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中的量子科技 多重挑战仍待克服 智能应用 影音
E-Mobility
AI Fine Tunning-ASUS

崛起中的量子科技 多重挑战仍待克服

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暨前瞻量子科技研究中心主任牟中瑜。
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暨前瞻量子科技研究中心主任牟中瑜。

量子力学的深奥难懂,连最早提出可利用它来运算的物理学家费曼都曾说过,「平心而论,我认为量子理论是没有人懂的...」历经近40年的长期发展,现今,全球正迎来新一波的量子运算热潮。对于量子科技可望带来的庞大潜能与革命性改变,业界无不寄予厚望,然而此前瞻技术的真正实现与带来商业价值,还有好长的一段路要走。

量子科技的基本理论与应用

到底什麽是量子现象?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暨前瞻量子科技研究中心主任牟中瑜表示,「简单来说,在次原子世界中,微小粒子会像物质波一样,可以同时通过两个门,而且是完整通过的。」

物质这样奇特、难懂的行为是必须特别处理才能呈现出来的。若用两个门来表示0和1,这意味着,量子位元可同时是0也是1,但测量时只能测到0或1,只是0与1各有其测量出来的机率,这就是所谓的叠加(superposition)原理。

因此,若以球面来比喻,古典电脑位元的0和1好比南北极,而量子位元可以涵盖整个球面,带来了更宽广的操作空间,这是它的最大优势。另一个重要特性是纠缠(entanglement),是指一对粒子像挛生兄弟一样,会感受到彼此的状态,而有相应的行为。实验证明,即使距离很远,纠缠行为一样存在。

根据这两基本特性,形成了全新概念的量子位元。以50个量子位元为例,它代表2的50次方个实数的运作空间。若以每一个浮点数字需要4个byte来计算,则需4x250=4.5 petabyte来描述,这已远超过传统电脑的运算规模。

牟中瑜强调,量子运算并不是用来取代传统电脑的,而是透过发挥其独特性质,开创出全新的应用与可能性。

目前量子科技的发展,在信息科学方面,有演算法、程序设计与协定的开发。在量子装置领域,涵盖了量子电脑、量子模拟器、量子退火机(annealer)、量子通讯/网络、量子传感器等多种应用。

其中,量子演算法的庞大运算能力是深具吸引力的。牟中瑜表示,利用量子位元的波动现象,以及相互纠缠的平行处理,可以在巨大的量子态矢量空间中加速找寻答案,与传统电脑只局限在0与1所组合之数字中找寻答案的方式完全不同。

以查找电话簿为例,若有N笔数据,传统需要逐一比对才能找到答案,但利用量子搜索的集体处理,只需N的平方根次即可。其他,像是推销员旅程问题(TSP)、图色问题等,利用量子演算法能更迅速地找到最佳值。同样地,利用量子运算的平行处理,透过输入多个物件同时学习,可以大幅加快机器学习速度。

另一个重要应用是,大质数的因数分解,这是加密系统的重要步骤。以300位数的大质数为例,THz的古典电脑得需要150,000年才算得出来,利用量子计算,不到1秒便可得到结果。此外,利用量子纠缠特性,使密钥被窃听就被会知道,因而可实现完全安全的量子通讯。

量子科技的挑战

牟中瑜指出,量子计算与量子通讯的终极目标是建立结合量子计算、量子位元,与量子信息传递的量子网络。然而,虽然前景可期,但在实际建置上仍面临了极大的困难。

最大的挑战在于,量子态特性是脆弱,不能被复制,而且还有存活时间太短,以及飞行量子位元衰减的问题。目前开发的量子电脑,最大可提供约50~100个量子位元,但需在低温环境下操作,而且精确度不足,无法扩大规模。而台湾的技术能力,可制作4~5个量子位元。

此外,在精确度方面,由于目前能达到的精度有限,这使得要达到1,000个可用的逻辑量子位元(logical qubit)做运算时,除错所需要的的实体位元数需要到一百万个才足够。

因此,牟中瑜强调,真正的应用还有好长一段路要走。不过,随着雏型已经就绪以及大量研发资源的投入,他也乐观预期,1,000个实体量子位元有可能在未来5~10年达到,并在持续加速发展下,推动量子科技愿景的真正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