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印产业对接将创合作高峰 成立沟通平台 智能应用 影音
hotspot
ADI

台印产业对接将创合作高峰 成立沟通平台

台印度产官研代表共同启动2017年台印度产业链结高峰论坛开幕仪式,期许「台印合作,共创双赢」。(左一)经贸谈判办公室萧振荣资深谈判代表、(左二)工业局吕正华局长、(左三)台北市林钦荣副市长、(左四)经济部龚明鑫次长、(左五)工业总会郭台强常务理事、(右五)印度工商联合会萧马主委、(右四)印度电子信息部萨哈尼次长、(右三)印度台北协会史达仁会长、(右二)印度科学及工业研究委员会昌德礼主任、(右一)印度国家生产力委员会威禄德副CEO。
台印度产官研代表共同启动2017年台印度产业链结高峰论坛开幕仪式,期许「台印合作,共创双赢」。(左一)经贸谈判办公室萧振荣资深谈判代表、(左二)工业局吕正华局长、(左三)台北市林钦荣副市长、(左四)经济部龚明鑫次长、(左五)工业总会郭台强常务理事、(右五)印度工商联合会萧马主委、(右四)印度电子信息部萨哈尼次长、(右三)印度台北协会史达仁会长、(右二)印度科学及工业研究委员会昌德礼主任、(右一)印度国家生产力委员会威禄德副CEO。

近年,台湾政府积极推动南向政策,官民携手深化印度及东协等国家之经贸关系;另一方面,印度政府在Narendra Modi总理上任后,也亟欲与国际接轨,推动印度制造(Make In India)、数码印度(Digital India),以及智能城市(Smart City)等国家计划,希冀为印度经济成长带来庞大的机会。

为响应政府政策,中华民国全国工业总会与印度工商联合会(FICCI)对接合作,于日前举办2017台湾印度产业链结高峰论坛,经济部龚明鑫次长及印度电子部Ajay Prakash Sawhney次长率双方官方、智库及公协会产业代表共同参与,吸引台湾与印度二国近五百位贵宾共同与会。

中华民国全国工业总会常务理事郭台强(右二)与FICCI委员会共同主席Manish Sharma(左二)签署产业合作意向书;右为经济部次长龚明鑫,左为印度电子部次长Ajay Prakash Sawhney。

中华民国全国工业总会常务理事郭台强(右二)与FICCI委员会共同主席Manish Sharma(左二)签署产业合作意向书;右为经济部次长龚明鑫,左为印度电子部次长Ajay Prakash Sawhney。

本次来台的印度贵宾,产官研合计超过80位以上,会中除就台印度合作挑战与契机进行交流外,另促成台印度产业、公协会及双方智库签订合作备忘录达21件,有助于台印度双方在电子制造、显示器、智能城市、绿色科技及物联网等产业议题合作。

全球经济体明日之星台湾应与印度加强合作力道

中华民国全国工业总会常务理事郭台强表示, Modi总理上任后,大力地推动印度制造、数码印度、节能印度,以及智能城市等多项新措施,2014到2016年印度GDP成长超过七个百分比,在全球经济体中是一颗明日之星,全世界主要的经济体皆对印度抱有很大的期待。为协助国内企业掌握台印度新的合作契机,经济部引领推动台印度双方签署产业合作备忘录,让台湾业者在政策明确的保障下,放心地赴印度投资。

郭台强认为,印度拥有十三亿的庞大人口数,无论是人口红利抑或是未来的消费能力,皆是各国看好印度发展的重点,若是以台湾生产制造的强项布局于印度,并与当地学研机构合作及人才交流,相信是台湾企业可以擘画的方向。印度工商联合会(FICCI)委员会共同主席Manish Sharma也赞同郭台强的想法,他表示,印度政府配合政策推动,提供在印设厂之企业创新投资优惠措施,并保护业者知识产权,且就外资投资印度的相关法规多所调整,这不仅降低台湾企业进军印度的疑虑,印度有目共睹的软实力与人资力,势必能成为台湾企业的助力。

经济部龚明鑫次长则进一步解释,目前富士康、纬创,以及台达电等台湾企业,在印度已投资60亿美金以上,且除了经贸往来外,在教育、文化与观光方面双方也已有密切的合作。可预期印度市场将长期稳定发展,经济部鼓励业者将现有的产业制造与管理经验复制到印度,特别是本次对接的产业项目如,电子零组件、绿色科技、智能城市与汽车电子等领域,建构印度成为台湾企业在新南向国家另一重要生产聚落。

印度产业振翅待飞 台湾企业应抓紧商机

印度电子部Ajay Prakash Sawhney次长表示,印度其人口有55%小于25岁,可说是一个相当年轻的国家,具备了庞大的劳动人口红利。在过去几年间,印度的手机制造业成长快速,时至2017年,由印度生产的手机已达到了17,500万只,预期2020年制造数量将可达到五亿支。另一方面,印度也是芯片设计领域中重要的国家,有越来越多跨国企业于印度设立研发中心。而为了改善印度空污问题,电动车的需求因应而生,车用电子产业在印度的发展,也极令人期待。不仅于此,环保意识抬头还带动了绿色科技的发展,台湾早于2014年即与印度就「绿色科技」领域开启双边合作,共同推动绿能与循环科技示范计划,共同投入研究、训练与技术导入应用等,未来,双方还预定有更大型、更深入的计划即将展开。

智能城市也是印度政策发展的一大重点,藉这次机会,希望台北市发展多年的智能公共住宅、交通、教育、医疗,以及智能支付等政策执行经验,可以协助印度此一领域的发展。印度国际经济研究院院长Rajat Kathuria也相当期待,曾协助台北市的相关厂商可赴印度协助该国推展智能城市。他认为,提高都市化城市数量将有助于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因为一个国家有超过90%的税务来自于城市。目前印度有超过15座以上都市积极发展智能城市的建设,双方若是能够合作,不但可为印度提升就业机会与税收,对于台湾厂商而言,也是可预见的庞大商机。

授予产业发展经验 将创台印度双赢局面

资策会产业情报研究所所长詹文男认为,台湾工业过去拥有辉煌的表现,归因于产业聚落(Cluster)的发展卓越,大大提升台湾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生产效率与出货弹性。除群聚发展优势外,台湾企业在资通讯产业如软硬件、通讯,及零组件,所累积的工程制造、品质控管,及仓管运筹等发展经验,特别是与苹果(Apple)、微软(Microsoft),及谷歌(Google)等跨国大企业合作所建立的供应链与上中下游整合能力,詹文男认为都是未来台印度合作时可多着墨交流的部分。

对此,Kathuria也认同表示,台湾硬件制造相当具有竞争力,与印度所累积的软件能量可互补,成为国际盟友后未来有机会共打国际盃。不过,为何选择制造业而非其他产业呢?Kathuria认为,提升印度的制造业比例不仅是为了迎合Modi总理的印度制造政策,此一行业也可明确地提升印度的就业市场,且端看现今的先进国家,皆因为有强大的制造业能量,让经济因而有跃进式的成长;而印度大量的人口,正可做为制造业充沛的人力资源,未来期待能与台湾进行人才培训合作。

另一方面,面对工业4.0浪潮来袭,所有跨国企业亟欲产线转型,这影响了全球供应链的运作模式;加上数码经济的兴起,迫使厂商在营运模式、合作网络上须有重大的变革。台湾企业也重新调整自我定位,将过往以硬件为主的产业,转化成软硬整合的企业。因此,印度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合作对象。

那麽未来台湾与印度可以有哪些合作方向呢?经济部建议,双方可奠基于台湾5+N计划进一步合作,从现有的产品中,改良设计出符合印度当地市场需求的产品,并于当地打造产品生产制造基地。与会印度智库团体也赞同表示,台印两国企业在追求产业升级转型的过程当中,若能配合两国产业发展政策,符合趋势、借力使力,有助于企业提升对印度的跨国投资成功机会。【经济部工业局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