基金会董事Keith Chan。

HyperHQ共同创始人暨CTO王旭。

HyperHQ共同创始人暨CTO王旭。

国家高速网络与计算中心博士赵逢毅。

国家高速网络与计算中心博士赵逢毅。

工研院ISTI产业分析师魏伊伶。

工研院ISTI产业分析师魏伊伶。

InwinSTACK首席技术开发师金山。

InwinSTACK首席技术开发师金山。

NetApp云端基础架构事业群资深顾问李新夏。

NetApp云端基础架构事业群资深顾问李新夏。

Red Hat解决方案架构师黄秉钧。

Red Hat解决方案架构师黄秉钧。

SUSE资深云技术架构师苏显扬。

SUSE资深云技术架构师苏显扬。

太奇云端总经理李承勳。

太奇云端总经理李承勳。

捷鼎创新亚太区业务经理林裕焜。

捷鼎创新亚太区业务经理林裕焜。

Wind River区域销售副总裁韩青。

Wind River区域销售副总裁韩青。

Nokia总监廖伟任。

Nokia总监廖伟任。

台湾云协/工业技术研究院副组长李肇棠。

台湾云协/工业技术研究院副组长李肇棠。

台湾云协/工业技术研究院资通所技术副理曹伯瑞。

台湾云协/工业技术研究院资通所技术副理曹伯瑞。

台湾云协/工业技术研究院资通所技术经理黄俊杰。

台湾云协/工业技术研究院资通所技术经理黄俊杰。

安图斯科技解决方案架构与整合处处长蓝郁修。

安图斯科技解决方案架构与整合处处长蓝郁修。

技嘉/工研院副组长Allen Tzeng。

技嘉/工研院副组长Allen Tzeng。

数码无限软件总经理陈文裕。

数码无限软件总经理陈文裕。

资策会工程师周育纬。

资策会工程师周育纬。

软件定义一切则看到软件定义存储、网络、基础设施应用趋势,最后还有近年最夯的话题AI人工智能 ,探讨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他最后指出,希望今天与会者能带着丰硕的收获,并期待台湾IT与开源的发展更上层楼。

解密OpenStack发展现况 OpenStack市场规模达61亿美元

接着上场的是OpenStack基金会执行董事Jonathan Bryce,他带来OpenStack的发展变化并解释OpenStack改名OpenInfra的原因。基金会认为,随着用户整合和开放源代码技术,在各种垂直产业运作后,基础设施实际上要比OpenStack涉及的范围更多。因此OpenInfra象徵更多开放代码、开放设计、开放开发、开放社区,让软件基础设施开源给更多企业。

接着,Jonathan Bryce举出几项关键数据,第一,根据基金会调查,当前OpenStack基础架构所运作的CPU核心数量,在全球已超过1,000万个。第二,预估未来12个月内,全球高达71%企业为使用OpenStack的用户,并部署到其生产环境。第三,也是最后一项相当重要的数据,2018年的OpenStack市场规模,估计上看61亿美元。

Jonathan Bryce接着展示OpenStack的多元架构,包含底层的shared services,往上一层有networking、bare metal、storage应用及compute运算,再往上层还有application lifecycle、workload provisioning及web fronted、API proxies。其中,最重要的消息是Nova提供的vGPU支持,将执行多个版本之间的升级,且允许用户一次从多个版本的原始版本,升级到用户期望的最终版本。比过去18个月前,单一版本的维护将扩展到更多维运分部。

接着,他提到OpenStack现在不单单只用于数据中心,同时也开始被应用到科学研究及基础设施的运作,像是交通、医疗、零售等各行各业。正因为各领域对OpenStack、云端、基础架构的需求不同以往,现在更需要AI机器学习、容器、ML、serverless,也间接促使数据中心之外的边缘运算其开源软件有更多需求。

这也导致系统结构正朝多样化发展,包含ARM、x86、power架构,又或是用户在GPU和FPGA的环境下,容纳各种开源解决方案一起搭配使用,包含Airship、Kara Containers等超过35种的开源方案。

这个论述也引导听众思考,过去云端都在标准硬件基础上协作,但现在云端的生态变的更加多样化,像是因应AI和机器学习的各项技术,唯有选择开源,才是最能解决问题的最佳路径。

不过Jonathan Bryce建议,OpenStack基金会意识到,开源不单单只是开放式基础设施的代码转换,更重要的是建立开放式基础设施社区(community),而社区中最最关键的要素在于「人」。不论是全球大型企业像是AT&T、GAP、腾讯,又或是只有两三个人的小型公司,都可透过开源做更多云端共享的生意。

因此,从OpenStack过渡到OpenInfra,背后的意义即是从社区角度取代过去的基础架构角度。对此,基金会过去一年拟定出新的整合战略,这项战略集合四个重要元素,第一是找寻最共享的案例识别,第二步将整个社区进行协作,第三步建立新技术,到第四步则是朝向终端到终端的测试。

分别这四项策略,Jonathan Bryce进一步解释,透过共同案例的使用情境找到一起使用开源的环境及机会,就像容器的使用,发展出安全、储存等相关议题,甚至产制出边缘云端白皮书。这些白皮书已经翻译成多种语言让全世界多国使用,达到共同协作的目的。跨社区的协作,就有OpenStack基金会跟ONF、MEF、OPNFE、Linux Foundation彼此协作。

第三项新技术部分,基金会推出一系列开源专案,包含Kata Containers、Zuul,并宣布未来将有StarlingX和Airship等项目即将释出。Jonathan Bryce说明,Kata Containers是基于虚拟化容器技术,可提供容器性能、虚拟机隔离、效率及安全技术。此专案结合Hyper.SH的runv及Intel的Clear Containe。

至于Zuul已推出第三版本,是OpenStack社区开发,专用于软件开发及测试,是目前最大的开源项目CI系统之一。Zuul单项任务由Ansible编写,支持Gerrit、GitHub,可在OpenStack之外使用。最后,Jonathan Bryce总结,从OpenStack到OpenInfra是基金会对开放精神的昇华。未来不仅让开源软件无所不在,更把开源成为一种生活态度。

云原生生态的持续发展之路 诉求开放、生态及创新

云原生运算基金会(Cloud Native Computing Foundation;CNCF),成立的宗旨就是致力推广Github上快速成长的开源技术,像是Kubernetes、Prometheus、Envoy等,协助开发人员开发出更快更出色的产品。大陆云原生运算基金会董事Keith Chan针对云原生生态的持续发展动态,分别在开放、生态及创新议题,探讨目前云原生运算基金会的现况。

首先,Keith Chan点出「开放是开源的必要性」概念,开源已经是全球贸易过程以及商业模式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为何需要开源甚至使用开源?因为我们现阶段已经发展到一个使用开源软件作为商业模式的时代。以微软为例,透过开放跟开源让更多用户使用,而非不再做封闭式的软件。不能充分利用这种共享革命的企业,未来将不具有竞争力:他们落后于市场,浪费研发资金,并且不能独自创新。

接着他举例,企业启动新的开源项目的5大理由。其一是加速开源解决方案,分摊开发成本;第二是将市场商品化,降低非战略性软件组建的价格;第三通过产品建立生态系统推动需求;第四与他人合作吸引顾客并强化协作关系;最后一点则是为你的客户提供自我支持,打造可自行调整代码的能力。

而企业推动开源的下一步则要打造生态圈。Keith Chan解释,企业如何用开源与其他竞争者之间,找到自己产品或技术方案的优势?他认为这是一个动态循环过程,从项目、产品、收益三项要素不断调整,透过开源找到自己商业模式。例如在开源应用层项目开发出自身的新产品,再将收益返回投注到开源社区,成为一股正向循环。而这中间基金会将扮演建立信任及维护生态的角色。因此成功的开源项目取决于会员、开发者、市场。

Keith Chan以Linux为例,指出Linux基金会远远大于Linux,可以发现目前涉及的领域横跨安全、网络、云端、汽车、区块链到网际网络,都有使用到Linux开源,且目前已超过100多个不同开源项目。而云原生基金会属非营利机构,隶属Linux基金会,于2015年12月成立,全球目前累积250个会员,即使是非会员也可使用开源项目。云原生会员厂商类型从开源开发商到终端用户都包含,终端用户社群目前高达58家,包含像是ADIDAS、京东、Didi等各种产业厂商。

接着Keith Chan说明云原生基金会专案成熟度的发展,从一开始的沙箱时期,到孵化期,以及到毕业期的顶点。目前已经产生了毕业期的专案项目:容器调度平台Kubernetes。Kubernetes经历第四次改版后,在2018年3月释出1.10版,支持在线正式环境所需的容器丛集管理机制。

1.10版特色在于Kubelet TLS Bootstrap,也就是强化网安方面功能,在新的Kubelet自动建立网安凭证,可减少手动设定的繁琐。目前不论是闭源或开源项目都放在云原生资源社区(I.cncf.io),可在里面找到各类的社区工具项目,也可查询与Kubernetes的云原生相兼容项目。

至于最后的创新,Keith Chan提到目前CNCF的组织架构,包含管委会、市场推动委员会、技术监督委员会、终端用户协会。技术监督委员会目前有9位席次,其工作项目主要是依据新项目的纳入,让会员跟委员会讨论,了解更进一步技术发展,让开源保持中立性。终端用户协会就是终端用户所组成,让基金会更了解用户需求,让开源发展更了解市场实际的应用情况。市场推动委员会就是让kubernetes这类推广更贴近市场。

目前CNCF推出了关于Kubernetes的软件一致性认证,后续可使用新标志和更加灵活地使用Kubernetes商标,未来CNCF也将继续提供世界各地的云原生领域专家做交流。

Kata container 的发展现况及与gVisor比较

接着在第三场次的分享,由HyperHQ共同创始人暨CTO王旭带来一场技术底蕴深厚的知识飨宴。HyperHQ公司发布的开源项目Hyper,是一项能在Hypervisor直接运行Docker Image运行引擎。

Hyper最大特色在于Secure as VM, Fast as Container,不需安装完整的操作系统但却有兼容的特徵,可将Docker容器的快速优势,以及虚拟机的安全特徵合二为一。不过王旭在这场分享,他讨论更多的是Kata container,这项OpenStack基金会释出的容器基础建设开源专案。

首先,王旭解释容器发展进度达十几年,观察container的发展变化有几项特徵,包含分时操作系统中的进程、相关进程ps aux | less、Chroot文件系统限制、namespaces和cgroup的更多隔离、Docker和Docker的镜像让OS商品化,以及OCI和CRI的标准化。接着他解释,Intel跟Hyper到2017年两个项目一起推进合并,推出Kata container,到2018年推出1.0版本。经过2个月第一版推出后又做了新的功能即将发布1.1版本。Kata container把Intel跟Hyper两个核心要素整合在一起。

而Kata container的相关应用特徵,可支持公有云、私有云、容器即服务,以及边缘运算等情境。现在该容器更可支持多项操作系统,像是CentOS 7版、Fedora 26及27版、Ubuntu 16.04及17.10版。正因为结合Intel的轻量级虚拟化技术Clear Containers,还有兼容开放容器OCI标准的runV技术,达到兼顾VM安全性跟速度优势可达到一百多毫秒,及容器技术的轻量性。王旭进一步提及,当时Kata container设计想法,目的要让这项技术能够和硬件架构脱钩,所以除了OCI之外,也还有支持兼容Kubernetes的容器Runtime界面。

王旭也观察到另一项特殊的现象,也就是针对Kata container的信息安全议题成为近年讨论越来越多的显学。他举例,2016年当时在KubeCon会议中,探讨到网安或安全的议题中,只有一个,而随着时间发展,成长到2017年的5个,甚至在今年的讨论议题中,高达18个与网安相关。显示大家对系统的生产过程更严肃看待安全议题。

接着王旭提及Kata container及gVisor的比较差异,gVisor是Google发布的新型沙箱gVisor,不需运行完整VM的容器可提供安全隔离。和Kata container相比,gVisor主要可在Linux系统,其设计做了不同的权衡。

最后,王旭总结Kata containerr几项要素,说明Kata Containers像runC容器运行时,可采用虚拟化技术实现安全,并可支持VM其他加速技术。虽然虚拟化,但Kata轻巧而快速布局,Kata Containers支持多种架构像是x86_64、arm64、ppc64le等。

大型AI云端平台架构与服务 国网发展AI 五大战略

接着上场的是国家高速网络与计算中心博士赵逢毅,以大型AI云端平台架构与服务为题,说明国网如何协助台湾发展国家AI技术的5项战略。首先,目前国家发展AI战略策共有科技大擂台、AI研发平台、AI创新研究中心(包含66个计划)、智能机器人创新基地及半导体射月计划。

由此延伸出的AI平台整体架构,就可勾勒出以云端资源管理软件及基础设施为基底,涵盖CPU、GPU高运算主机、高效能储存以及学术研究网络TWAREN。而透过数据的介接、综整、重构、分群,加上AI、大数据、HPC的软件平台,将跨足到医疗、机械、半导体、环境、绿能及民生等实际应用。

赵逢毅接着介绍目前台湾外较熟知的大型AI计算平台硬件架构 ,包含NVIDIA Saturn V高速AI主机,提供660节点,5280颗GPU。日本AIST ABCI 的人工智能主机目标明确就是做AI跟大数据。至于台湾的国网中心大型AI云端主机,有250个GPU nodes、1+PB blockt储存、10+PB扩充云端物件储存、30+PB Tape Archieve System。目前规划希望明年带入更多AI硬件,做未来储存及运算的延伸需求。

探讨完硬件项目,接着转换到对软件相关的观察。全球的AI软件服务平台,目前较知名的案例包含NVIDIA的AI 软件服务(DL Framework worlflow-NGC),以及AIST透过数据蒐集整理跟建模训练,做到一整个连贯的循环。还有日本富士通API影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知识空间处理等三项服务将会上线。当然还不可忽视AWS从底层架构、平台、应用服务设计皆围绕在SageMaker,以及微软的Azure和IBM的云端服务。

至于现行国网中心的GPU云服务架构,提供服务对像包括:五大AI研究中心66项计划与半导体射月计划13项子计划,以容器单一平台单一授权机制交给使用者操作。

至于未来的长程目标,赵逢毅指出,国网中心将提供企业 SLA 等级的 AI-HPC 服务(计算资源与储存空间)、nVidia NGC 台湾合作示范站(提供官方认证 AI 框架云计算服务及官方 DLI 认证讲师群)、提供 Data Mart 服务及使用者社群经营(涵盖语音、影像、生医、灾防、智能机械等数据市集,还有数据集、演算法、训练过之模型、教案、案例)。最后还有Learn to Learn人工智能服务(自动模型生成及超参数调校)。

换句话说,这项大型AI云端平台软件,未来将有大数据分析处理平台(VM/容器)、AI 平行化训练丛集(GPU容器)、AI HPC 大规模训练丛集。希望在设施内提供AI最佳化模型产生服务,计算方式跟参数给定,提高模型训练效率,像是跨节点 AI-HPC 平行运算、最佳化超参数集合调校、AI辅助模型训练资源配置。实际产生的效益有降低AI建模门槛、加速模型落地时程、专业DLI团队辅助。

最后,赵逢毅说明在国际上台网中心扮演的角色,TWCC 着眼于 AI-HPC 的云服务,提供不同的弹性的服务模式,透过云端资源管理软件以统整CPU、GPU 或其他公有云的运算服务,如 AWS EC2、Microsoft Azure、Google GCE 等公有云平台,除了有效提升台湾AI 运算平台的整体使用率,与公有及私有云平台互为融合,以单一管理界面、一致化特性、一次性部署,将研究人员的运算服务在全世界的云平台迅速落地。

既然中华民国政府提供大量资源鼓励AI相关研发,并且在创新的氛围下,现在是一个好的机会从事 AI 相关事业的时机。国网中心将建置相关之软硬件平台供产 官学研界使用,实现「专注以终为始」及「找夥伴、打群架、结交盟主」最终目标。

AIoT创新应用正热 边缘运算的趋势与商机

AIoT创新在近几年逐渐受重视,早在2013年当时IoT多用在智能电网跟居家监控,撷取的数据都偏小量。到了2018年,数据应用的数量更庞大,软硬件开始朝向AI整合,也是为何边缘运算(Edge Computing)有大幅布局的原因。工研院ISTI产业分析师魏伊伶指出,边缘运算兴起跟AI + IoT的应用有关。

但是在AI某些应用情境,云端运算架构开始遭遇挑战,例如终端应用如自驾车、无人机,产生大量数据后云端架构用网络回传运算结果,其过程造成带宽有限、通讯延迟、数据隐私与机密、缺乏网络涵盖等痛点。

正是数据低延迟及传送频率的特性, 未来将在下述几个应用快速产生对边缘运算的需求。车联网、增实境(AR)与虚拟实境(VR),这类使用高分辨率影像实时传输与识别的创新应用,对网络带宽与延迟要求极高(网络传输延迟时间需小于10ms)。又或是AI技术广泛导入各类应用与设备中,AI技术需要采用GPU等大量平行运算资源来协助完成运算,而数据量的不断增加也加重网络带宽压力,以云端数据中心完成所有运算任务模式耗时且成本高

魏伊伶进一步解释究竟什麽是边缘运算,Edge Computing是指将数据的处理与运算,透过嵌入或外加运算设备在靠近数据源或用户端处完成运算,以缩短网络传输的延迟,并快速获得数据分析的结果。其优势可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透过分层运算概念加速驱动用户服务的反应速度。以及提高网络带宽效率,透过本地进行运算,降低网络传输数据的带宽压力。预估至2022年,将有高达75%数据在边缘端完成处理甚至储存

所以边缘运算设备的型态可说是动态(无人车、手机)或静态(基站)甚至混合的,整体解决方案并无一体适用的架构,而是会依据不同垂直应用需求调整。边缘设备放置地点,也会因不同厂商解决方案而有差异。而根据市场规模预测,全球云端运算产业产值到2021年将达33亿美元。年复合成长率达22%,主要成长动力将来自于储存与网通设备。

至于边缘运算产业链发展现况,工研院ISTI观察,垂直应用解决方案是商机切入点,其中IoT平台是建构经济规模的发展关键。由下往上的路径来看, 目前投入边缘硬件设备厂商仍以国际信息大厂为主,透过调整原有服务器、网通设备等设备规格切入,多以定制化垂直应用解决方案模式协助客户布建。若从上而下,云端服务业者从IoT平台切入,以解决设备互通与数据分析为核心,建构平台联网经济规模。

至于产业发展代理,B2B方向将从物联网应用商机较快发酵,像是智能城市、制造、车联网、医疗等。而B2C市场以智能家庭为主,未来将是Apple、Amazon、小米等类型服务商主导市场。经济规模将是边缘运算的竞争核心,云端服务厂扩大其平台联网数量为策略;信息硬件厂透过垂直应用解决方案提供、跨领域产业结盟扩大设备布建。

最后,针对台湾业者若想投入边缘运算产业,其建议发展策略方向,魏伊伶指出两个特点。第一种模式为链结国际平台业者,例如(云端服务大厂或开源专案等,一起建构策略合作关系,发展软硬整合解决方案或切入其硬件供应链。第二种模式可锁定潜力应用领域,例如选定未来可能优先导入边缘运算之应用,从应用需求整合或开发数据分析能力,以政府或企业专案累积应用布建实战经验。

四大分论坛齐上场 聚焦多云、IoT、软件及AI

OpenStack Day Taiwan下午场次活动更加多元热闹,分别有四项「多云架构与布署」、「Infra、5G与物联网」、「软件定义一切」、「 AI人工智能」分论坛,各分论坛带出实际的案例分享及技术交流。在Track A的多云架构与布属,首先由Red Hat解决方案架构师黄秉钧 ,解释Open Hybrid Cloud如何协助数码转型,说明打造新时代云环境。

黄秉钧讨论,近期OpenStack更新在Queens平台,新版本提供新一代功能实作,相关应用包含升级(OpenStack service做到容器形式,更方便使用) 、储存(整合file做一系列整合,提供基础建设更多储存需求)、安全(新增金钥的管理控制)、Networking(SDN的整合控制)及管理营运(相关的整合应用)等方案。

后续场次有数码无限软件总经理陈文裕的AI及大数据科学混合云 (Hybrid AI and Data Science Cloud),陈文裕指出数码无限从2008年耕耘至今做混合云平台,专注在混合云端管理,完全支持开放云端平台,并提供最先进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专业模块。

他观察OpenStack生态系基于数据储存,数据收容有更大规模的收容。数码无限在2017年针对AI跟数据分析,提出具体可行的前瞻云端创新服务,包含快速容器运算服务、机器学习运算服务、数据库服务、数据仓储服务、多云运行能力。

正因OpenStack基于开源生态,可做到AI跟数据分析及仓储的管理,尤其制造产业,因终端边缘的设备越来越多,因此AI跟数据科学云的架构下,利用OpenStack在不同于公有云场景的发挥。该场次后续还有台湾云协/工业技术研究院资通所技术经理黄俊杰,带来Enable Multi-tenant ML and DNN training Platform in OpenStack and Kubernetes ,以及资策会工程师周育纬介绍iServCloud (OpenStack) & AWS混合云相关技术应用。

至于Track B则专注探讨于 Infra、5G与物联网,首先有InwinSTACK首席技术开发师金山探讨App相关应用在IoT及边缘运算的相关案例。Wind River区域销售副总裁韩青则带来Secure On-Premise Software Platform for Critical Infrastructure 。

台湾云协/工业技术研究院资通所技术副理曹伯瑞,则带来Open Cuju: Enable Low Latency Fault Tolerance in NFVI的演说,接着是立端科技CTO李明树探讨边缘运算Edge computing - SD-IOT powered by AI under 5G infrastructure。

台湾云协/工业技术研究院副组长李肇棠进一步讨论From Rack Scale Architecture to NFVI,他先提到工研院RSA(disaggreted rack architecture)的技术发展,第一个解决问题目的,很多服务器在PCIe连接起来,第二解决问题让服务器分享网卡降低成本。至于SR-IOV NIC的分享功能,第二步与PCIe串连后,发展出ethernet over PEIe的技术。

再到储存部分,则是透过SRIOV 或非SRIOV卡片,都可使用到储存设备,在分配到不同的服务器,这也是工研院发展出来的技术。

而在Track C部分,主题锁定于 软件定义一切,SUSE资深云技术架构师苏显扬以OpenStack与K8S为基础,讨论如何建构SDI加速企业AI与数码转型 。而NetApp云端基础架构事业群资深顾问李新夏 ,讨论主题则聚焦在Docker和Kubernetes 的储存整合方案NetApp Trident。

他提及Trident是一套容器的动态持续储存协调程序,具备开放原始码的储存资源配置程序,可有助于提升DevOps效率,目前也原生支持许多热门应用程序的容器平台,像是Kubernetes、Red Hat OpenShift、Docker Enterprise Edition。

下一场有Nokia总监廖伟任,说明SDN for Cloud, Hybrid Cloud and Beyond,以及东森购物架构师王伟任上台分享Openstack容器的快速部署,带来Openstack Containerization-Deploy OpenStack in Minutes 的演说。最后则是台湾公司Gemini Open CloudCEO 符儒嘉探讨Cloud Resource Management for DNN training and AI Inference 。

最后一场Track D分论坛则探讨近几年相当热门的议题:AI人工智能。首先由英属开曼群岛商捷鼎创新亚太区业务经理林裕焜,说明企业如何有效释放AI潜能,同时要兼顾效能与数据安全性的全快闪储存方案。

太奇云端总经理李承勳则说明运用人工智能,在影像分析上的实际案例分享,以及安图斯科技解决方案架构与整合处处长蓝郁修,介绍如何透过打造未来AIoT及移动应用的OpenStack混合云。

最后两场分别是MoBagel移动贝果CEO锺哲民,带来台下个10年企业导入AI分析的挑战与分享心得,以及技嘉/工研院副组长Allen Tzeng分享,深度学习云平台营运经验与产业应用。

Allen Tzeng解释,工研院两年前准备投入AI,发现基础架构机器费用高达数百万,决定在工研院让所有研究单位一起共享,建造一个工研院所属的机房。而建造机房的过程,发现数据很重要,但最终还需高速的运算环境。而在营运后发现真实状况,ITRI DNN Farm应用平台带来的启发思考包含,你的数据多大?框架为何?经历两年平台的营运,只做DNN(deep network)训练,做到5层以上,知道使用的目标族群客户是谁。

工研院锁定的TA就是有许多数据量,而且是熟知framework技术熟稔会使用的精准客户。正因为每个月做客户服务实时回应做深度沟通,了解客户真正的问题跟痛点,解决基础建设跟Wi-Fi的需求。因此ITRI DNN Farm的价值在一站式的软件AI训练,提供高速运算,以及稳定度跟可规格化、运算资源共享等优势。后来跟市场竞品对照后,确定这项产品的方向没有错,从买机器到盖机房总共历时半年建立,证明选择对的架构方向、正确的专案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