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偕同国际夥伴专家 打造智能能源与低碳飨宴 智能应用 影音
Wolfspeed
AI Fine Tunning-ASUS

大同偕同国际夥伴专家 打造智能能源与低碳飨宴

台湾智能电网产业协会荣誉理事长林法正与3位来自海外的讲者,以「能源转型?翻转世界」为主题进行精彩的座谈会。
台湾智能电网产业协会荣誉理事长林法正与3位来自海外的讲者,以「能源转型?翻转世界」为主题进行精彩的座谈会。

大同公司参与2017智能城市展,除完整呈现智能社区、智能工业、智能能源与云端服务等整体系统方案外,并举办智能能源与低碳社区论坛,旨在探讨绿能与低碳之技术应用趋势,透过国内外专家分享相关实际案例,期盼促使各界共同落实永续城市。

毋庸置疑,「气候变迁」攸关各国永续发展、人类物种存续,可谓当前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迫切挑战,展望未来,此一挑战只会愈来愈严峻;值此时刻,台湾与世界各国,都同样处在重要的转捩点上,亟待推动并落实节能减碳政策,建立永续低碳的社会,唯有如此才能强化总体竞争力,确保环境、经济、社会之永续发展。

大同公司参与2017智能城市展,完整呈现智能社区、智能工业、智能能源与云端服务等系统方案,并透过国内外专家分享相关实际案例,期盼促使各界共同落实永续城市。

大同公司参与2017智能城市展,完整呈现智能社区、智能工业、智能能源与云端服务等系统方案,并透过国内外专家分享相关实际案例,期盼促使各界共同落实永续城市。

有监于因应气候变迁挑战急迫,节能减碳移动势在必行,向来对于相关议题至为关注、也投入甚深的大同公司,不仅积极整合专业人才,借此为政府、企业、工厂、家庭提供全方位节能服务,服务项目含括能源诊断、节能设备与系统工程,另一方面亦乐于扮演节能减碳传道者,不吝投注资源举办相关论坛活动,广邀国内外学者专家,分享关于节能与低碳之真知灼见。

日前时值2017智能城市展,依例举行一系列智能城市论坛,大同公司也利用机会,针对智能能源、低碳社区等主题举办论坛,借此探讨节能与低碳的应用趋势,并借重国内外专家的经验,分享诸多节能与低碳案例。

推动再生能源 电网智能化为关键

大同公司总经理林郭文艳表示,事实上,节能减碳不仅是全球的重大议题,对于台湾亦同等重要。甫通过的电业法,明订2025年非核家园之目标,届时再生能源将达到总发电量的20%,然而在由核能转向再生能源的过程,不少人都有疑虑,担心是否因而造成缺电;因此如何让再生能源布建得更快速,一并力求将缺电风险降至最低,无疑是至关重大的议题。

着眼于此,大同积极响应政府的政策目标,布建低碳再生能源,亦配合台电推动智能电表管理系统的建置。林郭文艳认为,以太阳能而论,碍于台湾地小人稠,所以未来的建置范围,必然同时涵盖地面电站,及遍布于城乡、社区的屋顶,届时唯恐对于电网产生冲击,要解决此一难题,电网管理的智能化会是首要关键。

为了加速落实电网管理智能化,大同公司一方面与台湾产、官、学界密切合作,齐力发展好的解决方案与发展策略,另一方面,也有监于包括美国、德国等先进国家,发展智能能源管理系统的步调,确实比台湾更早、更快,因此不忘借重与分享这些国家的建置经验,期望帮助台湾缩短学习曲线,及早实现能源管理智能化、电网智能化等远大目标,不仅如此,还能进一步将台湾经验输出海外市场,缔造可观商机。

各界群策群力 加速实现智能绿能

国家发展委员会副主委龚明鑫呼应林郭文艳的说法,认为全球朝向节能减碳永续发展,已是既定的潮流,早先也透过COP21形成各国的共识,而台湾因应此一趋势潮流,订定自主减碳承诺目标,预计2050年减排至2005年的50%以下,堪称是相当积极的目标。

此外,政府也订定非核家园目标,预期至2025年,再生能源的占比将推升到20%,对比当前3?4%实际水准,显见今后亟待努力的空间甚大,也充满诸多挑战。

龚明鑫进一步说明,深究再生能源占比20%目标达成与否,端视个中两大项目,其一是太阳能设置目标要达到20GW,其二是风力发电设置目标要达到4.2GW,欲使这两项子目标达阵,即日起至2025年为止,共计需要投入新台币1.8万亿元以上经费,平均每年为1,000亿到2,000亿,可谓庞大支出,此为挑战之一。

除了金钱方面的考验有待克服外,若就细部项目来看,论及太阳能,碍于屋顶的腹地规模小,因此仍需发展地面型的太阳能电站,所以政府必须盘点土地,整理出可供架设电站的场域(例如废弃不用的农耕地);待土地取得的问题解决,架设了太阳能发电装置后,一旦确实发电,最终仍需要并入电网,在过去,这段属于最后一里的问题,始终都有实行上的困难,唯有待电业法修正通过,才可望打通此一关节,促使整个计划进程大步向前。

此外谈到离岸风力发电部份,最需要补强建立的环节,即是海事工程能力,亟待台湾与国际大厂紧密合作;值得一提的,台湾先天上虽然拥有好的风场,但不可讳言也经常面临台风的侵袭,如何透过良好的设计,确保风机能够妥善抵挡台风,亦称得上是另一重要课题。

龚明鑫重申,尽管诸多挑战横亘在前,但无论如何,推动智能能源永续发展,已是不悔的政策方针。他乐见智能城市展举办规模一年大过一年,唯有透过各方高度参与,才能确使智能、绿能等愿景及早付诸实践。可喜的是,立法院已通过104亿元经费预算,将用于呼应亚洲‧硅谷方案,推动物联网(IoT)相关示范计划,此一泉源活水,亦有助于推升绿能、减碳等效益,值得期待。

凭藉智能电网 开创智能能源新局

综观此次大同公司举办的智能能源(Smart Energy),其间一大重点戏,便是邀集包括德商Wind Park Developer(WPD)太阳光电事业部总监孔荣(Raoul Kubitschek)、美商思科系统物联网业务开发总监吴燮基(John Ng),及德商风电能源技术(Enercon)台湾分公司总经理黎森(Bart Linssen),依序针对「智能能源与政策之趋势」、「如何将物联科技与智能能源结合」与「风力能源重要案例分享」等主题,展开精辟的论述。

率先登场演说的Wind Park Developer太阳光电事业部总监孔荣,介绍该公司目前在全球参与的太阳能设置专案,总体目标容量达到545MW,而现今已完成建置并实际发电的容量为32MW;另值得一提,该集团亦拥有颇负盛名的风机公司,对于风力发电的投资布局更为庞大,迄今发展触角遍及全世界18个国家,参与的陆上风力发电专案计划,总计达到6,700MW设置容量,至于离岸风力发电方面成果更为丰硕,总设置容量达8,000MW之谱。

在台湾部份,截至2016年底为止,WPD一共建置了48个太阳光电发电厂,其中包括云林39个案场、嘉义3个案场、台南3个案场、高雄1个案场及屏东2个案场,已建置之总装置容量为10,978.2kWp,平均每年每千瓦装置之发电量为1,300度。

孔荣对于台湾所订定的2025年非核家园计划寄予厚望,因为透过发展再生能源,将使过去的集中式发电,逐步迈向分散式电力结构,不仅更加贴近最终用户的能源消费需求,同时将带动在地广大产业与家户共同参与投资,产生新的价值链,创造新的商业模式,更重要的,将为台湾的永续发展奠定厚实的基础。

不可否认,在迈向智能能源永续发展的道路中,太阳能发电可谓相当重要的一环,但在汲汲努力达阵总装置容量目标的同时,孔荣认为建立完善的智能电网(Smart Grid),将是不容偏废的关键工程,只因唯有倚赖良好的智能电网,才能打造健全高效的管理机制,针对电力供需资源做最佳的组合配置,继而促使分散式发电环境得以顺利成形。

孔荣指出,意欲打造完善的智能电网,必须凭藉几个关键要素,包括需要借助强大的激励驱使市场广为认同与参与,需要有一套易于整合、快速满足用户需求的良好解决方案,此外也需要存取来自家户或产业的用电数据,藉以优化智能电网的设计。

一旦结合太阳能发电与智能电网等关键要素,便可望顺利实现智能能源,论及发展过程中所需实现之技术项目,首先基于方便计算与管制并网电量,亟需配置能够与公用电表同步整合、且允许线上控制(例如关闭若干功能)的逆变器,此外也需要建立智能能源管理系统,针对电池?电网的相关管理系统,满足智能家庭应用需求的友善界面,更重要的,对于何时能够送电上网、何时需要进行储电,也需要有良好的平衡管理机制。

结合物联科技 缩短成功路径

来自美商思科系统的吴燮基表示,探究电力公司对于电网的顾虑重点,不外是电网的适应力、可靠度,乃至需量反应的能力;回顾20多年前,使用者欲取得电力,唯一途径便是集中式电网,当时要想实现上述各项重要需求,基本上并不困难,反观如今再生能源、分散式发电趋势兴起,家家户户都可能送电上网,电网的终端点变得多不胜数,如此无异是为电力处理投入诸多风险变量。

再者,举凡网络黑客攻击、法令遵循、劳动力老化(资深的电网维运人员届龄退休)等问题,在在为电网服务的稳定运作,注入许多干扰因子,因此如何确保电网基础架构恒常运转、甚至展望未来50、100年都安然无虞,俾使每一个最终用户,只要开启电源都能顺利获取所需电力,实为重要课题。

8年前,思科有监于电网永续发展的议题至为迫切,于是成立智能电网事业群,期望在涉及电力供应的所有区域范围,都部署建立自动化、数码化传输机制,好让所有的接触点都能顺利沟通交流,进而让整个电网取得赖以稳定运作的关键情资。

吴燮基接着说,基于前述目标,思科建立了一套参考模型,透过此一架构,已将诸多攸关电网永续运作的重要环节,通通纳入其中,譬如它可针对再生能源并网实施有效管理,同时确保供电效率无虞,另外也基于配电自动化,赋予高效且绵密的传感能力,足以避免重覆或多余的电力进入社区而酿成断电憾事。

迄至今日,思科不仅陆续催生智能电网相关产品,在设计考量上,也有别于一般商用设备的思维,特别讲究安全性、可靠性,其中包括了装置安全,意即所有智能电网产品皆不配置风扇,力求将故障节点减至最低,只因电力使用需求来自四面八方,有些会落在极为偏远、且维修不易的区域;另外每个端点装置都各自带有证书,唯有通过严谨的认证程序,才得以加入电网运作,因此只要出现黑客入侵、导致认证不通过,管理者即可轻易将该可疑节点从电网中移除。

值得一提的,思科基于IoT、雾运算等技术基础,特别打造了IOx平台,也一并提供SDK方便第三方夥伴发展各式智能应用,借此为电网赋予分散式智能机能,确保所有智能电网的设施与装置之间,彼此都能传达信息、沟通无碍,凡是任何一个终端节点发生问题,也能实时反应处理,大大确保了电网可靠度,降低了人力沟通或作业需求,终至使电网营运风险减至最低。

吴燮基指出,截至目前,思科藉由IOx平台、及智能电网整体方案,已偕同众多夥伴,在北美参与诸多智能电网、微电网专案,累计智能电表的建置量突破200万台,期望今后与大同公司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将来自北美的成功经验与模式带入台湾。

风力发电占地小 富含经济价值

来自德商风电能源技术台湾分公司总经理黎森表示,该公司专注耕耘陆上风力发电市场,迄今全球市占率大抵落在第4?5名,在台湾成立分公司已有4年光景,累计架设的风力涡轮机超过200座。

黎森认为,对台湾而言,2017年1月堪称是令人振奋的时刻,主要是因为,电业法修正案在该月份获得通过,使得今后所有的消费者,都有机会自由选择他所想要的电力,不管是核能、燃煤、太阳能或风力,无疑是为再生能源的发展,注入一道强心剂。

透过这场论坛,黎森特别介绍了喻为「清肺(Lung Cleaner 2.0)」的新型风机产品,是一个4MW容量的风力发电平台。他指出,据统计,经由传统火力发电所制造的空气污染,一年足以杀掉6,000人之多,相形之下,清肺2.0所诉诸的零污染特质,更显弥足珍贵。

值得一提的,清肺2.0不仅零污染,且体积非常小,若以4MW发电量为比较基准,假使透过太阳能,需要动用多达1.6块面板,故而也需要占用大面积土地,反观清肺2.0,由于体积小、占地少,则毋需牺牲耕种面积,可望创造更高经济价值。

另外,清肺2.0风机还具备其他关键特色。首先是「快速」,以英国Ecotricity再生能源公司的实例,短短5天即可把整座风机架设完毕;其次是「安静」,足以颠覆一般人对于风机容易制造噪音的印象,经测量如果距离清肺2.0达100米,音量仅50分贝,若距离400米,音量仅40分贝,与一般窗型冷气机相去不远;更重要的是「安全」,Enercon从2002年在台湾开始架设风机至今15年来,其间历经数次台风与地震,但全数风机安然无恙,并无损毁纪录。

国际专家齐聚 协助指引智能明路

论坛最后,主办单位特别以「能源转型?翻转世界」为主题,在台湾智能电网产业协会荣誉理事长林法正的主持下,举办一场座谈会,与谈人为前述3位来自海外的讲者,包括Wind Park Developer的孔荣、美商思科系统的吴燮基,以及德商风电能源技术的黎森。

林法正首先发言指出,台湾为了解决电力不足或壅塞等问题,2009年开始推动能源国家型科技计划(NEP),先后推动智能电网、智能输配电、智能用户、工业节能,迄今已陆续展现相当成果;现今NEP-II已接续登场,朝向政府于2030年订定之包括热能发电效率提升、减碳、再生能源装置容量等等目标,继续努力推进。

他接着说,自2014年起,个人有幸获邀续任第二期计划召集人,曾协助台电建立逾20个智能电网示范场域,范围横跨台湾本岛与离岛,在配电系统方面,也曾参与能源管理系统(EMS)建置计划;这一系列发展计划,大同公司也参与其中,在屏东林边、南沙太平岛建立智能微型电网示范园区,综观这些成果与经验的累积,无论是在太阳能或风力的发电、配电、储电等等方面成就,对于促使台湾在数年后迈向非核家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助益。

尔后林法正开始进行提问。针对政府如何祭出诱因,鼓励民间企业投资再生能源之课题,孔荣表示,依照德国经验,举凡补贴、公债等手段,都是可行的方案,但无论如何,政府在推动再生能源政策时,务必要将最终用户的使用成本,列为最关键的考量要素。

以德国而论,目前有非常多种型式的电力存在于电网,包括了再生能源,或来自地方的热源等等,由于供应来源太多,参与者已难以如同过去靠售电来获利,政府有监于此,编列16亿欧元经费给予补贴,鼓励民众持续投入,就长期发展而言,这般模式着实值得台湾借镜学习。

林法正接着提问思科的吴燮基,以台湾为例,有4座位于不同地域的配电中心,如何援引IoT技术加速彼此沟通协调?对此吴燮基指出,按照其在北美的经验,透过IOx平台搭配智能终端装置,可持续自每台装置蒐集数据,辅以对阳光、风力等天候趋势的智能预测,即能发挥最实时的供需媒合效果,也透过智能运算,利用实时的发电、用电信息进行第一时间之调控,大幅提升电网运作的可靠度,将限电与断电的机率降到最低。

最后面对主持人提问有关风力发电的问题,黎森则认为,现今IEC国际标准已针对风机所能耐受的风速,制定明确规范,制造商只要依据这些规格设计产品,基本上都能确保风机顺利抵御台风、甚至地震;另以德国为例,为了维系风机稳定运作,特别制定技术规范,确保风机及内部装置即使遭遇诸如电压骤降等异状,仍可维持运作一段时间,不会突然当机,关于这点,也颇值得台湾参考。