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电池科技峰会从技术、安全、应用探究储能系统 智能应用 影音
EVmember
member

UL电池科技峰会从技术、安全、应用探究储能系统

  • 孙昌华台北

众所皆知,近年能源及电力产业发展议题,始终备受各界关注,产业界也积极寻找下一个最具市场涵量的技术与应用;伴随绿色能源、新型电动交通工具、运输及智能建物等等诸多应用的带动,「电池储能」已跃为焦点,称得上是高度吸睛的明日之星。

此时此刻,电池储能仍处于快速变革的时期,究竟孰为赢家或输家,尚在未定之天,显见此议题蕴含许多亟待探索与开发的空间。为此向来致力推展安全科学、期以驱动未来性产业跃进的UL(Underwriters Laboratories),着眼于「台湾创新、紮实研发」愿景,偕同台湾电池协会、DIGITMES,在日前举办「2018电池科技峰会」。

UL希冀藉由各领域专家的精辟分享,从市场发展、技术演进、基础工程与智能应用等不同角度切入,深度探究电池储能议题,同时也特别安排一场「储能系统新视野—从技术、安全、再生、管理、应用、供应链谈储能商机」高峰座谈,藉由专业媒体人带领协会代表、产业先进及技术专家,进行深度对谈,向与会者抛出储能系统新思维。

锂电池创新应用,以安全性为依归

UL全球研发技术总监暨UL机构荣誉理事王凯鲁致词表示,能源议题牵动经济发展,在绿能当道前提下,储能系统成为当前产业与政府解决电力问题的一大关键。伴随并网型储能系统带动,促使再生能源产业对锂离子电池技术的需求攀升,另外加上锂离子电池持续降价效应,影响所及,锂电池储能系统的前景益发看俏。

根据Research and Markets的2018年最新报告显示,2017年全球锂电池市场产值为298.6亿美元,预期到2026年可望增至1393.6亿美元,成长幅度达366.7%,火热程度可见一斑。

尽管锂电池蕴含许多创新应用价值,但不可否认,后续能否稳定发展的关键,势必维系在安全性。有监于此,UL针对锂电池的各种应用,陆续推出新的安全标准,综观这些标准内含的重要元素,首先在必须兼顾电池与系统安全性,其次应建立功能性安全(Functional Safety)机制,再者则透过反向思考,提出失效后的应对防护措施,以优化电池系统设计。

王凯鲁重申,UL期望「2018电池科技峰会」带动跨界交流,分享电池储能的发展趋势,并为台湾业者指引可能的切入商机。

台湾电池协会理事长李桐进指出,论及储能发展,目前全球皆处于启动阶段;以台湾而论,现今发展途径包括能源局前瞻计划示范推广、台湾电力公司示范运行,及社区型储存的推广。

李桐进强调,欲促进储能大步发展,「标准」绝对是必要关键,而标准的推广重点有三,一是产业标准,近两年台湾电池协会举办多场会议,其用意便是催生产业标准,并与全国认证基金会(TAF)合力进行研究,判断哪些机构有能力提供相关检验服务;二是储能利用,可考虑将储能列入再生能源法规中;三是政策推广,建议政府可善用补助及奖励,鼓舞台湾产业结合太阳能板与储能,发展为完整系统,增强竞逐世界盃的实力。

此外循环经济的推广,亦是牵动储能发展的关键之一,相关的推动重点,首先在于未来汽车、摩托车等电池的梯次利用及回收体系统之推广,其次在于材料再利用、电池组租赁、绿色能源管理、碳足迹的足迹等等新商业模式的建立。

立足安全核心,提升能量密度与循环寿命

工研院产业科技国际策略发展所(IEK Consulting)研究员林幸慧,以「能源新星—锂电池储能的市场观测」为题发表演说。她指出,全球锂电池市场呈现稳定成长态势,2017年整体市场规模达136 GWh,年增率为31%,其中车用锂电池为成长之最。

电动车厂对于电池性能的要求(含能量密度、充电速度、循环寿命)日益提升,其中能量密度锂电池驱使电池材料趋向高克电容量、高工作电压等方向发展,现以高能量密度NCM(三元)为主的正极材料,未来逐步使用高镍化、高锂化等高克电容量材料,负极材料则导入矽负极材料。

惟因2018年意外事件不断爆发,使各国政府与产业更加重视锂电池安全性与相关消防措施,举凡提高材料热稳定性、确保BMS(电池管理系统)功能性正常、有效防止延烧及产品安全性测试,皆成为各界关注焦点。总体来说,针对储能电池,应以安全为核心,透过材料、机械结构、设备等全方位把关,再立足于安全基石,接续寻求能量密度、使用寿命或高低温性能的提升。

对的材料与电池设计,必能产生对的应用

德国EnergyBus协会主席杨模桦阐述「电池技术的改造运动」,他表示今后再生能源装置总容量愈趋攀升,某些区域的再生能源占比多达30%以上,这些区域如何维持能源系统品质与有效利用性,将是重要课题;欲强化品质与效率,关键就在储能系统及能源管理技术。

每当探讨储能系统,多数人第一个想到的都是锂离子电池。杨模桦说,不管谈到锂电池的正极、负极、电解液与隔离膜,每个区域皆有诸多材料选项,而每项材料带来的变化,皆可能对整体系统产生复杂影响,他认为不同材料彼此间并无绝对的好坏,端看设计者能否针对众多材料的排列组合,做到优化调控,以期在功率/动力(Power)、能量(Energy)、安全性(Safety)、使用寿命(Service life)及成本(Cost)等五大指标之间实现最佳平衡,终至满足应用端之需求。

展望今后值得关注的趋势,包括已在3.5 Ah达到瓶颈的18650圆柱形锂电池,可望完成动力电池的初期应用阶段使命,后续由21700电池接棒,单体容量可达到5.0~5.5 Ah,满足更高能量密度要求;随着电池尺寸的扩大,势将融入更多基于安全性、可靠度的设计,譬如三星针对储能开发的锂电池中加入Fuse,就是明显之例。

估计在可预见的1~5年内,锂电池的正极材料仍将持续提高镍含量,矽负极材料的使用比重亦不断提高,预估在5~15年后,也许可见到固态电池、锂硫电池或锂空气电池的崛起。但无论演变态势为何,「对的材料」加上「对的电池设计」,依旧是孕育「对的应用」的致胜方程序。

系统失效模式,应是被「设计」出来的

接下来的数场议程,由王凯鲁领衔,偕同多位UL内部专家接力演说。王凯鲁分享的主题为「锂电池安全应用与标准的新思维」,他强调锂电池的原罪在于热失控问题,系因多数材料在高温下容易分解,故而触发热生成、放热反应、加速反应等循环,终至起火燃烧。

因此人们应认清现实,了解锂电池有一定的安全风险,要懂得如何要求电池的安全性,一方面从品质着手,降低电池出问题的机率,二方面需要从电芯设计出发,降低电池失效的严重性;不仅如此,应用端也要有更完善的安全措施,意即应用锂电池的产品,必须要有完善的失效模式设计。

如何善尽失效模式设计?王凯鲁提出两大重点,首先在系统设计前,先要了解电池特性,包括电池安全的使用范围、电池可能的失效方式与严重性,其次系统的失效模式应该是被「设计」出来的,唯有系统的层层把关,才能缓解失效可能造成的损害。

其余UL讲者依序为担任全球研发技术部资深工程师的吴明龙、能源暨电力科技部首席工程师Jason Smith,及能源暨电力科技部工程经理翁文俊。

吴明龙分析电池失效的原因,并分享相关案例。他归纳锂电池安全特性的影响因子,大致落在设计、品质及应用三大区间,肇因于三区块当中的任何不良因素,可能产生过热膨胀、起火、冒烟、破裂与爆炸等不同失效模式。

关于锂电池失效案例,令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波音787、三星Note 7等事件。以波音787电池失效个案而论,无论在设计、品质及应用等方面皆有缺陷,设计的缺点包括电池芯、极柱,前者起因于极柱与集流体之间的连接点设计不良,以致容易衍生局部热点、造成内短路,后者因为应力不均,造成极卷两侧的极片与隔离膜之间接触不良;谈到品质问题,则碍于极片与隔离膜的接触不良,导致某区域的锂离子无法正常传导,过多锂离子于局部累积,因而形成锂针晶物;关于应用部份,主要问题在于低温下的放电率仅70%,无法被使用的能量转为热,于系统内累积。

吴明龙补充说,有时问题的症结不在电池本身,而在电池组装的方位,因方位不同,造成某些极柱电解液不平衡的浸润,因而产生腐蚀现象。

藉助功能性安全,确保电池可靠无虞
Jason Smith介绍隐藏版的功臣「功能性安全」。他指出,综观现今多数电池设计,愈来愈少见到诸如保险丝或热关断(TCO)之类的无源元件,此乃因为基于成本、灵活性、重复使用、更小的空间、更高的效率、更强大的功能等等考量,开始大量采用有源电子产品与软件,意即电池管理系统(BMS),因此需要藉助功能性安全原则,确保电子产品及软件具有一定的可靠度。

他接着说,完整的功能性安全,应涵括四大要素,分别是危害与风险的评估、环境压力测试、硬件评估与软件评估。以电池的危害与风险为例,包括电池因排气、泄漏、热失控等异常状况而导致的危险,及过压/过充、欠压/过放电、过温、充放电时过电流,可藉由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FMEA)、故障树分析(FTA)来加以评估。

总之藉由功能性安全评估,足以识别并解决电池的危害与风险,并确认硬件是否可靠、电子产品能否耐受恶劣环境的影响,及软件没有错误或缺陷,终至确保电池安全运行。

接续登场的翁文俊,针对与电池安全相关法规进行剖析。他指出,过去25年来,锂电池在全球电池市场中,可谓增长最快、应用最广泛的产品,不少锂电池渴望获得通行全球市场的认证,但现阶段并无这般制度,仅能藉由转证或是透过当地市场的认证。

他介绍几个区域或国家针对锂电池的法规要求,譬如起步最早的日本,现有PSE及S Mark标章,其中PSE涵括锂电池蓄电池、不含储能产品,若容量体积大于或等于400WH/L,需申请圆形PSE,此时UL可用 JIS C8715-2发测试报告及证书,让客户的产品挂上S Mark跟整个系统去申请当地的补助。

针对储能电池系统,目前相关标准甚多,包括较为常见的UL1642、UL1973、IEC62619等;若论及功能性安全标准,也有UL991、UL 1998、IEC61508 Series等众多项目。由于标准繁多,制造商不易凭一张证书行遍全球,但UL正在规划在未来纳入IEC标准,协助业者转证CE,如此仅需一次认证即可,有助降低费用与Lead Time。

最后两段议程,由有量科技总经理程敬义、台达电子储能元件事业部资深经理戴大欣联袂压轴。程敬义讲题为「探究锂电池储能系统的性价比」,一方面介绍该公司采用的STOBA防爆技术,标榜可附着在正极材料于表面形成薄膜,增加电池的阻抗并降低电流,有效抑制热爆走;二方面阐述三元材料、磷酸铁锂、钛(锰酸锂)等三类锂电池,皆可用于储能系统,端看应用场景为何,假设以5年寿命、削峰填谷、2千次深度充放电等条件而论,低功率NMC的CP值最高,反观若以电力品质改善、频率调节为导向的应用,由于需要做快速充放电,则以LTO(钛)最具优势。

戴大欣畅谈储能系统于智能电网的应用模式,他首先介绍储能系统架构几个重要元件,包括电池储能系统(BESS)、储能货柜系统、电力调节系统(PCS)、Site Controller等等,接着将储能应用区分为表(电表)后、表前等市场,人们相对熟知前者,常见应用包括削峰填谷、时间移转应用,但他认为伴随电业自由化趋势,可望衍生诸多新兴模式,所以表前应用的重要性将持续攀升,相关应用例如辅助服务,协助电网做频率调节。

段标;专家分享真知灼见,带出储能新视野

活动最后,由作家暨电台主播朱楚文担任主持人,邀集EnergyBus协会杨模桦、有量科技程敬义、台达集团戴大欣、UL王凯鲁等讲者再次登台,加上台湾电池协会秘书长吕学隆,5位专家共聚一堂,从技术、安全、再生、管理、应用及供应链等不同角度,探究储能商机。

戴大欣指出,将储能系统用于电网,各国还在摸索,因此台湾无法借镜外例,只能靠自己的场域淬链实际案例,再结合经验传承,方能有所突破。

杨模桦说,电池从电动车走向储能,从小的电力电子结构走到大的电力电子结构,从kW走向MW,在安全性方面既无经验值,也无标准方法可循,他认为较佳的做法是,让电池设计、应用开发的不同团队协同发展,借此确保从材料、电池设计到系统控制的一路安全。

王凯鲁认为,谈电池安全,不宜仅看单一元件或产品,需站在更高角度,综观材料、元件、产品乃至系统等完整构面;他强调100%不出安全问题,是不可能的,因此重点在于需为系统设计容错空间,力求失效情况不会蔓延。

程敬义表示,由于材料研发的精进、生产自动化加上规模扩大,使锂电池在过去十年大幅降价八成,展望未来他仍预期持续降价,挟着日益强劲的成本优势,锂电池非常适合用于电动车或储能系统;唯一变量是材料,只因随着大量生产自动化,现今生产锂电池的人工、制造成本合计仅占10~15%,反观材料占比则高出许多,例如近年因电动车大量推广,导致正极材料需求高涨,使钴翻涨了2~3倍,便可能造成锂电池价格波动。

吕学隆说,论及储能系统的标准,不管从产业或市场的秩序、商业模式、安全性能等诸多面向来看,标准的需求亟需一步步发展;考量台湾必须连动国际市场,故储能系统产品应接轨国际安全性能检测标准,继而再探讨因地制宜的可能性,而标准检验局已为此着手准备,预期今年底到明年初,便可提出初步标准。

总括而论,透过协会代表、产业先进及技术专家之间对谈,针对人们急欲探究的诸多储能系统问题,皆能一再给予精辟的解答,得以抛出深具高度的储能系统新视野。

UL全球研发技术总监暨UL机构荣誉理事 王凯鲁博士

UL全球研发技术总监暨UL机构荣誉理事 王凯鲁博士

产业经济与趋势研究中心研究员林幸慧

产业经济与趋势研究中心研究员林幸慧

德国EnergyBus协会主席杨模桦博士

德国EnergyBus协会主席杨模桦博士

UL全球研发技术部资深工程师吴明龙

UL全球研发技术部资深工程师吴明龙

UL能源暨电力科技部首席工程师Jason Smith

UL能源暨电力科技部首席工程师Jason Smith

UL能源暨电力科技部工程经理翁文俊

UL能源暨电力科技部工程经理翁文俊

有量科技总经理程敬义博士

有量科技总经理程敬义博士

台达电储能元件事业部资深经理戴大欣

台达电储能元件事业部资深经理戴大欣

Panel discussion主持人朱楚文

Panel discussion主持人朱楚文

(左起)UL王凯鲁博士、EnergyBus协会杨模桦博士、台湾电池协会吕学隆秘书长、台达集团戴大欣资深经理、有量科技程敬义博士、主持人朱楚文

(左起)UL王凯鲁博士、EnergyBus协会杨模桦博士、台湾电池协会吕学隆秘书长、台达集团戴大欣资深经理、有量科技程敬义博士、主持人朱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