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机房重整工程经验分享 智能应用 影音
E-Mobility
DForum0522

教育部机房重整工程经验分享

教育部电子计算机中心数码平台组组长 林瑞龙
教育部电子计算机中心数码平台组组长 林瑞龙

建置1个全新的机房不简单,要重建1个已建设数十年之久的机房,恐怕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目标。但攸关全国学术网络运作的教育部电子计算机中心,仍然在3个月之内,于2010年1月成功的完成这项艰难的任务。

教育部电子计算机中心数码平台组组长林瑞龙指出,由于全球人口不断的成长,全世界能源需求预计会在2050年翻1倍,加上温室效应造成气候变迁加大,进而影响用电(能)上升,碳排放增加,更造成全球暖化,形成恶性循环。因此,行政院也已订出国家节能目标,希望每年提高能源效率2%以上,让能源密集度可以在2015年较2005年下降20%以上。

因此林瑞龙表示,站在IT人员的角度,如何思考抑制能源上升,自然需要提升节能及绿能的需要,包括主机虚拟化、绿色机房等,只要能提升用电效能,就可以降低用电(能),同时藉由这次机房重整,一方面导入机房能源管理监控机制,并将PUE值从改善前的2.5,降到2.0以下。

「其实只要有心导入,使用正确的方法,PUE要降到2.0以下并不难。」林瑞龙说:「以教育部机房的状况而言,主要的规划方向,就是藉由降低其他电力(含空调)的用电比,从60%降到跟IT设备一样的40%,就相当于节省20%的电力。」

除了节能的目标外,教育部机房在改善前,虽然利用高架地板采用下吹式来冷却机房,但因为设备不断增加,线路混乱造成冷却效果大减,不但机柜背后的线路太乱,查线的效率很差,电力盘的位置也因为设备不断的增加,而分散在各处,让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大增,甚至可能发生在其他公司机房曾经出现的火灾。

此外,改善前的空调系统冷却水塔在22楼,遇到台风时,不但出现摇晃危险,而且因为水位会因为强风吹袭而下降,也造成冷却系统效能下降,都是需要改善的目标。

教育部机房的施工标的范围包括,电力、空调、线路、消防及空间。林瑞龙指出,在申请电力时,一定要做好预估,因为过度申请也是1种浪费。而施作前的需求知识范畴,包括施工计划、假设工程、新工法专业、新材料专业及规范、法规等,相关人员也都要做好准备,在重整工作开始前的规划与讨论,甚至耗时将近1年的时间。

而在规划阶段时,教育部就要求预算管控要更精准、施工范围更明确、机房改造更完善、问题要事先发现及修正,并交由专业管理与监造人员处理。而在初期规划阶段时,也分别从高价设备品牌规格确认(至少3家)、管线及设备位置设计图确认、市内装修消防机电使用等证照申请、施工期许管控到动工许可确认后,才开始进入下一个阶段。

林瑞龙指出,为了能够在不影响设备运行的情境下搬移,假设工程的预演相当重要,包括电力、空调、线路及空间动线,都在假设工程的范围,才能预防设备断线等问题发生。

由于教育部机房是使用既有空间来重整,因此教育部是先将既有的空间分成2个区域,先把设备全部集中到靠近门口的位置,再使用较里面的位置作重整。而系统在做在线转移时,包括在线系统确认、设备负责人员、环境备妥、移机安排、系统测试都要一一处理,如果发现系统损坏,必要时还要进行报废处理。

而在实际施工时,由于施工地点就在机房暂存位置的附近,不只是要求工程品质,还得做好落尘防范、噪音管控、人员管理、环境清洁等项目。如冷却系统的效能太高时,就可能造成噪音问题,必要时还得加防噪套。

此外,林瑞龙建议,为了预防危机发生,除了要建立人员联络清单外,更要做好24小时监控,出入口也应该要录影,并做好问题分权分工,确保危机发生时,能够做好紧急应变处理,并让重要业务能持续运作。

重整后的新机房,除了利用结构化布线,不但让网络及电源缆线配置可以更加弹性,也更有条理,摆放也更加整齐。林瑞龙指出,改善前的机柜后方配线相当混乱,可能会影响服务器风扇的散热效果,重新布线后对于设备的散热效果,确实有不错的改善。

而新的冷却系统也加上防风罩,除了可以抵御台风外,更不用担心水塔的水被吹跑,消防系统也因为采用气体药剂,不需要定期更换,可确保系统的可靠度,且不会产生窒息危险外,只要10秒就能将药剂喷洒完毕,灭火效果也更好,且因为灭火药剂不具导电性,适用于防护电脑机房或电器设备,还可防止设备二次伤害。

而在实际成效方面,林瑞龙表示,除了机房PUE值从改善前的2.63降到1.89外,透过虚拟化主机等节能设计,每年约可省下126万元的电费,确实达到改善前设定的目标,堪称是机房改善的典范。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