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COVID-19 货柜车化身无人检验线 智能医疗 》医电集成 2021/02/08
全球COVID-19(新冠肺炎)每日新增患者数成千上万,如何处理大量检体已成各国头痛问题,因为检验首重检验者不被感染,防范措施导致工作效率低落,因此每个样本最快要180分钟才能确认,通常耗时还会更长。现在日本提出每个样本80分钟、每日检查1,500~4,000份样本的技术,2021年3月以前可正式启用。 检验加速的最简单方式,就是检验流程完全无人化,不仅减少医检师与相关人员感
抗COVID-19 货柜车化身无人检验线
改善机器手臂精准与安全 NUS开发应变传感器 智能制造 》机器人 2021/01/13
新加坡国立大学(NUS)研究人员采用柔韧、可延展、可导电纳米材料MXenes开发的应变传感器(strain sensor),量测物体细微移动的灵敏度是现有技术的10倍,并具备超薄、免用电池、无线传输能力等特性,在许多应用上能发挥极大效益。 根据Electronics360报导,NSU生物医学工程系副教授与软性机器人实验室负责人Raye Yeow指出,先进的柔韧、可延展、软性应
改善机器手臂精准与安全 NUS开发应变传感器
2020年十大机器人购并案与其它相关交易 智能制造 》机器人 2021/01/06
2020年人工智能(AI)、自驾车、传感器等相关技术推升自动化与机器人投资,2020年机器人公司相关的投资案截至11月有366件、总金额160亿美元、购并案约有60件,2019年有384件投资案、购并案约86件。 根据The Robot Report报导,2019年汽车新创有384笔购并交易、总金额458亿美元,2020年受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迄今有逾400笔
2020年十大机器人购并案与其它相关交易
线上医疗有两种 D2P医界反应两极化 智能医疗 》医电集成 2021/01/04
以5G无线网络技术,由大城市医学中心医生替偏远地区病患看病,是线上医疗带来的美丽愿景之一,但医界对此却持保留甚至反对态度,2018年起进行线上医疗实证实验、并在2020年追加5G相关应用实验的日本电信大厂NTT Docomo表示,问题是出在线上医疗也有不同面向之故。 据日本经济新闻(Nikkei)报导,就像市场交易有B2B与B2C的差别,医疗市场也有类似的区分:医生对医生的D
线上医疗有两种 D2P医界反应两极化
火鸟机器人首度手术成功 KHI建立年产200台生产线 智能医疗 》医电集成 2020/12/17
根据日刊工业新闻报导,日本重工业大厂川崎重工业(KHI)决定增设手术机器人量产线,将产能提高为现在的5~10倍,尽快达到每年100~200台水平,而因目前在日本兵库县的明石工厂规模不足,因此正研议设立新工厂与新生产线的事宜。 这次KHI扩大生产的手术机器人,火鸟(Hinotori Surgical Robot System),是由该厂与日本医疗设备大厂希森美康(Sysmex)
火鸟机器人首度手术成功 KHI建立年产200台生产线
骨科治疗增效 FDA通过二代机器人膝盖手术系统 智能医疗 》医电集成 2020/12/02
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日前通过了Think Surgical第二代机器人膝盖手术系统TSolution One的510(k)医疗器材上市许可。Think Surgical指出TSolution One的多样与开放性,将能为多变的膝盖置换手术提供必要的协助。 据The Robot Report报导,Think Surgical的第二代膝盖手术机器人TSolution O
骨科治疗增效 FDA通过二代机器人膝盖手术系统
上银携中山医 打造首MIT微创手术机器人 智能制造 》机器人 2020/11/30
上银科技与中山医学大学附设医院合作,打造全台第一个完全由台湾自主研发并取得医疗认证的的微创手术机器人。未来藉由此机器人可有望打破目前导入达文西机器人成本昂贵的限制,降低医疗体系导入机械微创手术系统的门槛,同时也嘉惠一般民众降低手术医疗费用。 该机器人可说是台湾医疗与精密机械产业结合的重要里程碑,不仅促成精密机械产业往高值化产业迈进一大步,同时也推动台湾医疗进入新的技术领域。此
上银携中山医 打造首MIT微创手术机器人
掌握机器人核心技术 台厂拥高端医材研发能量 智能制造 》机器人 2020/11/30
产业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将成切入高值化市场的竞争优势。上银打造全台第一个全自制的内视镜扶持机器人,藉由本身在关键零组件的专长与机电集成下,设计出符合临床医师需求与使用习惯的机械微创手术系统,跨领域从工业应用中,将机器手臂推展至更高附加价值的医疗产业。 上银十年磨一剑,开发全台第一只全自主研发,并取得医疗认证的的内视镜扶持机器人,2020年更将导入中山附医。在由欧美主导的手术机器
掌握机器人核心技术 台厂拥高端医材研发能量
娇生发表Ottava手术助理机器人 智能制造 》机器人 2020/11/30
娇生(Johnson & Johnson)近日发表了一款名为Ottava的手术机器人,并称灵活性及操作性都超越了市面上其它类似产品。接下来娇生计划将Ottava与Monarch结合,希望能以微创方式挑战高难度的手术。 据The Robot Report报导,娇生最新发表的手术机器人Ottava搭载了6只能与手术台结合的机器手臂,因此娇生宣称比起目前位居市场龙头的Int
娇生发表Ottava手术助理机器人
携手AZ药厂 经济部欲解决三大医疗创新痛点 智能医疗 》医电集成 2020/11/26
台湾智能医疗技术、服务、解决方案,随著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以及台湾数字科技的导入,如同雨后春笋般地生成;然而,生医新创从募资、技术验证、人才训练、市场开拓等阶段都需要生态系成员的共襄盛举。在这样的产业发展背景下,产官学研医法政的搭配与单位之间的横向沟通更显重要,也因此经济部技术处于工研院启用「TIBIC生医产业跨域集成实验场域」(Taiwan Integrated Biome
携手AZ药厂 经济部欲解决三大医疗创新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