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发展加速 多元充电机制满足不同市场 智慧城市 》智能交通 2021/02/23
在全球一片减碳浪潮中,诉求环保的电动车,被视为汽车产业的未来趋势,除了在2020年成为股王的Tesla与近期牵动全球产业眼光的Apple Car之外,传统车厂的动作也开始加速,不过西门子(Siemens)智能基础建设产品与系统业务处技术应用工程师钱昱达指出,车辆研发仅是电动车普及的因素之一,另一关键要素—充电技术,近几年也出现各种创意与应用兼具的设计,这些设计分别针对不同车种的运行机制,提供便利且
电动车发展加速 多元充电机制满足不同市场
越南VinFast取得加州自驾车测试执照 智慧城市 》智能交通 2021/02/19
越南电动车制造商VinFast成为全球第57家取得在美国加州测试自驾电动车执照的汽车公司。据加州机动车辆管理局网站,包括苹果(Apple)、Tesla、BMW以及大众汽车(Volkswagen)等大型车商,都取得在全球最大科技和创新中心的加州测试车辆的许可证。 根据美国规定,拥有自驾技术的电动车必须执行测试程序,并取得加州车辆管理局的自主测试车辆许可证(ATVP)。VinFa
越南VinFast取得加州自驾车测试执照
【焦点回顾】台湾未来车商机崛起 富士康MIH成军、自驾产业联盟合力出击 智慧城市 》智能交通 2021/02/14
电动车市场在过去一年大放异彩,不仅是全球汽车产业的发展重点,更是科技厂跨足布局的关键领域。台湾凭借ICT与车用零组件产业软硬件优势,以串联组队方式抢进电动车及自驾技术领域,集结产业力量开创未来智能车商机。 富士康裕隆领军,MIH联盟擘划电动车新蓝图 回顾过去一年焦点事件,其中最受瞩目的莫过于富士康与裕隆合资成立鸿华先进,打造
【焦点回顾】台湾未来车商机崛起 富士康MIH成军、自驾产业联盟合力出击
疫情加速实验 日本自动驾驶公车现况 智慧城市 》智能交通 2021/01/21
真正的无人公车,需应用自动驾驶Level 4~5水平技术,日本原订2020年东京奥运展示,但制度尚未开放加技术不够成熟,在奥运决定延期之前,仍在实验阶段;但疫情需求,让自动驾驶公车必须以某种形式提早上线,虽然仅限于特定区域,但其应用现况值得注意。 进度最快的案例,在日本茨城县镜町与神奈川县藤泽市,2020年11月起引进软银(SoftBank)旗下自动驾驶服务厂Boldly的服
疫情加速实验 日本自动驾驶公车现况
台中产官学携手合作 抢占电动公车庞大商机 智慧城市 》智能交通 2020/12/29
地球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环保成为各国政府的重点策略,在政策补助与厂商全力投入下,不须汽油、排碳量低的电动车已被视为明日之星。台中长期发展科技与机械两大产业,大肚山的精密机械产业聚落,更是全球此一领域的重镇,电动车所需的关键技术均已齐备,在此同时,台中市政府与公车业者也积极布局电动公车,目前已有相当成效,未来可望将成功经验输出至其它国家。 汽车制造能力向来是国家工业技艺的指标,不
台中产官学携手合作 抢占电动公车庞大商机
智能运输市场大开 盯紧技术发展将可创造全新商机 智造管理 》智能交通 2020/08/25
交通运输是城市的大动脉,运行良好的交通系统,必须「人、车、路」等三大要素紧密链接。为优化交通效能,并让城市的能源使用与移动效率最佳化,各国近几年纷纷导入智能化机制。鼎汉国际工程顾问董事长李俊贤在「大肚山产业创新论坛」以「台湾智能运输的发展现况与趋势」为题演讲,就提醒在座的大肚山产业企业家,智能交通的趋势已逐渐浮现,此一领域对高精密机械的需求相当高,业者必须密切注意发展动态,以掌握随之而来的庞大商机
智能运输市场大开 盯紧技术发展将可创造全新商机
5G开台后 各家电信纷积极布局相关应用 智慧城市 》智能交通 2020/08/07
5G上线后,物联网(IoT)、车联网及智联网(AIoT)应用前景可期,也受到各方瞩目。台湾运营商在5G开台后,积极布局智慧城市、交通等应用。如台湾大哥大便于6日携手台塑企业旗下台塑汽车货运公司,并结合产学共同进攻工业用、商用自驾车市场。 台塑汽车货运公司董事长陈胜光表示,此次与台湾大合作的智能自驾车在林口长庚养生文化村试行,将会成为工业用、商用自驾车发展的领头羊。经过4年的
5G开台后 各家电信纷积极布局相关应用
打造市场端短链 成立电动车辆暨储能材料联盟 智慧城市 》智能交通 2020/05/07
继中美贸易战,COVID-19(新冠肺炎)爆发让全球化倒退,断链危机让业者重新思考企业营运的原则,从成本管理转为风险管理。而顺应交通产业电动转型,中华经济研究院受经济部工业局委托,邀请台湾电池协会共同筹组电动车辆暨储能关键材料研发与应用联盟,意在这股去全球化的趋势中,建立国内循环经济与电池梯次运用的生态。 中华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健全指出,疫情为产业带来四个变化。第一为既有供应
打造市场端短链 成立电动车辆暨储能材料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